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時小腸經當令
小腸經——未時值班的“工人”
未時(13:00-15:00)氣血流至小腸經。《素問·靈蘭秘典論》日:“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未時小腸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
小腸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其主要功能是將經胃初步消化的食物進一步消化,將食物中的精華養料吸收後,通過脾的運化,滋養全身,並將消化後成糟粕的化物傳送到大腸,而其中的水液則通過其他髒腑的作用滲入膀胱。所以小腸經被看成是人體未時值班的生產線工人,辛勤地加工著供應身體的養料。
●小腸經上的穴位
小腸經共有19個穴位,其中8個穴位分布在上肢背麵的尺側,11個穴位在肩、頸、麵部,首穴為少澤,末穴為聽宮。
●小腸經的循行
小腸經循行起於手小指甲尺側甲角旁1分少澤穴。從手走頭,行於上肢外側後緣,經肘內兩骨之間,上繞肩胛,經麵頰,止於耳屏前方的聽宮穴。
小腸經的養生調理之道
小腸具有泌別清、濁吸收的功能。小腸虛弱時容易出現心煩口渴、,腹部脹痛、拉肚子、營養紊亂、體重減輕、食欲不振、腸炎等症狀。保養小腸相當重要,因為心和小腸互為表裏。表是陽,裏是陰.陽出了問題,陰也會出問題;反之亦然。心髒病在最初很可能會表現在小腸經上。有的人每到下午兩點多鍾就會胸悶心慌,可到醫院又查不出問題。這就是因為小腸屬陽屬表,一旦出了問題,心髒肯定也會出現問題。再者,小腸與脾胃的生理功能關係密切,一者同為機體升降之樞紐。小腸的氣化存在於生命活動的全過程之中,是津液生成、輸布、調節的重要器官。
養護小腸一定要吃好午餐。小腸的功能是負責吸收營養,其所當令的未時,是吸收營養的最佳時刻。所以午餐最好在午時人的氣血最旺、身體處於最亢奮狀態時吃。
而且午餐一定要吃好,飲食的營養價值要高、要精、要豐富。
未時陽氣開始下降,陰氣開始上升,是按揉小腸經以保養小腸的最佳時間。我們不僅要適時地在小腸經上做一些按摩導引,還應該做少量和緩的運動,這樣更有助於營養物質在小腸內的消化吸收,使二便通調,氣機舒暢。
保障小腸經得到充足營養
午餐既要吃飽也要吃好,這樣才能讓小腸經得到充足的營養供應。未時要養小腸經,養小腸經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時補足營養,保證氣血供應,為我們身體的“邊防部隊”.一膀胱經提供良好的“後勤”支持。
吃不飽不等於吃好
俗話說,“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但是人們通常以為“午餐吃飽”就是要吃得比早上和晚上多一些,把肚子填滿填飽就可以。其實這裏的“飽”’並非此意,而是在“吃好”基礎上的吃飽。也就是說,食物在數量上比早餐稍多,質量也要保證。
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午餐糊弄肚子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上班工作者因為時間緊,草草吃點快餐應付一下,填飽肚子就可以了;而已經退休的中老年人,中午很多人也是吃點兒饅頭鹹菜或剩菜剩飯了事,這樣做的結果至多達到“飽”,而不是真正的“好”。
午餐吃飽吃好的必要性
1.人體的氣血經過了一個上午的勞作和消耗,非常需要得到及時良好的補充,而整個下午的精力也都要靠午餐的能量來供應,午餐的“責任重大”。
2.午餐過後是小腸經當令的未時,隻有午餐吃飽吃好,小腸才有東西可吸收,處於最佳運行時機的小腸經才能得到足夠的氣血補充,從而發揮夏好的作用。
3.小腸經與心經互為表裏,若小腸經氣血不足,直接會影響到心經和心髒。而心藏神,主神誌、思維活動,心經和心髒的氣血一旦不足了,心主神誌的功能就會不正常,人就不能集中精力地工作和學習。長此以往,氣血不足會造成體質虛弱,各種各樣的病症就會隨之而來:頭暈眼花、四肢無力、手腳冰涼、失眠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