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崔永元辭職(2 / 2)

李挺主任的判斷是對的。在那之後,崔永元消沉了,他似乎對電視,對他傾注了心血的欄目失去了興趣。很久,人們看不到他出現在電視上。直到一段時間之後,他突然提出,想再搞一個欄目,是關於電影題材的。

作為新聞中心的主任,李挺說,他當時並不看好這樣一個跟新聞不沾邊的欄目,隻是覺得,隻要崔永元有興趣還幹電視,哪怕就是為了給他治病,也值得考慮。於是,在離開《實話實說》欄目一段時間後,人們在電視上又看到了崔永元和他的新欄目《電影傳奇》。

幾年後,我和崔永元就抑鬱症有過一次專題討論。那一次,是他在幫我。

2005年,我哥哥突然患上了抑鬱症,遍求名醫之後,我找到了崔永元。之前,我曾經很顧慮,怕小崔不願談這個話題。沒想到,他非常痛快地答應了我。於是,有一天的下午,我倆坐在新聞評論部一個臨時辦公地點的餐廳裏,進行了一次長談。

從他那裏,我知道了抑鬱症是一種越來越常發的疾病,它有遺傳的因素,也有環境等外因的促發。我還知道了,抑鬱症患者內心真實的活動,以及他們最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幫助。小崔告訴我,他發病的時候,對別人的態度是高度敏感的,幾乎是軟硬不吃。他說:那時候要是有人跟我說,小崔,你的節目真不錯,我肚子裏會想,哼,你是眼紅我吧。反過來,要是有人跟我說,小崔,最近節目收視率一般啊。我心裏會說,你懂個屁,你還不如我呢。有時候,白天有人無意對他講了一句話,他會琢磨一天,到晚上越想越覺得有問題,半夜拿起電話向那人問個究竟。

看著他在那裏像個專業的心理理療師一樣,幫我一點一點地講解,我無法想象他是怎麼熬過那段日子的,更無法想象他心中的痛苦。那個下午,我感受到了他的脆弱、敏感,當然更主要的是,他的善良。因為,到最後他也不忘耐心地出主意,教我如何開導我的哥哥。他說:“你就跟你哥說,沒事,有我呢,我一定會站在你身邊。你要給他希望。”

正是有了小崔的這番現身說法,我對症下藥,找到了幫助我哥的方法,並使他在半年多後,成功地從抑鬱病症中走了出來。後來,當我告訴崔永元我哥哥的情況好轉時,他還不忘提醒我,抑鬱病是會複發的,一定要注意。

我和崔永元不屬於那種無話不談的鐵哥們。但我的理解,我們是那種心有靈犀,同呼吸共命運的戰友關係。二十年來,我們各自忙於自己的欄目和事業。雖然偶爾會有短暫的交流,但都談不上深入。他是一個敏感的人,典型的追求完美。他基本上不抽煙不喝酒,有點潔身自好。我曾經半開玩笑地說,如果崔永元跟我和白岩鬆一樣,遇到什麼不爽,找幾個朋友,喝頓大酒,抒發一下心中的鬱悶,也許就不會睡不著覺,得抑鬱症了。

《電影傳奇》之後,崔永元又做了幾檔欄目,包括《小崔說事》和最近的《謝天謝地你來啦》,但對於一個理想主義者來說,這些似乎都不能令他滿意。給我的感覺,他一直處在一種糾結之中。這糾結有他對自己巔峰時期的耿耿於懷,更有對世態炎涼的不滿,以及我們所處現實的無奈。於是,在五十歲的時候,崔永元做了一個勇敢的選擇——離開他為之奮鬥了20年的央視。

坊間對他的辭職有種種說法,有的說他為了掙大錢,有的說他想從事教育,更有知情者爆料說,《謝天謝地你來啦》欄目在中央電視台連個名分都沒有,經費不足,每次請嘉賓不給人家錢,害得小崔每每親自出馬,利用自己的名氣欠那些嘉賓的人情。終於,小崔忍無可忍,憤而離去。

這種說法也許並非空穴來風。前不久,當我聽說央視一個頻道每期節目花150萬,請鳳凰衛視的一位知名主持人和他的團隊“友情客串”時,我還真有點相信了。但仔細一想,崔永元還不至於這麼斤斤計較。到今天為止,我也沒有問過他的真實想法。但我猜想,他一定是不願再這樣混下去了。他看到了現實,他知道自己還有夢想與追求。他希望趁自己還不算太老的時候再拚一把,就像二十年前他在《東方時空》那樣拚一把。

當然,這些都隻是我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