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幸福從容過生活(1)(2 / 3)

記住,熱愛生活,讓它幫你找到幸福。

活在當下

生命中沒有什麼比當下更重要的了,因為隻有現在才是你真正可以把握的。智者不為過去的事件傷感或陶醉其中,也不對未來擔憂或焦慮;而庸者則要麼生活在回憶中,要麼生活在對未來的幻想中,唯獨對現實缺乏關注和投入。

要知道,今日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天,因為它是由過去一切時代所造成的,其中包含著過去的種種成就與進步。今日的青年,與50年前的青年相比,其對生活的享受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蒸汽電力的發明把人們從苦役中解放出來,過去人們的辛勞造成了今日人們的舒適和自由。可以說,今日普通民眾所享有的舒適和自由,100年前連帝王也享受不到。

現在有些人有生不逢時、今不如昔的感歎,以為過去的時代都是黃金時代。而現在的時代是糟糕透頂的。這真是大錯特錯!其實,重視目前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而昨日和明日都微不足道。處於今曰的世界裏,應和今日的社會保持著接觸,決不應該把過多的精力消耗在懷念過去或是夢想將來上。

隻有重視今日的生活,才不會減少自己生命中的樂趣。不要因為下月下年的打算。便輕視目前一月一年的生活。不要踐踏今日腳下的玫瑰花,不要因為幻想而把在世界上本可以享受的一切幸福虛擲。

保持快樂的唯一方式就是抓住生活中的每一次機會享受生活——並非隻有等到你有了金錢和地位時才可以享受生活。

這不是叫人們不要計劃明天,也不是叫人們不要期望未來美好的事情,而是叫人們不要過分把注意力集中在將來的事情上,沉醉在明臼的期望中,從而錯過今日之幸福、今日:之機會、今日之享受。

一次輕鬆的旅行、購買一件藝術品、建一座舒適住宅,或者其他的一些事物,並不是隻要你有錢、有地位之後才可以實現的。一天天、一年年地推遲自己的夢想,不僅會使自己失去對現在的樂趣,還阻礙了我們追求未來幸福的腳步。

總是把幸福寄托在明天,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許多年輕人,整年非常忙碌地工作,放棄了每一個放鬆和追求幸福的機會。他們不讓自己有任何的奢侈行為,不去看一場戲劇或聽一場音樂會,也不去做一次郊遊;不去買一本自己渴望已久的書,沒有閱讀興趣和文化生活。

他們想,等自己有了足夠的金錢時,就會有更多的享受了。每一年他們都渴望著來年自己會過上幸福的生活,或許可以做一次奢侈的旅行。但是當第二年到來的時候,他們會發現自己必須再忍耐一些、節約一些。於是,一年年地推遲,直到把自己變得麻木。

其實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我們沒有享受到的東西,所以我們應熱愛我們的生活,學會享受生活。快樂、幸福的生活其實就在此處此地。而不是遙遠的其他地方。

目標與幸福

傳統的觀點告訴我們,幸福就是達到目標。但在幾十年的研究後,這種觀點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挑戰:雖然在達到目標之後會感到滿足,而無法達到時容易失望,但是這些感覺其實都很短暫。

心理學家研究了彩票得主的表現,發現他們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就已經回到了他們之前的幸福感水平——如果他們在中獎前是不快樂的,那他們就會回到不快樂的狀態。同樣的,一個快樂的人,因為車禍而殘疾,在短短一年內,就可以回到車禍前的快樂心態。

也許我們會認為,一棟新房子、一部好車、職位晉升或是加薪等就可以使我們幸福,事實上,這些事情隻能短暫地影響我們的整體幸福感。負麵經曆的影響也是一樣的,如感情生活失敗的痛苦、失業等等——而我們也會很快地回到之前的心態。

那麼,目標的達成對我們是否就毫無意義了呢?不,當代研究指出,追求目標,而不是達到目標,才是帶來幸福和積極情感的要素。目標是為了讓我們能享受眼前,是意義而不是結局。

心理學家波西格曾和一群老僧人一起攀爬喜馬拉雅山。雖然波西格是成員中最年輕的.但和那些老僧人相比,他反而是爬得最辛苦的。

波西格由於隻把注意力放在盡快登上山頂,總是被前麵的山路所影響,無法享受攀登的樂趣:最終導致他失去了攀登的願望和毅力。老僧人們當然也想登上山頂,但爬到山頂並不是第一要務。他們一旦確定了自己的方向正確之後,就輕鬆愉快地享受著他們的路途,而不會被前頭的山路所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