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SHALLWAY 狄更斯先生(2 / 3)

走在橋上,腳下的泰晤士河在陰鬱的天氣裏看起來深不可測,翻湧的河水帶來冰涼的氣息。到達泰特南岸的時候,我看到一個男人坐在堤壩下的石頭台階上,河水不斷衝擊上岸,離他的腳非常近,他前麵的河水裏,一條金毛獵犬濕淋淋地站在水裏一動不動,它盯著水麵上一隻礦泉水瓶發呆。

那一個瞬間看起來有一種別致的美感,充滿著陰天裏獨特的濕潤的寒意,和當時青灰色的倫敦彼此呼應著。

像一幅被又落寞、又悠然的時光淋濕後的畫。

05

“你知道嗎,諾爾斯先生,對,就是住在你對門的愛德華·諾爾斯,那個可憐鬼。他上個星期的一天晚上死了。他看起來像是半夜起床想要喝水或者上廁所,但是突然就趴在了地上。警察今天才剛剛發現了他。”

“他沒有什麼親人,所以他的遺囑裏把他的錢都捐給國王街上的那個孤兒院了。但你也知道,他沒多少錢。”

“他花園裏的那些薔薇,倒是開得特別茂盛。真美啊。”

06

泰特美術館裏有很多很多現在美術展品,最負盛名的當然是達利先生的那些又難懂又驚悚的美術傑作。但不知道是我路線不對,還是美術館太大,我沒有逛到達利先生的展區。

美術館裏最酷的地方當然是那個現代渦輪大廳了。那裏麵曾經展示過各種各樣體量驚人的超大型裝置藝術。渦輪大廳空間極其極其地大,所以藝術家們都恨不得在裏麵造出一個宇宙來。

比如之前仿造出的巨型太陽,光芒萬丈,快要耀瞎眼。比如那個全世界都知道的巨大的蜘蛛。

而在我們去之前不久,剛剛結束的一個裝置被叫稱呼作“黑洞”,宣傳冊上說作品的名字叫《HOW IT IS》,來源於塞繆爾·貝克特的小說名。回國後,我還專門查了查關於那個展覽作品的資料,原來巨大的房間內部,全部貼滿了獨特的漆黑的類似天鵝絨材質的內飾,那是一種比普通黑色塗料要漆黑十倍的材質。人們隨著一個斜坡漸漸走進去,逐漸被黑暗吞噬,越來越小,“走進無邊無際的黑洞中心”。

我們去的時候,大廳是關閉的。可能是上一個展覽剛剛結束,裏麵正在搭建新的作品。

不知道下一次展出的時候,會是什麼。

隻是我沒有機會看到了。

走出泰特已經快要傍晚。夕陽從烏雲背後滲透出奄奄一息的光芒。

泰晤士河上一片蕭索的寂靜。

歐洲的城市人都不多,一到這樣的天氣,這樣的時辰,更是一片寂寥。

我隨手翻了翻剛剛從裏麵拿的資料,小冊子背後,輕描淡寫地寫著,泰特美術館是興建在米爾班克的監獄舊址上的。

歐洲人總這麼酷!百無禁忌的。

07

去劍橋大學的那天,我累得不行。

主要是上午還去了那個全世界聞名的巨石陣。但問題在於,我真的沒有覺得那個地方有什麼好看的。

當我們的車子遠遠地開過去的時候,我看著鐵絲網裏矗立在藍天之下,曠野之上的那些巨石陣,心裏也沒有多少歡呼雀躍。

我在鐵絲網邊上走了一圈,最後還是放棄了要走進去看的念頭。

我隻是覺得,那一圈巨大的石頭,怪可憐的。

劍橋大學一如既往地壯觀。

從電視電影裏,我已經領略過它的霸道了。而到達實地後,反而有一種親切感。那種盛氣淩人的霸道,反而削弱了很多。可能因為距離拉近了,沒有了那種想象的空間,所以它不再空洞,也不再銳利,而是腳踏實地地出現在麵前。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路邊一戶人家沒有關門,於是你看見他們餐桌上擺放的牛奶和麵包。你可以撫摸每一個城牆上的石塊,或冰冷或熾熱。甚至隻要你願意,你可以在每一個看起來仿佛奇幻電影場景般的尖頂教堂前麵舉起剪刀手拍照,無所謂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