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也有點羨慕嫉妒恨,但我知道,以我們CCTV當時的影響力,對薩達姆而言不是首選目標。他更願意麵對美國的資深記者和著名電視台,使他的話語能夠在美國傳播,向美國政府傳遞信息。雖然後來事實證明這是無用功。
透過車窗可以看出,共和國宮所遭遇的破壞。它是伊拉克王國時期的王宮,薩達姆政變後將其改名為薩達姆共和國宮,原本是一棟考究的古建築,有漂亮的大理石,壯觀雄偉的雕梁畫棟,如今卻被割裂得七零八落。路邊有一排排移動廁所,還有集裝箱車改裝成的臨時房屋,這是“綠區”工作人員的臨時住所。
一路上,基本上已不見戰爭痕跡。那些彈孔、炸坑都明顯被修繕過了。唯一留下的,就是共和國宮標誌性的綠色穹頂,一大半被炸塌了,赤裸的鋼筋混凝土在空中齜牙咧嘴,帶著大片焦黑的瘢痕。後來我們聽說,這種遺留是有意為之,作為對戰爭的回顧和紀念。
美國大使館是一大片全新的現代建築,四周用鐵柵欄圍起,有七八個足球場那麼大,占了“綠區”的三分之一。麵包車直接將我們載入院內,下車後,使館人員將我們帶進大使官邸,讓我們在會客廳裏做采訪。
專訪之前,我們要求在使館門口做一段現場報道,用行話來說就是“串場”,鏡頭跟著我從使館門口進入官邸,介紹一下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采訪。其實並不會涉及什麼重要內容,但美國使館的新聞官卻很緊張,他表示做不了主,需要安全顧問來確定。
安全顧問是個年輕的美國小夥,看上去職業幹練。他讓榮欣模擬拍攝了鏡頭移動的全過程,嚴格審查之後表示:這個鏡頭不行,裏麵出現了美國大使館主要的幾棟建築及相互之間的位置關係,安全上絕對不允許。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恐怖分子看到這個鏡頭,就會知道美國使館的方位,可能實行有目標的攻擊。
幾經協商,最後他們決定,我隻能站在大使官邸門前說,說完後就要轉身進門,而榮欣的鏡頭也要老老實實,不能晃動。拍完這段後,我們開始在會客廳架機器。美國大使館非常專業,給我們安排了一位負責燈光和電路的工程師,還在茶幾上擺了咖啡、茶和小點心招待我們。
一切完備後,他們要求在大使後麵放上兩麵國旗,一麵美國國旗,還必須有一麵伊拉克國旗。這是為了表示,伊拉克是一個獨立國家,美國與其是友好合作關係。美國人很在乎他們在全世界眼中的形象,他們不希望被看成伊拉克的主宰者。
采訪很順利,這位美國大使是中東問題專家,也曾在中國待過。在一些關鍵問題上,他以一個職業外交官的姿態,很巧妙地跟我“打太極”。
我問:“美國是否依然實質上管理著伊拉克的各項事務?”
美國大使沒有正麵回答,隻說:“伊拉克現在是個民主國家,伊拉克人民和政府自己當家做主,美國與伊拉克是友好的合作。現在,美國在這裏的存在就是大使館。”
我又問:“聽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大使館,使館裏有一萬人,這麼大規模真的有必要嗎?”
美國大使解釋說:“其實現在本部外交官隻有一兩千人,其他大多數人都在處理之前遺留下來的業務和項目。”
他麵前雖然沒有稿子,但我感覺這位大使腦海裏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應答機製。在采訪中,我也可以感受到,美國使館在今日的伊拉克,依然是一個強勢的存在,而美國人對於現在伊拉克的安全態勢,也有些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