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則神奇的失蹤報道(1 / 2)

此時此刻,我已經重返我們這個文明世界2年了。當看著自己回憶錄上麵剪貼的新聞報導時,我依舊唏噓不已。

新聞報道:“1975年某天晚上21點16分,莫斯科一輛滿載著乘客的地鐵列車離開白俄羅斯站向前駛去,本來隻需間隔14分鍾便可到下一站紅色布萊斯諾站。然而,14分鍾過去了,紅色布萊斯諾站卻始終沒有見到這輛列車進站。地鐵管理人員慌了手腳,急忙將整個地鐵的運行中斷,並調集有關工作人員,在整個地鐵係統內搜索失蹤的列車,當時的蘇聯內務部也派人參與搜尋。列車和車上的幾百名乘客似乎消失得無影無蹤。那天半夜,地鐵電氣庫主任維克多·斯潘諾維奇接到通知後,帶領地鐵站夜間巡視組的全體人員沿著地鐵線開始仔細搜索。一行人邊走邊細細查看,很快來到區間一條環形路段。乍一看,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先環形路段一側靠隧道壁,有一段放待修列車的分岔線現在不見了,有人不由自主地高喊:“看!岔道不見了!”隧道壁下還留有兩根平行的鐵軌,大家快步跑到隧道壁前,一寸一寸仔細檢查,也沒有發現任何破綻口和缺口,最後,隨行的一位工程師發現這是一座巨大的防水閘門,他找到開關,啟動按鈕,很快,人群前麵這整塊隧道壁便徐徐上升,防水閘門後麵,燈火通明的一段鐵軌上,停放的正是那列失蹤的列車。大家不約而同搶步圍了上去。隻見那輛失蹤的列車的最後一節車廂部分已被落下的閘門壓得毀壞慘重,車廂裏原先滿滿的乘客,現在竟然一個人也沒有,有人高聲呼叫,可是根本就沒人答理。人們戰戰兢兢地走遍整列車廂,車廂內到處可以發現有人逗留的蹤跡。地上亂拋著各種罐頭和煙頭,有節車廂的角落裏還放著一個行李卷,似乎曾有人在這裏躺過。這簡直是個無法相信的事實:也就是說,失蹤的列車已經找到,但是所有的乘客卻不知去向。列車旁修車月台上,有一堆報紙、雜誌燒熄的篝火,篝火旁邊有一隻被遺棄的搖籃,搖籃被子上還有一隻空奶嘴……人們把這一切物品收集在一起,還是覺得這件事像是在夢遊,有的人不甘心,又仔細察看周圍隧道壁,但仍然沒有發現一塊活動的水泥牆壁。這不由使在場的每個人疑惑萬分,如果說這防水閘門年久失修,由於列車隆隆的振動聲,有可能使閘門自由墜落,可是為什麼道岔轉轍器沒有搬動,就把列車送上岔道上?更重要的是,這輛列車的乘客和司機怎麼都不見了?當時列車被圍困在閘門裏麵,無法啟動開關,而外麵的人也沒有啟動開關,這些人究竟到哪裏去了呢?自那時起,三十幾年過去了,莫斯科地鐵方麵有關人員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不停地試圖搜索著那些神秘失蹤的乘客和司機,但是,這些失蹤的人再也沒有一個露過麵。有人說,他們是穿越了時空隧道,這麼多人同時失蹤,確實令人無法理解,直到今天,人們仍然找不到有關這些事的任何線索。可以說,莫斯科地鐵失蹤案,是20世紀下半葉世界最神秘的一起集體失蹤事件。”

這是我從平行世界曆險回來後看到的報導。而我,就是那裏地鐵上的一名乘客,整個事件的親曆者,故事就要從這裏講起......

我叫趙臨川,今年28歲。不,確切地說應該已經是65歲的老頭了,但我還保持著28歲的容貌和活力。這其中的原因就要從我被公派到蘇聯留學時說起:1964年,我國從中學和大一學生中挑選了1900多名公派留學生,大部分派往了蘇聯,少數派往資本主義國家。那一年,我16歲,是一所中學的學生,被選中赴蘇留學。同年年底,我懷著“學好知識,報效祖國”的理想踏上了開往蘇聯的列車。接下來的7年,艱苦卓絕的求學生涯與我後來所經曆的一切相比便再不值得一提。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