正文 第12章 100條防災避險小知識(1 / 3)

(1)自然災害包括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災害、森林災害。

(2)人為災害:人為引起的火災、交通事故等。

(3)氣象災害:熱帶風暴、龍卷風、暴風雪、暴雨、旱災、雹災等。

(4)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地麵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5)地震、洪水、颶風、風暴潮、冰雹等屬於突發性自然災害。

(6)地震是人們通過感覺和儀器察覺到的地麵振動。

(7)震級表示的是地震能量的大小,震級越高表示地震的能量越大。

(8)烈度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麵運動的強度或地麵破壞的程度。

(9)我國除浙江、貴州兩省外,其他各省都有6級以上的地震發生。

(10)強地震指的是震級6級至小於7級的地震。

(11)大地震指的是震級7級至小於8級的地震。

(12)特大地震指的是震級8級至大於8級的地震。

(1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的震級是8級。

(14)破壞性地震指的是震級大於5級並造成不同程度災害的地震。

(15)地震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有房屋倒塌、觸電和火災、煤氣泄露。

(16)為了減少地震傷亡,最重要的是在平常學習防震知識,做好防震準備。

(17)家庭防震包的基本物品應有:礦泉水、保鮮食品、半導體收音機、電池、電筒、急救用品。

(18)為防震準備,每個家庭成員都應知道防震包存放的地點,以及煤氣開關、供電閘盒的位置和關閉的方法。

(19)在樓房裏居住、工作、學習時,應熟悉附近的安全廣場和避震的疏散路線。

(20)平時應熟悉住所周圍的環境,地震時要避開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段,如煙囪、斷牆附近等。

(21)家裏的頂櫃上或高架上不可放置過重的物品。

(22)大地震一般在10~15秒後會發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緊時間,行動果斷,緊急避險。

(23)室內較為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牆的牆根、內牆角,有水管和暖氣管道處。

(24)避震時自我保護、防止傷害的措施有:選好躲避處,蹲下或坐下,低頭,頭部盡量靠近牆麵。

(25)為避免異物傷害,避震時可以用枕頭、被褥或書包保護頭部。

(26)在戶外遇到地震時,要及時躲避到街心廣場或空曠的場地。

(27)在教室上課時遇到地震,應聽從老師指揮,及時躲避或有序疏散。

(28)在操場上遇到地震時,應原地不動迅速蹲下,用手保護自己的頭部。

(29)在行使的公交車上遇到地震時,要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椅等。

(30)乘坐地鐵時遇到地震,應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序撤離。

(31)在商場、書店遇到地震時,要及時躲避到附近的大柱子或不易傾倒的大件商品旁。

(32)在影劇院遇到地震時,要馬上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麵、舞台腳下。

(33)在體育場(館)遇到地震時,應聽從工作人員指揮,向場地中央疏散。

(34)如果在公共場所被擠進人群,自我保護的方法有:將雙手交叉在自己的胸部,盡量用肩背部承受擠壓。

(35)騎自行車時遇到地震,要立即下車,在開闊地避震。

(36)在建築物內的停車場遇到地震時,要立即從車裏出來,趴在車旁或兩車之間避震。

(37)在野外遇到地震時,應避開山腳、陡崖,以防滾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跑。

(38)在海(湖)邊遇到地震時,應迅速遠離海(湖)岸,警惕地震引發的海(湖)嘯。

(39)駕車遇到地震時,應迅速躲開立交橋、陡崖、電線杆等,並盡快選擇空曠處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