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周紀(4)(1 / 3)

秦王雖然生氣,但十分欣賞藺相如的賢能、膽識,所以沒有殺他,而是對他頗為禮貌,然後送他回到趙國。趙王見藺相如立下大功,就任命他做了上大夫。

負荊請罪

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邀請趙王到澠池一聚,商談國務。趙王害怕,不想去,廉頗、藺相如勸他說:“大王您若不去,趙國就會被各國看成膽小怯懦,從此受到輕視。”於是趙王決定去,並且讓藺相如做他的隨從。

廉頗

廉頗送他們到趙、秦邊境,與趙王訣別,說:“從您出發到各項事務結束回到國內,不會超過30天。假如您沒有如期返回,我請求把太子立為趙王,以免您被當做人質,挾製趙國。”趙王同意了。

到了澠池,秦王舉行宴會招待趙王喝酒,雙方酒興正酣之時,秦王提出要求,讓趙王為他鼓瑟。趙王害怕,不得已,隻好照他的話做了。

藺相如為挽回趙國的尊嚴,就到秦王近前,請秦王為趙王擊缶。秦王不願意,藺相如說:“我跟您相距五步,如果您不擊的話,我請求冒死一搏,請您恕我冒犯之罪。”

秦王侍從想殺藺相如,藺相如怒目嗬斥,侍從被他的氣勢所震懾,不敢再輕舉妄動。秦王雖然很不樂意,也沒有辦法,隻好為趙王擊了一下缶。就這樣直到喝完酒,秦王欺壓趙王的企圖也沒得逞。加上趙國同樣是有備而來,秦國人也未敢造次。

回到趙國後,藺相如被任命為上卿,地位還在廉頗之上。廉頗心裏不平,四處宣言說:“我是趙國的將軍,馳騁疆場,為趙國立下汗馬功勞。藺相如原本隻是貧賤之人,不過是能逞些口舌之利,居然地位還在我之上,這對我是莫大的恥辱。我怎麼能位居那個人之下呢!”並且揚言說:“要是讓我看到藺相如,一定要當麵羞辱他!”

藺相如聽說以後,不肯再與廉頗相會;還稱病不去上朝,不想和廉頗爭位列的次序;出門遠遠望見廉頗的車駕,就像老鼠見了貓,趕緊改道回避。

藺相如的門客都感到恥辱,紛紛為他鳴不平。藺相如就對他們說:“若論威嚴,廉將軍和秦王比如何?”

門客說:“比不上。”

藺相如說:“即使是威嚴如秦王,我也敢當麵斥責他、羞辱他的群臣。我雖然沒本事,但也不至於唯獨懼怕廉將軍。

“隻是我考慮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我們趙國,是因為趙國文有藺相如、武有將廉頗。假如我們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恰恰投合了秦王的心意。我之所以對廉將軍一味避讓,是先考慮國家的利益,之後才考慮個人榮辱啊!”

廉頗聽說以後,十分慚愧,於是赤裸上身,背上綁著帶刺的荊條,去向藺相如請罪。兩人從此結為生死之交。

田單火牛陣破敵

燕國軍隊進攻安平邑的時候,城裏有一位臨淄的屬官,名叫田單。他讓自己的族人都用鐵做的罩子罩在車軸兩頭,等到安平城被攻破的時候,城裏人一窩蜂似的往外逃,都因為車軸互相碰撞折斷而被燕軍捉住,隻有田單的族人靠著鐵罩的保護,順利逃了出去,紛紛逃奔即墨。

當時齊國的土地都被燕軍占領了,沒被攻下的隻剩下莒和即墨兩城。樂毅把他的右軍、前軍合並起來包圍莒城,左軍、後軍聯合起來圍攻即墨。即墨的長官出去迎戰,結果戰死,即墨人就說:“安平之戰的時候,田單的族人聽從田單以鐵罩罩在車軸兩頭的建議,而得以保全性命,可見田單是個有智謀而且通曉軍事的人。”由此,田單被擁立為抗燕將軍。樂毅包圍莒、即墨兩座城池,過了一年還沒有攻下,於是下令解除包圍,采取懷柔政策,安撫新歸附的人民,希望借此拉攏人心,讓兩座城池臣服歸順。

這時燕國有人向燕昭王進言詆毀樂毅,說樂毅這麼長時間都拿不下莒、即墨的原因,是想在外麵擁兵自重,尋找機會謀反。燕昭王殺了這個進讒言的人,表明了對樂毅的絕對信任,讓他按自己的想法大展拳腳、便宜行事。

可是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惠王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和樂毅之間有嫌隙。田單聽說以後,就安排人員到燕國離間燕惠王和樂毅,揚言說:“齊王已經死了,齊國還沒被攻下的城池,就隻剩下兩座。燕國新君和樂毅君臣失和,樂毅害怕被殺不敢回來,所以以伐齊國為借口,其實想發展實力在齊國稱王。齊國人還沒有完全依附,因此樂毅放慢攻下莒、即墨的進度,收買人心,等待時機。齊國人最害怕的,就是燕國派其他將領前來,那樣即墨一準兒失守。”

惠王原本對樂毅就不太信賴,現在又受齊人反間,於是便派騎劫代任將軍,而把樂毅召回。樂毅知道燕惠王替換將領是心存不善,於是直接投奔了趙國。從此,燕軍內部多有怨言,士氣大跌。

驅火牛田單破燕

田單這時下令,城裏的人吃飯時,一定要先把飯食擺放到庭院中祭祀祖先,結果飛鳥經過時都盤旋而下,到城中吃食。燕國士兵看到了感到很奇怪,田單又讓人揚言說:“神師將會降臨助我解圍。”有一個人聽了,隨口說了句:“您看我像不像神師呢?”說完覺得害怕,回頭就跑。田單起身把他追回來,讓他東向而坐,當做神師對待。那人慌忙解釋:“我是開玩笑的。”田單趕緊說:“我知道,你別說了。”於是就以他為神師,每次發布命令,都說這是神師的旨意。田單又散布消息說:“燕軍可千萬不要削掉俘虜的鼻子,如果把他們放在隊列前邊,那樣即墨就守不住了。”燕軍聽說以後,真的像田單說的那樣做了。城裏的人看見投降的都被割掉鼻子,都很憤怒,更加堅定了與城池共存亡的決心,唯恐城破以後被燕軍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