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水均益上哪兒去了?(1 / 3)

第七章水均益上哪兒去了?

2009年的一個早上,我闖進剛上任不久的焦利台長的辦公室,希望說服他同意保留《高端訪問》欄目。

當時焦台長到中央電視台上任還不到一個禮拜,我聽到風聲,說台裏要取消《高端訪問》這個欄目。其實這個動議,在焦台長到來之前,台裏的編委會已經在議論了,因為有人提出,《高端訪問》播出的內容沒有多大新聞性,建議先把這個欄目從央視一套撤出。但是從一套撤了之後,正在改版的新聞頻道又沒有時段安排這個欄目播出,於是兩邊都沒了《高端訪問》的位置。有人提出,幹脆直接撤銷《高端訪問》。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我非常著急,想了一晚上該怎麼辦。倒不是說我患得患失,在意這一畝三分地被拿走,而是認為,撤銷《高端訪問》對中央電視台將是個巨大的損失。

《高端訪問》是2004年按照當時新聞中心主任李挺的創意開辦的,欄目名稱也是李挺主任親自想出來的。這是一檔大型人物專訪欄目,主要以采訪外國政要、國際風雲人物和當今世界各領域的精英人士為主,每期45分鍾,每周日在央視一套播出,我擔任欄目的製片人和主持人。從2004年創辦以來,《高端訪問》專訪了近300位國際高端人物,在觀眾中有很好的口碑,影響也很大。

當時,北京的各國駐華使館,幾乎沒有不知道央視有個《高端訪問》欄目的,很多國家的領導人訪華前,該國大使館都會主動聯係我們,希望我對他們的領導人做一次專訪,這其中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潘基文,英國首相布萊爾、布朗,美國總統卡特、國務卿基辛格,德國總理施羅德,俄羅斯總統普京、梅德韋傑夫,法國總統希拉克,巴西總統盧拉等等。

幾年下來,《高端訪問》摸索出了一套高效科學的運作模式,也培養出了一支專業的團隊,欄目雖然不像《新聞聯播》《焦點訪談》那樣家喻戶曉,但也擁有一批高素質的觀眾群體,並且在業界享有不錯的美譽度。當然,我本人也因此被冠以專訪外國領導人的“專業戶”、中國的“拉裏·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著名訪談節目主持人)。毫不誇張地說,那時《高端訪問》已經成為中央電視台的一個獨特品牌。

就在這個時候,台裏傳來欄目要被撤銷的噩耗,我焦慮不堪,決定越級“上訪”,找央視最高領導,做“垂死一搏”。

怎麼說我也是央視“老人”、資深主持人吧,所以,台長秘書很給麵子,沒有阻攔我,我很順利地見到了焦利台長,那是我第一次見他,也是至今唯一一次見他。

我開門見山對焦利台長說:“《高端訪問》不能撤,撤了對中央電視台來講是一個損失。這是我們很有價值的一個平台,可能收視率不是很理想,可能新聞性、動態性不是很強,但是這是咱們中央電視台將來做國際大台拿得出手的一個品牌。況且我作為這樣一個欄目的主持人,已經憑借它積累了很豐厚的資源,這個資源將來還是可以為電視台所用,不能這麼簡單地把欄目撤了。”

我一口氣差不多講了20分鍾。我對焦利台長說,我不同意《高端訪問》沒有新聞性的說法。央視的新聞節目用不著每一天每一檔,都得是爆炸性的動態新聞。即便新聞人物的采訪也不能想當然。比如今天朝鮮鬧騰了點什麼事,你就非要當天采訪到金正恩;明天維基解密的阿桑奇爆出什麼秘密,你立馬就要跟他麵對麵連線。以今天中央電視台在國際輿論的地位來講,我們還做不到。

但是,央視記者任何時候采訪到某國領導人,它本身就有新聞價值。比如,我采訪了法國總統,可能是我一個禮拜前采訪的,或許采訪播出時沒在新聞爆發點上。但是作為央視這樣一個平台,我們麵對法國總統,聽他談對中法關係的評價,對歐洲與法國關係的看法,這中間可能會涉及到對前一陣子比較熱門的光伏產品的態度,法國對台灣出售武器的態度,法國解除對中國軍售的製裁等等。實際上,這些本身就具有新聞價值,怎麼就不是新聞了呢?我甚至反問焦利台長,從“9·11”到現在已經快十年了,但在這十年裏,你任何時候能采訪到本·拉登都是新聞,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