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胃經當令
胃經——辰時啟動的“發電站”
辰時(7:00-9:00)氣血流注胃經。卯時人體內的陽氣已經完全生發起來了,辰時太陽出來後,天地間一片陽的氣象。此時人體需要補陰,以調節陰陽平衡。而食物就是屬陰的,此時吃早餐,最易被消化、吸收和代謝。
中醫講脾胃是“倉廩之官”,胃為“水穀氣血之海”,它像一個發電站,生成營養物質,是人體能量的源頭。能量一旦不夠用,很多器官代謝速度就會減慢,工作效率也會降低,長期下去,疾病也就隨之而來了。由於辰時是胃經最旺的時候,且人體陽氣充足,氣機旺盛,需要補充一些陰性物質,也就是早餐。讓早餐在胃中受納腐熟,到了下一個時辰巳時,脾經當令的時候,把食物變成精血,然後輸送到全身。如果不吃早餐,脾胃就會空運轉,人體就會感到頭暈無力,脾胃功能也會失常。所以一定要吃早飯,而且要吃得很細致、很豐盛才可以。與此同時,順著胃經的循行路線按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按摩胃經可以調節人體的胃腸功能,啟動人體的“發電係統”,以供應全身髒腑器官。
●胃經上的穴位
胃經共有45個穴位,15個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前外側麵,30個穴位在腹、胸和頭麵部,首穴為承泣.末穴為厲兌。
●胃經的循行
胃經循行起於眼眶下的承泣穴。從頭走足,行於麵前部;在胸部,行於任脈旁4寸;在腹部行於臍旁2寸,下肢行外側前沿,止於足次趾的外側甲角旁的厲兌穴。
胃經的養生調理之道
從胃腑功能分析可得知:陽明為五髒六腑之海,其他各髒腑都有經脈與陽明相通,接受陽明的氣血,故隻有陽明經氣血俱多才能滿足各髒腑的需要。我們全身的髒腑、筋脈、肌肉、皮毛全依賴氣血、津液的充養,一旦胃經功能紊亂,脾胃失調,氣血津液化生不足,人體的髒腑、筋脈、肌肉、皮毛就會受損,尤其是容顏最易衰老。因為胃經循行過麵部,中醫講“陽明脈衰,麵始焦”,所以想美容、不想麵色憔悴的活,應保養好自己的陽明經。
辰時是胃經氣血最旺盛的時候,因此此時調理胃經氣血最為適宜。脾胃經循行於腿的兩側和胸腹部,所以揉搓敲打兩腿或推摩胸部都是滋養脾胃的好方法。老年人消化不好,宜常按摩腹部,可仰臥於床,以臍為中心,沿順時針方向用手掌旋轉按摩20次。還可以用水袋熱敷腹部或艾灸腹部。
禦寒暖胃的飲食之道
養胃從吃好早餐開始
現代社會,工作節奏不斷加快,胃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要想保護好自己的胃,就應該從吃好早餐做起。
經過一夜的睡眠,人體內儲存的能量早已消耗殆盡,這是最需要補充能量與營養的時候。如果沒有食物去中和夜間分泌的胃酸,多餘的胃酸就會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部不適,久而久之會引發胃部炎症或潰瘍。
如果經常不吃早餐,夜間分泌的膽汁積聚在膽囊中,就會造成膽汁濃縮,析出膽固醇結晶,長此以往容易誘發膽結石。不吃早餐就不能及時彌補身體在夜間消耗掉的營養,從而造成血液濃度的增加,這對及時排出體內廢物十分不利,還會增加患中風、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為有脾經和胃經在運化,早飯吃多了並不會發胖,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
早餐要吃熱食才養胃
人體正常體溫是37℃左右,體內的新陳代謝都是在這個溫度下才能正常進行。
最近有些人提倡“體內環保”,主張“生機飲食”,於是有人一早就喝蔬菜或水果汁,自認為這是直接攝取蔬菜水果中的營養,在清理體內廢物。殊不知,這種做法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人的體內永遠喜歡溫暖的環境。身體溫暖,血液微循環才會正常運行,氧氣、營養及廢物等的運送才會順暢。因此,老中醫不主張早餐先喝涼蔬果汁、冰咖啡、冰紅茶、冰緣豆沙、冰牛奶之類的飲品。
吃早餐應該吃熱食,才能保護機體的胃氣。其實,中醫學中的胃氣,並不單純指“胃”這個器官,而是廣義的,其中包含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身體的免疫力,肌肉、骨骼的功能等。因為早晨的時候,夜間的陰氣還沒有清除,大地的溫度尚未回升,體內的肌肉、神經及血管等都還處於收縮的狀態,如果此時繼續吃喝冷涼的食物,必定使體內的相關係統更加攣縮,血流更加不暢。可能剛開始吃喝冰冷的食物時,不覺得胃腸有任何不適。但隨著時間或年齡的逐漸增長,就會發現怎麼也吸收不到食物精華,身體長不結實,或是大便老是稀稀的不能成形,更或是皮膚越來越差,或是喉嚨老是隱隱有痰,感覺不清爽,時常感冒,總之小毛病不斷。這就是傷了胃氣,傷了身體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