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險象環生的高端訪問(3 / 3)

從克裏姆林宮走到那個側門,再從側門走到停在紅場邊上的麵包車,那可能是我人生中最漫長的一段路。走到一半已經眼前發黑,但還是咬著牙堅持到最後。走到車前,兩腿發軟,上氣不接下氣。使館的人過來時,我連道別的心情都沒有了。令人欣慰的是,那位新聞局長說話算話,安排的警車果然停在那兒,閃著警燈,使館人員將我們介紹給一位魁梧的俄羅斯警察。

打過招呼之後,參讚悄悄問我:“身上帶錢沒有?給這個警察一點辛苦費,他會賣力的。”我問給多少,參讚說:“大方點吧。”

我想都沒想,掏出口袋裏的1500盧布,全部攥在手裏,用僅會的那一點點俄語,說:“同誌,謝謝!”我把錢塞到他手裏,然後連比帶劃,指了指表,又比了一個天上飛機的樣子。那個警察心領神會,連連點頭,說:“OK!OK!”跟參讚匆匆告別後,我們就從紅場一路絕塵而去。

繞了幾個彎,我們上了那條通往機場的大道,果然堵得水泄不通,連緊急通道都被占得滿滿的。接著,我就看到那1500盧布起了奇效,那輛俄羅斯警車開上了應急車道,把燈一閃,擴音器一開,就開始喊。我聽不懂,但能明白那種氣勢,肯定是說:前麵的車讓道!前麵的車讓道!

有人說,在莫斯科警察的權力比總統還大,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外地人,看到警察就嚇得直哆嗦。因為那裏既有嚴格執法的警察,也有過度執法的警察,更有肆意執法的警察,你不知道你碰到的是哪一款,所以還是趕緊讓開為好。

但也有人可能是什麼權貴,誰怕誰,就是不讓。警察一邊喊一邊開道,那個緊急通道很窄,隻能過一輛車,但有的車就在前麵壓著道,給你留條縫。我眼看那個警察,為了1500盧布拚到什麼地步,他直接把輪一打,打向左側,貼著半米高的水泥隔離墩,車輪轂摩擦著,一路火花帶閃電,硬生生地把前麵占道的車給擠過去了。

我們6點15左右從紅場出發,一路在警車開道護航之下,奇跡般的隻用了一個多小時,在7點40分就趕到了機場。航空公司的人奇跡般地出現,幫我們把能辦的手續都辦好了。而俄羅斯的海關,居然也真的接到了總統府的指令,很爽快地蓋了章。我們滿身大汗,滿懷僥幸,在飛機艙門關閉之前,坐到了國航飛回北京的飛機上。

我如約趕上了第二天下午2點,在釣魚台國賓館跟安南秘書長的會麵。我當時坐在飛機上,最大的感受就是:認識普京總統真好!

後來,我還曾經三次近距離與普京對話。無論觀察多少次,我對他那種複雜的感覺,始終不曾改變,總覺得他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和未曾說出的想法。

首先,普京心裏到底如何規劃俄羅斯這個昔日超級大國,從他嘴裏套不出任何直截了當的回答。大家都知道普京崇拜曾使俄羅斯成為世界強國的彼得大帝,他在辦公室裏掛著彼得大帝的畫像,當了總統之後,還在莫斯科河邊豎起了巨大的彼得大帝雕像。但當我問起他,關於他的野心時,他隻給了非常模棱兩可的回答:“俄羅斯要做一個開放、革新、富裕的國家。”

其次,關於中俄關係,每次采訪,普京都會強調我們兩國非常友好,俄羅斯很重視發展同偉大的中國的全麵戰略關係,包括能源合作,貿易合作等等。但是同時,我們又知道,普京一直在說,俄羅斯更多的還是一個歐洲國家,俄羅斯的重點在歐洲。

關於普京,許多人都感覺他很強硬、很酷,什麼都會,多才多藝。據我的觀察,個子不高的普京,他的手很大、很厚、非常結實。更讓人難以忘懷的,是他那頗具特色的眼神。他的目光非常銳利,很少有人能長時間直視他的眼神。每一次坐在他對麵采訪,我都會試圖透過他的眼睛來解讀他的內心,但是至今,我都很難從中窺探出什麼明確的信息。

普京是個非常冷靜的人,講話的邏輯性很強。我們的編導說,在節目後期剪輯時,普京的專訪往往是最難剪的。一般來說,做剪輯應該會使采訪更精彩,可是普京的話剪掉任何一句,味道就變了。

這些年,普京在內政外交上的一次次出手,屢屢讓世界刮目相看,也讓人不敢小看俄羅斯。現在,世界上不少人以某種複雜的心態揣測著普京,猜度著普京,但沒有人能夠得出明確的答案。

上一次采訪普京時,他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說他現在很喜歡曆史,正在研究曆史。在我看來,一個研究曆史的普京,對當今世界上這個麵積最大的昔日帝國,一定會有他更為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