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從曼德拉到金正恩(3 / 3)

水均益:您曾經說過,英國需要企業家和冒險家的精神,因為人們可以通過這樣充滿挑戰的方式經營貿易,現在對於中國來說,我們正麵臨一種越來越多的擔憂,也就是所謂的“中國威脅論”,所以麵對這些持“中國威脅論”觀點的人,您會告訴他們什麼?中國是一種威脅嗎?

卡梅倫:絕對不是,對於我來說,中國明顯是一種機遇而不是威脅。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30年來幾乎每年10%的經濟增長速度。經濟總量每8年就會翻一番。有些人可能會把它看成一種威脅,想借此來設置貿易壁壘,英國完全反對這一觀點。中國的發展是巨大的機遇,這對於中國人民、世界經濟以及英國人民來說都是機遇。如果我們同中國開展更多的貿易、在中國投資更多,歡迎更多的中國投資、留學生、企業來到英國,那我們就能抓住這個機遇。我剛剛同阿裏巴巴集團主席馬雲舉行了會晤。我希望更多的英國企業,特別是奢侈品牌能夠在這個網絡交易平台上銷售。因為隨著中國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他們可以購買英國產品、英國製造,他們可以欣賞英國電視節目、看英國電影。我們在這方麵是世界第二。我們在音樂、電視節目、電影等方麵都位於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我們有許多非常好的英國大品牌,例如最受歡迎的零售商。我們對於中國的經濟增長感到非常激動,這是機遇而非威脅。值得銘記的是,中國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就使很多人擺脫了貧困,這比世界上任何國家所用的時間都要短。這種增長的模式、市場發展的模式,是幫助人們擺脫貧困的正確原因。

水均益:這次您還帶領了一支百人規模的企業家代表團來中國訪問,您曾經說過願意做英國的推銷員,所以這次您來到中國想推銷什麼?

卡梅倫:我這次的代表團是非常有意思的。這其中包括一些英國的大企業,比如空客公司,空客公司的飛機是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青睞的一種產品。但同時也有很多的非常小的企業、微型企業的代表。比如自行車生產商、香腸生產商,所以這個代表團囊括了從香腸生產商到航空公司這樣的企業。所以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我們兩國間經濟的互補性。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國內消費水平就越來越高,所以我覺得這對英國商品、英國品牌、英國服務業,包括金融和保險領域來說有著更大的需求。同時我也認為,這對醫保、教育、規劃、建築服務、環境服務等領域來說是機遇。在有些領域英國是處在世界領先地位的,我們在這些方麵都有很豐富的專業知識。在文化機構領域也是這樣,我希望看到我們兩國更多的博物館能夠建立夥伴關係、有更多的藝術家交流、更多的民間往來。

水均益:首相先生,最後一個問題。我知道您的行程非常緊湊、忙碌。英國一直是自由貿易的支持者。最近第十六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剛剛舉行,雙方簽署了《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人們現在開始期待中國同歐盟簽訂自貿協定。但同時我們也看到貿易和雙邊合作中存在一些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您的觀點是什麼?

卡梅倫:我強烈支持自由貿易,我也非常支持開展關於自貿協定的工作。因為我想看到的不僅是消除貿易壁壘,而是市場的開放,這就包括歐盟市場的開放,也包括中國市場的開放,我認為中國還有更多領域可以開放,例如金融、保險、銀行等領域,同時確保知識產權得到正當保護,所以這是雙方都需要努力的工作,我願意把這叫作雙贏合作,所以我認為這可以更好地通過自貿協定來實現。

水均益:非常感謝首相先生(謝謝),順便問一句,您會去成都吃火鍋嗎?

卡梅倫:我說過我很願意,所以我會去的。

水均益:好的,非常感謝。

卡梅倫:非常感謝。

水均益:很期待下次與您見麵。

在當天的《新聞聯播》節目中,我們以“卡梅倫表示《開羅宣言》對戰後國際社會穩定至關重要”為題製作了一條新聞,並在當晚的《環球視線》欄目中播出了專訪的完整版。

事後,我在網上看見有人評論這次采訪,說水均益對卡梅倫有點不爽:“水均益問卡梅倫,你說要做中國在西方的最強支持者,但是您的海軍官員和日本防衛相一起對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說三道四,英國到底哪方麵支持中國?卡梅倫狡辯說經濟合作方麵。最後,水均益起身離開時突然說,我再插一個問題,您去成都要吃火鍋嗎?卡梅倫說要吃。看得出水均益心裏有點不滿和不爽。”

有不少網友跟帖,有的說,水均益的問題讓首相大人在中國很尷尬,他人還在中國,那邊海軍軍官就冒泡;還有人說,卡梅倫臉皮真厚。甚至有人猜測那個火鍋的問題另有文章,言外之意,英國人別想拿中國開涮。其實我當時並沒有想那麼深奧。

而說起來,卡梅倫的回答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就像我前麵說過的,他是個西方的政治家,是不是拿中國開涮,“忽悠”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拿到我要的利益。為此,他可以隨時向你露出笑臉。這讓我想起幾年前,《時代》周刊做了一期卡梅倫的封麵人物,標題是:《在這張笑臉的背後》。

就在卡梅倫在成都品嚐火鍋的時候,“世紀老人”曼德拉走完了自己人生最後的路程,緊跟著,亞洲一位更年輕的80後領導人用一個令人“驚悚”的舉動,向人們表明他絕非等閑之輩。

朝鮮中央電視台2013年12月9日下午報道勞動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消息時,播出朝鮮二號人物、朝鮮現任領導人金正恩的姑父張成澤,在會場上被兩名軍人從座位上直接架走的畫麵。按照韓國媒體的說法,朝鮮公開高級官員被當眾逮捕的畫麵極為罕見,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第一次。朝中社說,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金正恩出席並指導了會議。

張成澤現年67歲,是原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胞妹金敬姬的丈夫、金正恩的姑父,先前任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勞動黨中央行政部部長等職,人民軍大將軍銜。

曼德拉和金正恩完全是兩個時代的人,他們無論在信仰、智慧還是品質、個性上都風馬牛不相及。然而,曆史讓他們同時出現在了一起,一起上了“頭條”,這也許不是一種單純的巧合。應該說,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化、網絡化、個人化的時代,出現金正恩這樣的政治領袖是罕見的,至少也是少見的。兩年前當他的父親金正日去世,金正恩第一次出現在世界媒體的視野時,人們用好奇和懷疑的目光,打量著這位80後的青年人。

由於朝鮮是當今世界對內專製對外封閉的典型代表國家,所以當金正日去世,他的小兒子出來接班,人們除了對這種封建的家族世襲好奇之外,更多的是在揣測,一個1983年出生的毛頭小子能不能順利接班,坐穩江山。

而西方的媒體和分析更是大膽地預測,朝鮮的前路恐怕凶多吉少,理由是,朝鮮內部派係複雜,特別是軍隊在朝鮮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金正恩初出茅廬,涉世未深,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擺平這一切並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對外,朝鮮又麵臨著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更為嚴厲的打壓和製裁,日子不會好過。《時代》周刊也給金正恩做過一期封麵,設計的標題是——《一個有核國家未經考驗的領導者:走進金正恩的奇特世界》。

也有人分析,金正恩是個年輕人,沒有親身經曆過祖父和父親那一輩人“革命鬥爭”的熏陶,從他曾在西方(瑞士)留學的經曆,以及傳說他和普通男孩子一樣癡迷電腦遊戲、動作電影和NBA這些背景來看,不排除金正恩接班後將朝鮮帶上改革開放道路的可能,因為,一個在瑞士那樣風景如畫、和平祥和的國家曾度過四年少年時光的人,一旦成為領導者,一定會將自己國家,帶出目前這種“奇特”的窘境。

剛開始,人們似乎隱隱看到了這樣的跡象。除了視察軍隊以外,金正恩更多地出現在與民生關係更大的場所——水產基地、針織網廠、露天劇場、滑雪場。其中有一幕很有意思,在參觀大同江果樹綜合農場第一工廠時,金正恩看到由水果加工並提煉而成的各色香水後,表現得非常有興致。他挑選出其中一款,在手背上噴了一些然後輕輕晃動鑒賞味道。他的動作專業、表情陶醉。這讓很多西方人浮想聯翩。

另外,金正恩還高調推出了自己的夫人——李雪主。在金正恩參加的各種活動上,這位年輕貌美的朝鮮著名歌手,總是伴隨在丈夫的身邊,這也讓人們理解為一種開放、更具人情味的舉動。他幾次單獨邀請美國籃球明星羅德曼到朝鮮,並陪同他一起看籃球比賽的場景,更讓美國人怦然心動。

然而很快,金正恩就用實際行動告訴研究他的人,除了香水,他更相信父輩留下來的一切:派頭、核武器和權力。掌權後的金正恩無論走路、說話,一舉一動都和他的祖父金日成十分相像。據知情人說,金正恩其實是在刻意模仿金日成,好告訴朝鮮人民,他不僅僅在思想上是“主體思想”繼承人。

2013年2月12日,朝鮮不顧國際社會,包括中國和俄羅斯的強烈反對,在鹹境北道吉州郡豐溪裏地區進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試驗,並引發4.9級的人工地震。金正恩的舉動徹底激怒了國際社會,中國也罕見地在聯合國安理會製裁朝鮮的決議上投了讚成票。中國還采取了實際行動落實聯合國的決議,停止了近一半對朝鮮的援助,中國領導人也少有地對朝鮮放了狠話,批評朝鮮“為了一己私利”攪亂地區安寧。

至於當眾逮捕自己的姑父、父親為他留下的“托孤大臣”張成澤,我不太相信西方有人說的那樣,是金正恩迫於軍隊的壓力不得已為之,當然,更不相信有人說是張成澤亂搞男女關係,惹急了自己姑姑的“後宮版”演繹。比較靠譜的推測是,這是金正恩上台後,一係列鞏固自己地位的權力鬥爭中的一環,更有專家說,這表明金正恩大權在握、政權穩定的自信心。如果真是如此,那世界倒是要好好再重新認識一下這位80後了。

從曼德拉到金正恩,我們並不能說世界在倒退,他們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個體,況且在世界範圍內,這兩個人都不具備可複製性。不過,從這兩個人身上,也從今天國際舞台上活躍的政治家身上,我們應該能看出當今世界政治生態的真實。

毛澤東時期,中國有句口號,“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今天的國際政治雖然不是革命,但一樣是會流血死人的。因為,大變革下一定會有利益的爭奪與再分配,當資源充足時,人們可以“資源共享、利益均沾”,而當資源緊缺,甚至生死攸關時,利益的分配就會是排他的,也會是“去他的”。任何時代賦予自己時代的政治人物和政治領袖們的神聖使命,便是爭奪利益,“去他的”。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