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7年2月還有兩則大事,1、沈義倫被加封為戶部侍郎、樞樞密副使,當初沈義倫隨軍進入成都就一個人在佛寺生活,寧願每天吃素也不收後蜀官吏饋贈的奇珍異寶,回到開封時他的行李當中隻攜帶了數卷圖書,趙匡胤曾經谘詢過曹彬成都官吏的賢否,曹彬起初打太極:“臣隻監軍旅,至於采察官吏,非所職也。(我所從事的是部隊建設工作,至於地方幹部的考察,不在我的職務範圍內因此不解實際情況。)”要知道人事問題是武將的禁忌,因此曹彬不肯對趙匡胤說實話就在情理之中,在趙匡胤的鼓勵下曹彬打消顧慮,肯定沈義倫清節過人,王仁贍肯定了曹彬,曹彬又肯定了沈義倫,於是迎來他們仕途的輝煌,由此證明一個人做了好事即使不能讓領導看見也要爭取讓能夠和領導說得上話的同事看見;2、趙匡胤放過了腐敗分子張美,宋朝每年有數千萬緡的政府財政投入關中采購木材而各地官吏往往十中取一私吞采購經費,官吏將這項潛規則叫作率分錢,每年的涉案經額達數百萬,張美在同州擔任安國節度使卻沒有拿過一文率分錢,後來趙匡胤得到舉報勒令涉案官吏清退髒款,張美由於潔身自好被趙匡胤從內地調任邊境的滄州擔任橫海節度使,不料張美卻不再循規蹈矩,有一個滄州的百姓寫舉報信告發張美強娶自己的女兒為妾還勒索他四千多緡錢,趙匡胤就將這個找到開封親自談話。
趙匡胤詢問舉報人:“你們滄州,在張美還沒有上任的時候,百姓日子過得太平嗎?”舉報人回答不太平,趙匡胤接著提問張美到任之後情況如何?“既來,無複兵寇。(自從他到任之後,滄州就沒有遭受過侵略。)”由此可見張美還是有政績的,就連舉報人也給予肯定。趙匡胤的回答就顯得無恥了:“這麼說起來是張美保護了你們的生命財產,他有如此大的貢獻卻隻要你一個女兒,你有什麼好報怨?現在你要求我處理張美,我有什麼舍不得?唯一舍不得的就是你們滄州的百姓,我會約束張美,你女兒要是正常許配人家要收多少錢的彩禮?”舉報人回答要五百緡,趙匡胤就補償了他。打發舉報人之後趙匡胤就將張美的惡行知會他在開封的母親,老太太趕緊跑到太祖爺麵前叩頭,表示自己在首都生活對兒子的行為一無所知。趙匡胤就賞賜老太太一萬緡錢,讓她轉交張美賠償給彙報人:“語汝兒,乏錢欲錢,當從我求,無為取於民也。(轉告你的兒子,手頭緊想弄點錢花,就隻管開口向我要,沒有必要從百姓身上打主意。)”張美從此起碼表麵上保持了長期廉潔,至於是趙匡胤暗中補貼他還是如李老夫子筆下所言張美知道羞恥、改變形象(美遂惶恐,折節為廉謹。)作者就不得而知了。9月,李彝興病故,由他的兒子行軍司馬李光叡代理定難五州的工作(夏州現陝西靖邊以北白城子,綏州現陝西綏德,銀州現陝西橫山縣以東黨岔鎮,宥州現內蒙鄂克托前旗以東敖勒召其古城,靜州現陝西米脂。)
李彝興是黨項人,是古羌族的一支,而黨項人原本是生活在東至現四川省鬆潘縣以北,西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鄰現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北達甘肅以南近三千裏的白河流域。唐朝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受到來到青藏高原的吐蕃強大的軍事壓力黨項人在急得唐玄宗同意後,遷往現甘肅慶陽。黨項人的曆史和沙陀人的曆史類似,都是在黃巢起義過程當中脫穎而出,可是沙陀人卻在唐朝滅亡之後君臨天下,可是黨項人的首領拓跋思恭連弟弟拓跋思忠都陣亡於平定黃巢起義的戰鬥之中才在公元883被唐僖宗賜李姓,加封為定難節度使。從唐末到五代,黨項李氏都不過是地方軍區的司令。趙匡胤給李彝興的撫恤是贈太師、追封夏王。當初黨項人住到唐玄宗安排的廉租房的時候,還有一部分黨項人沒有來得及進行轉移,因此就被吐蕃人所征服,黨項人將這一部分同胞稱之為餌藥,因此黨項人從血統方麵說應該算是當代藏族人的近親。作者在以後的故事當中會為各位讀者揭示古羌族和古藏族之間種種發生在北宋的恩怨情仇。12月,李光叡被趙匡胤加封為定難節度使。趙普也在是月守完母孝恢複工作,當時開封府彙報民間新小錢幣值十錢的才重五錢半,甚至有極小薄者僅重二錢半,因此趙匡胤下詔,各地要在一個月之內將輕惡小錢以及鐵蠟錢充公,到期不充公的要被追究法律責任,私鑄的要判處死刑。趙匡胤還下詔禁止各地以塗粉(灰塵、泥垢)入藥以及不得將紕簄布(布帛絲縷破散披開如取魚的竹網的布)進行出售。當時四川、陝西的官吏以道路整改為由向百姓征稅卻中飽私囊,以襄州為例朝廷一年五六趟進行交通建設卻白白投入數百民力。後來襄州知州、太子賓客邊光範請求以士卒代替民夫,計算好施工的工程量並且施工的器械也由政府提供,因此沒有多少工期就保質保量完成還不影響當地百姓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