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劉邦違約 霸王反擊圍固陵
將領討價 三傑且作壁上觀
夜燈初上,呂雉伺侯著太公在洗腳,劉邦走進來,輕輕將她推到一邊,自己蹲下身來,慢慢搓著太公的腳。劉太公瞪著昏花的老眼,望著給自己洗腳的兒子,聲音顫抖:“三兒!我這是在做夢嗎?”劉邦深沉道:“爹!您放心吧,以後不會再有事了!”
劉邦將劉太公的腳小心擦幹,套上履,叫人將劉太公扶了進去。他和呂雉麵對麵坐在席上,劉邦也歎了口氣:“唉!真像做夢啊!我們夫妻又能麵對麵坐著,說說話了!要說的話太多,真不知從哪句說起!”“廢話就別說了!苦也吃完了,罪也受過了,還提它,有用嗎?既然我跟了你,受苦受累都是應該的。誰要我是你漢王的妻子呢?”呂雉說著,眼眶紅了,但竭力忍住,沒讓淚水掉下來。
劉邦幽幽道:“戚姬生了個男孩,叫如意,已經三歲多了。還有,我又納了一位薄姬,她也懷了龍種,很快就該生了。不過你放心!我還是把盈兒立為太子,現在跟著蕭丞相,在櫟陽監國呢,很有長進。”呂雉歎了口氣:“我都聽說了。唉!你如今是王了,多幾個侍妾也是正常的,總算好,在你心裏,沒忘了我這個糟糠之妻……”她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流了下來。
劉邦替她拭去淚:“你看看!咱們也算患難夫妻,我怎麼會忘了你呢?別哭了,聽我跟你商量正事兒!有人勸我,叫我趁項羽撤軍不備,從背後偷襲他,把他滅了!你覺得怎麼樣?”呂雉一怔:“誰給你出的這主意?”劉邦道:“陳平,張良也讚成這麼做。”呂雉鄭重地站起身,整頓了一下衣裳,拜了下去:“臣妾為大王賀!漢營之中,竟有這樣忠心耿耿的良臣!”
劉邦沒想到呂雉的反應這麼大,他喃喃著:“你覺得,這主意出得好嗎?”
呂雉站起身來,道:“就是他們不勸你,我也會勸你這麼做。這是你戰勝項羽的天賜良機!我身在楚營,深知他們的糧草供應有多麼困難!最慘的時候,已經殺馬給項羽吃!你想想!他怎麼能堅持跟你打下去?你不要看他把我們弄來,把老爹綁在案板上要殺要剮,那全是急的!不然,依著他的脾氣,怎麼可能答應跟你劃界講和?他臨走,還給滎陽守軍留了不少糧,帶的糧草肯定不夠。就算他再能打,好比一個八尺高的壯漢,你餓他三天,他還有勁兒嗎?一個小孩都能把他推倒了!這個時候再不打,以後真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劉邦還在猶豫:“你就不怕人家罵我背信棄義?就不怕再跟項羽打起來?”
呂雉聲音中透著果斷和堅定:“怕什麼?要說背信棄義,是他項羽在先!他把你的老婆都扣了起來,把你的老爹都綁起來要殺要煮,你不說報仇雪恨,還要跟他講和?你這就不怕天下人罵你了?打起來又怎麼樣?反正太公和我也回來了,咱就跟他打唄!鄉下人說話,光腳的還怕穿鞋的?他可以等,可以拖,你可等不了!反正,你們兩個,總得死一個,天下才能太平。難道他年紀輕輕的不怕死,你個老頭子反倒還怕死嗎?”
劉邦聽著,怔怔地看著呂雉,經曆了諸多磨難,呂雉竟沒有被歲月磨平棱角,相反,她顯得更堅強,更智慧。劉邦緩緩道:“……呂雉呀!你虧得是個女人!你要不是女人,恐怕項羽和我加一塊兒也不是你的對手,天下搞不好就是你的喲!”
她得意地一笑。這一笑,透出了她幾分女人的嫵媚。
項羽這一夜也沒有睡好,他輾轉反側,非常懊悔不該讓劉邦始終占據敖倉!他想:其實,頭一次奪下滎陽和成皋,隻要再進一步,就能把敖倉的糧食全控製在手裏!自己當時沒有重視,就忙著去對付彭越了,哪知道,短短十天,戰場形勢就發生了這巨大的變化!等回到彭城休整之後,揮師再來,他絕不會重犯此錯誤!
雄雞啼叫,迎來了一個孕育著危機的和平清晨。
劉邦一覺醒來,呂雉的話已經讓他打定了發動突襲的主意。項羽一無防備,二無糧草,三無援軍,此時不打,更待何時?打不過他,往關中跑!再不然,就往漢中跑!照老辦法,把棧道他娘的一燒,照樣當漢王!可是怎麼個打法呢?
張良出了個主意:“項羽南走陳縣,必經固陵。咱們可以先沿鴻溝南行,然後在陽夏越過鴻溝,尾隨其後,追上它,同時,速調韓信、彭越、英布三支援軍前來會合,將項羽圍困於固陵,一戰決定勝負!”劉邦起身大呼:“好計策,陳平!你通知韓信、彭越、英布,叫他們速速發兵,趕到固陵與我會合,共殲項羽!對了,同時通知在韓信那裏的灌嬰和曹參,在彭越那裏的盧綰和在英布那裏的劉賈,告訴他們這個計劃,讓他們監督這三人速速發兵。”
劉邦對三人前來助戰很有底氣:英布,若不是我幫他,早就被項羽收拾了!彭越不靠我支持,他能成啥氣候?韓信就更不用說了!他這個齊王,根本是我開恩賞他的!沒有我,他今天還在項羽帳下,可能連個參謀都當不上!今天,寡人有事了,求他們出一次兵,幫一下忙,他們還敢不來?張良可不這樣樂觀。三人目前都手握重兵,楚漢相爭,若不插手,便有可能漁人得利,他們何必蹚這趟渾水?但劉邦信心滿滿,他實在不忍在這個時候朝他頭上潑冷水。唉!走著瞧吧。
項伯指揮士兵在撤除防禦工事。部下匆匆跑來:“將軍!成皋漢軍開始動了!”項伯不以為然:“這有什麼可大驚小怪?”“可他們不是去往關中,而是沿鴻溝向南!”項伯一愣:難道是去追擊楚軍?不會呀!漢王不是那種人啊?
這時,另一個士兵跑來:“將軍!漢王命人給您送了封信。”項伯展開簡牘,劉邦說明自己要先沿鴻溝,巡看陽夏一帶的防務,再回關中,走得匆忙,未及辭行,特意來信致歉。項伯鬆了口氣,放下心來,讓部下將簡牘送給項羽。以免產生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