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戰後怪胎“綠區”(1 / 3)

第三章戰後怪胎“綠區”

今日伊拉克,有一個戰爭催生的怪胎,那是位於巴格達市中心的一處獨特區域——“綠區”。

所謂“綠區”,其實就是巴格達市中心,大概十平方公裏的幾條街區,一邊連著底格裏斯河,另一邊沿著拉希德飯店的邊緣。這是戰後美國出於安全考慮,為了保護英美聯軍、外國機構、承包商,以及當時立足未穩的伊拉克政客,所劃分出的特別區域。

英美聯軍進入巴格達後,要在市中心安營紮寨,便以薩達姆設施完善的共和國宮為中心,圈出了“綠區”。最初隻是用坦克、裝甲車和鐵絲網圍起來,裏麵還住著兩千多戶伊拉克平民。因為工程量太大,聯軍沒有驅離世代生活在這裏的百姓,隻是挨家挨戶地進行了篩查,查明後發出特別通行證,允許他們住在裏麵。

如今,“綠區”外圍的路口,蓋起了四五公裏長鋼筋混凝土的防爆牆,上麵還有鐵絲網,築起了銅牆鐵壁。伊拉克的反美武裝一度非常活躍,“綠區”是重點襲擊目標之一。經常有汽車炸彈在“綠區”入口處引爆,甚至還有人用火箭彈進行無目標攻擊。

此類事件層出不窮,使得“綠區”與巴格達其他地方逐漸隔絕,自成一個獨立繁榮的小社會。高峰時每天會有近十萬人,許多外國公司在裏麵辦公,還有漢堡店、小酒吧、中餐館、郵局等等。

國際上很多人諷刺這個空中樓閣式的獨立王國,稱它為“黑區”,它存在於伊拉克,卻和伊拉克人民沒有任何關係。許多外國人來到伊拉克,在巴格達國際機場下飛機,上了重兵把守的安保公司車隊,一路呼嘯著開進“綠區”。住上一段時間後,再以同樣的方式離開,腳都不曾沾過巴格達馬路上的塵土。

在美國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那部非常叫座的電影《綠區》裏,就有這樣諷刺意味十足的情節:美國的法律專家一猛子紮進“綠區”,在共和國宮豪華的辦公室裏,抽著煙喝著威士忌,高談闊論如何給伊拉克修訂一部民主法律。

那些待在鐵絲網和高牆裏的人,就這樣統治著對於他們而言完全陌生的伊拉克老百姓。

我們重返伊拉克後,幾經周折,終於獲得了兩次進入“綠區”采訪的機會,一次是去采訪美國駐伊拉克大使,一次是采訪伊拉克總理馬利基。

伊拉克現在的政府、憲法、政治格局,都離不開美利堅的影子。直至今日,“綠區”裏仍坐落著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美國使館,使館人員有一萬餘人,光外交官就有三五千人。

采訪前一天,大使館工作人員專門聯係了我們,重申一係列嚴苛的規定,要求所有人帶上采訪許可和相關證件,每人隨身隻能帶一部手機,隻能隨專車出入,進入“綠區”後嚴禁拍攝等。攝像榮欣的秘密武器——高清袖珍小攝像探頭,在這次采訪中派上了很大用場,在一些不允許拍攝的場合,我們偷偷用它拍攝了很多珍貴的畫麵。

采訪那天一大早,我們趕到指定的“綠區”入口,共和國宮的一個小門,沿街那一麵,用兩道防爆牆隔出了一條寬兩米長近百米的狹窄通道,通往進入美國大使館的檢查站。

通道裏大概有四五十人在排隊,看上去都像是伊拉克的老百姓。我們一打聽,多數人都是為了留學、探親和經商等需求,來這裏申請美國簽證的。戰爭之後,伊拉克人出國變得容易了許多。

經過重重安檢後,我們進了“綠區”,一輛麵包車帶著我們穿過“綠區”,進入美國大使館。我坐在車裏,打量窗外景色,很慚愧,雖然幾進幾出伊拉克,這卻是我頭一次進共和國宮。

2003年伊戰時期,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記者丹·拉瑟進入共和國宮,采訪了薩達姆,坊間流傳,CBS為此向薩達姆身邊人支付了100萬美元。那時全世界記者都想采訪薩達姆,但是他卻隻接受了丹·拉瑟的采訪,很多大腕記者羨慕得眼睛都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