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安全第一
對於一個精明的投資者來說,他心中永遠都是安全第一,賺錢第二。可以這樣說,要是沒有了安全,賺錢往往成為一句空話。因此,我們做任何投資的時候,都要記住安全永遠都是第一的。
有一位億萬富翁招聘司機,他問應聘者一個問題,他說要是自己坐在車裏,前麵是一道懸崖,能夠開到離懸崖邊多近才停下?第一個應聘者說開到離懸崖邊隻有10厘米的地方才停下來,並保證他安全。第二個應聘者不服氣,說能夠開到離懸崖邊隻有1厘米的地方才停下來,而且還保證他安全。但是第三個應聘者卻說自己確實不知道能把車開到離懸崖邊有多近才停下來,不過卻知道懸崖邊很危險,離懸崖邊越遠越好,所以會離懸崖邊很遠就停下來。就這樣,這位億萬富翁選擇了第三個應聘者。
從這個故事裏,我們明白一個道理,投資和開車的道理是一樣,安全永遠是第一。可以設想一下,開到離懸崖邊隻有1厘米的地方才停下來,真的可以保證安全嗎?稍微移動一下,可能就立刻掉下去了。
2007年,中國股市相當瘋狂。2007年2月26日,大盤首次站上3000點大關。2007年5月9日,大盤首次站上4000點大關。2007年8月23日,大盤首次站上5000點大關。2007年10月15日,大盤首次站上6000點。次日便創下6124點的曆史最高紀錄。因此,全國的股民都歡欣鼓舞,呼朋喚友湧入股市,甚至有人說,上證指數能衝上10000點。這個時候的巴菲特卻不為所動,中國股市表現得非常強勁,當有這麼多人愈來愈醉心炒股時,他們應注意是用什麼價錢去購買,而不應興奮過度,因為不同國家的股市總有一天會走到極端,就像美國高科技熱潮一樣。
這就是巴菲特一直都在堅持的安全原則,也就是他所追求的安全邊際原則。現代證券分析創始人、巴菲特最尊敬的導師格雷厄姆認為:“安全邊際是價值投資的核心。由於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漲落不定,股票的內在價值與當前交易價格通常是不相等的。但許多公司具有相對穩定的內在價值,訓練有素且勤勉的投資者能夠精確合理地衡量這一內在價值。安全邊際的價值投資策略,就是指投資者通過公司的內在價值的估算,比較其內在價值與公司股票價格之間的差價,當兩者之間的差價(即安全邊際)達到較大的程度時果斷買入該公司股票進行投資。從根本上講,價格波動對真正的投資者提供了重要機會;當價格大幅下跌後,提供給投資者低價買入的機會;當價格大幅上漲後,提供給投資者高價賣出的機會。判斷證券價格過低還是過高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拿其價格和其所屬企業整體的價值進行比較。”
因此,投資的前提必須是安全,否則就會陷入失敗之中。格雷厄姆投資秘訣的第一條是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條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這兩條東西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事實上卻蘊涵著深刻的智慧。同樣的道理,巴菲特之所以能這麼成功,是他一直以來都在積極實踐著格雷厄姆的永不虧損的投資秘訣。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要想成功的話,就必須懂得實踐這個投資秘訣。
事實上,每種證券都有可能成為某一個投資者青睞的對象,就像情人眼裏出西施一樣。我們很難在短期內證明一名過分樂觀的投資者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無法對價值進行精確的度量,而且股票可能在長時間內被高估。因此,幾乎是購買任何一種證券的買家都至少可以在一段時間內聲稱自己是價值投資者。所以我們就明白,要在實踐之中做到安全,這並不是容易的事情。畢竟,人都有主觀感情,都會產生所謂的情人眼裏出西施的看法。
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更加堅持安全永遠第一的觀點。正確判斷股市形勢,冷靜處理問題,否則就會麵臨全軍覆沒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