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北唐入侵(三)(2 / 2)

昨天還在為邊境事憂心忡忡議論的人們,一下子又被朝堂上的爭論給吸引了,大街小巷的民間政治評論家們各抒己見,議論紛紛。

淑芳殿裏又傳出孫貴妃哀哀切切的哭訴,皇上不得不安慰了自己最寵愛的妃子。從淑芳殿裏出來,皇上苦惱地坐在禦花園湖邊的涼亭裏,皺著眉頭沉思不語。太陽慢慢偏斜,餘暉被西邊的烏雲一口一口地吞噬。

“皇上,起風了。”

“小李子,你說朕該不該讓謝紡做宰相呢?”

“皇上,朝中的事哪是奴婢插嘴的,不過聽說外朝的大臣為這事在鬧,宮裏最近也不安。”

“嗯,回去吧。”

西街大謝府邸,謝紡在左都禦史謝熙的書房裏也說了同樣一句話,“光明,你說我該不該去做這宰相呢?”

“仲明叔,如今朝議紛紛,隻怕襄陽孫氏不會善罷甘休,江北士族也會跟著起哄。”

“哎,不如歸去。”

崇安七月陰雨連綿,長江淮河普降暴雨,百年不遇的洪水席卷各州府,剛剛遭了兵災的淮南都督府告急,不可開交的朝爭停了下來,皇帝下旨讓謝紡到淮南總領救災事宜,著寧王暫代中樞事宜,執掌宰相印章。

在北方的長安府,老皇帝李元被葬在了驪山昭陵,封廟號為武。唐武帝崩,舉國大哀,出殯之日,國人披麻戴孝跪於路旁,痛哭流涕。老皇帝的駕崩沒有引起北唐的動蕩,千裏回師的太子李肅登上了皇位,太子與秦王在洛州會晤,誰也不知道兩人談了什麼,之後秦王帶著侯世南的前將軍府到北地去了。李肅登基,改元紹聖,大赦天下。秦王李顯改封北王,世襲北地都護,總領北地塞外事宜;三皇子李渾加封晉王,都督並州;四皇子李淼封遼王,遼東都護,總領遼東事宜;趙無咎加豫國公徐州都督,率領上將軍府威壓淮河一線;劉元慶加燕國公豫州都督,率領後將軍府進入南陽。北唐上一波猛烈說完攻勢耗完了準備了兩年的糧草,各軍暫時安靜下來。

這次南征本來要到秋糧收獲前才發動,隻是唐武帝得了怪病,自知命不久矣,怕自己駕崩出現變故,讓幾十年的積累付諸東流,才拚上國運賭一把。北唐奪得了豫南三郡之地,將以前對南齊無可奈何的劣勢扳了回來。這次大戰消滅了南齊大半精銳,瓦解了北府軍,同時也看到了南齊的虛弱。

遠在南海的廉州,才聽到大戰開始的消息不久,大戰平息的消息就傳來了。北唐入侵時,官府封鎖了消息,怕引起動蕩,大戰已平息,就沒必要封鎖,直接將消息散了出來。謝然很早就知道了消息,因為朝廷下詔,八百裏加急到了交州,讓各都督府派軍勤王,謝維受命率領交州水師北上了。

北方失陷,讓南海商行損失了好幾批貨物,商行傳回自家二叔在京城的大膽作為,著實讓人捏了把汗。謝然的進京計劃被打亂了,京中局勢不明朗,他猶豫著還要不要進京。淮南收回了,北方局勢穩定下來,京中二叔來信讓謝然暫時不要北上。信中講了收複淮南的過程,也寫道交州水師在長江收拾了投降的巡水門提督,更多的是在講這次的凶險。雖然當時情況特殊刻不容緩,但沒有經過皇上同意就就將宰輔斬殺,不僅在皇上心中留下了芥蒂更是得罪了江北士族,所以二叔他在京城也是不安穩。朝臣爭議宰相時,雖然他最有資格宣麻拜相,但反對的人太多,皇上又明顯不支持,所以才爭論不休,最後將他派到淮南救災去把事情冷卻一下,朝中傳言要啟用已經致仕馬龍馬大人為執宰。

二叔的信讓謝然陷入了沉思,作為天子潛邸舊臣一直以來都是聖眷最隆的人,現在立下了不世之功,天子不但不賞,爭奪執宰位置也不支持,看來江北士族給的壓力太大了。這個時候離開了京中漩渦又掉進淮南泥潭,二叔這次去淮南不知是福還是福還是禍,令人擔憂啊。謝然提起筆,寫下前世記憶中就在的一係列建議,隻希望能有所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