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者的目的,沒有無緣無故的謊言
在歐洲流行著這樣一句話:“當真理還坐在那裏穿鞋的時候,謊言已經跑出很遠了。”的確,現今社會到處都能看到謊言的足跡。無論它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無論它是有心的,還是無意的,它都影響著我們每一天的生活。
麵對謊言,一個成熟而富有理性的人往往會拿出一種平常的心態,他首先會探究這個謊言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目的,然後再進一步判斷它的危害性。換句話說,剖析一個人說謊的真正原因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有著20年破案經驗的FBI特工朗斯·特福曾對此做過深入研究,他發現人們說謊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八種理由。
1.為了自我保護而說謊
心理學家發現,人們都有這樣一種心理傾向:在無意識中忘記那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就算有時想起來也想辦法狡辯,並試圖將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這屬於人類本能的自我保護,是一種自我防禦機製,人們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運用這種機製。比如,當學生不想上學時,他們習慣謊稱自己生病了;當上班族因自己睡過頭而導致遲到時,會辯稱路上堵車很厲害。其實,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的謊言就會發現,這類自我防禦、自我保護的謊言是數量最多的。
2.為避免尷尬而說謊
人們經常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提前為自己設定一些防範性的托詞,以此作為失利時防止自己陷入尷尬境地的借口。比如,在一些競技遊戲或比賽中,有的人明明實力很強卻會在口頭上示弱,貶低自己的能力,這不僅是一種謙虛,更是為自己可能的失敗找借口。
3.為獲得利益而說謊
有的時候,人們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說謊,這種現象在商業活動中比較常見。比如,銷售員介紹、出售公司的產品時,他們的謊言便會大行其道。當然,他們之所以會不惜言過其實地美化、宣傳自己的產品,主要是為了獲得某種特定的好處。
4.為擺脫困境而說謊
每個人都有收集對自己有利的信息,規避對自己有害的信息的心理傾向。因此,當人們身陷困境時,往往會選擇用說謊來幫助自己擺脫困境。
5.為迎合別人而說謊
如果有人問:“你難道不認為這件衣服的尺寸對我來說十分合適嗎?”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是的,真的很合適。”假如有人問:“可以借我100元錢嗎?月末我會還你的。”因為礙於麵子,人們一般會說:“當然沒問題!我很樂意這樣做。”盡管人們內心很不情願,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還是會強迫自己做出附和的姿態,說出對方期待的答案,以便博得對方的好感,維持融洽的人際關係。
6.為掩飾自己的感情而說謊
在日常生活中,說謊行為大多會發生在對對方沒有什麼好感,並且很想拒絕對方的情境下。比如,人們一般不會直接對自己不喜歡的人說“我不喜歡你”或“我很討厭你”,假如真的像這樣原原本本地將自己的心裏話講出來,那麼自己和對方的關係一定會惡化,甚至無法挽回。所以,人們為了將自己的厭惡之情隱藏起來,便會在表麵上盡量裝得心平氣和一些。
7.為了嘩眾取寵而說謊
為嘩眾取寵而說謊主要指那種自吹自擂、虛張聲勢的行為。比如,原本沒有戀人會謊稱自己已有戀人;明明辦不到的事情卻謊稱自己可以輕鬆搞定。其實,人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們想在人前顯示自己的魅力,或證明自己的能力,進而引起別人的注意和重視。可以說,這種謊言通常是由於人們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很無能的虛榮心在作祟。
8.為滿足欲望而說謊
當婚姻不幸的人被問及“為什麼要嫁給那種人”時,很多人常常會違心地回答:“婚前不太了解對方,等到真正一起生活之後,才發現兩個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根本合不來。”其實,人們往往會在先前的欲望沒有辦法獲得滿足時,對能夠滿足當時那種心理空虛感的人和物表示認同與接納。心理學將這種現象叫做“代償行為”。有些人會選擇跟過去的戀人有相似之處的人為結婚對象,並經常對二者進行比較,這就是對“代償行為”的有力證明。
FBI探員支招
盡管謊言令人深惡痛絕,但善意的謊言也是能夠讓人接受的。今後,我們在麵對一個個謊言時,一定要發掘它背後的真正意圖和目的,不要盲目地否定說謊者。當然,我們更不能天真地相信別人所說的每句話。
摘下虛假的麵具,識別一萬零一個表情
訓練有素的FBI探員最擅長的就是識別細微表情,在跟犯罪嫌疑人鬥法的過程中,FBI探員通過麵部的各種表情——親密時的表情、鬧矛盾時的表情、說謊時的表情等來判斷其細微表情所傳遞出的真正想法,從而成功摘下了犯罪嫌疑人虛假的麵具。
FBI探員正在審問一場情殺案的相關嫌疑人,男下屬絕口否認跟遇害的女老板有任何工作之外的關係。下麵是調查員找到的兩段錄像。
錄像1:這是他們在一起的畫麵,女老板和男下屬的眼神和笑容等麵部表情都很相似,假如不說,很多人會以為他們是一對情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