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奏遞出以後,趙高為了不讓二世看到,忙令人把它扔掉,說:“囚犯怎能上書!”趙高又派他的門客10多人,偽裝成禦史、謁者、侍中,輪番訊問李斯。隻要李斯開口說實話翻供,趙高就叫他們再嚴刑拷打。後來二世派人驗證李斯的口供,李斯以為還會跟前些日子一樣,最終違心地認了罪。李斯已經在供詞上服罪,奏報上去,二世高興地說:“多虧了趙高,我才沒有被李斯賣了。”
當二世派去調查李由的人到達三川郡時,李由已經在和起義軍交戰中被殺。使者回來,李斯剛好被投進監獄,趙高就胡亂偽造了一通謀反的內容扣在李斯頭上。
結果李斯被處以五刑之一,在鹹陽街市腰斬。李斯走出監獄,跟他的次子一起被押赴刑場,他轉向兒子,跟他告別:“我想再和你牽著黃色的獵狗,一起出咱們上蔡縣的東門去獵殺野兔,怎麼還能做到呢!”說完父子二人相對無言,潸然淚下。
最後,李斯三族之內盡遭株連。二世任命趙高做了中丞相,事情不論大小都由他決定。
項羽殺宋義
項梁等人造反起義,反抗秦朝的殘暴統治。當時已年屆七十的謀士範雎力勸項梁立楚國國君後代為王,以此爭取民心,擴大影響,積聚力量,日後同仇敵愾決戰滅秦,奪取天下。項梁同意他的意見,於是找到流落民間的楚懷王之孫熊心,立他為楚王,也稱為楚懷王。項梁自己號稱武信君。
項羽破釜沉舟大破秦軍
項梁指揮起義軍,和秦國交戰數次,全都獲得勝利。他認為秦軍不堪一擊,產生了驕傲輕敵的心理。宋義勸諫道:“作戰取勝以後,將軍驕傲,士卒懶惰,作戰將會失利。現在秦國軍隊越來越多,我為義軍日後的處境擔心。”項梁不肯聽從,派宋義出使齊地。宋義和齊國派來的義軍使者在路上相遇,使者詢問起義軍的情況,宋義認為,項梁日漸驕橫,必定會被秦軍打敗,勸齊國義軍使者推遲到達的日期免得被連累,因為疾速趕去必定受害。齊國使者感謝他的提醒,放慢了行進速度。秦二世聽說項梁起義軍日益強大,就調集重兵攻打他的部隊,大軍由章邯率領。雙方在定陶作戰,項梁戰敗被殺。
項梁部隊被攻破後,章邯認為東南地區的起義軍已經成不了什麼氣候,就率領秦軍主力北渡黃河,進攻趙國地區的張耳、陳餘起義部隊。張耳他們也被章邯打敗,趕忙派人向楚懷王求救。
項梁死後,楚懷王獨攬了軍事大權,項羽勢力被削弱。齊國使者這時正好趕到楚懷王那裏,他對宋義的遠見卓識深為敬佩,見到楚懷王後大讚宋義的見識才幹。楚懷王聽說以後,派人通知宋義迅速回來。君臣二人討論天下大勢,宋義侃侃而談,建議懷王率義軍步步為營,等待機會,利用各方力量,共同推翻秦朝統治。君臣不謀而合,懷王任命他為上將軍,作為義軍主帥,統領軍隊,項羽為副將,範增為末將,應張耳、陳餘請求,北上支援。
楚懷王曾經與各位將領約定:“先殺入關中推翻暴秦的人,將被封為關中王。”當時秦朝軍隊屢戰屢勝,許多將領對於秦軍都有畏懼心理,唯有項羽急於報項梁之仇,主動提出向西進軍。將領們都知道秦朝不得人心,被百姓推翻是遲早的事,他們不想讓項羽獨立出戰奪取天下,便紛紛對楚懷王說:“項羽為人狡詐,剽悍凶殘。他攻占襄城時,城裏沒留下一個活口。他喜歡屠殺並以此為樂,容易激起秦朝舊有地區民眾的反抗。不如改派寬厚仁慈的將領帶兵,邊宣傳邊西進,把楚王隻反抗秦朝統治、不欺壓秦地百姓的用心告知秦國舊地的父老鄉親。秦朝暴政早已盡失民心,現在派寬厚的首領前去,不侵犯百姓,隻推翻秦朝,就能夠奪取秦國舊地;項羽絕對不能派遣。沛公劉邦為人寬容仁德,是個合適的人選,可以派他向西攻取秦國舊有地區。”楚懷王聽從了眾人的意見,沒有答應項羽的請求,而是派遣劉邦西進,並把陳勝、項梁原有的一部分部隊都交給劉邦。項羽的力量和聲望都遭到了打擊,他十分清楚懷王的意圖,沒有做出任何反抗,默默地接受了楚懷王對他的限製。
宋義率領軍隊走到安陽,一停就是四十六日。張耳所率人馬在巨鹿遭到秦軍包圍,形勢危急,屢屢派人求救。項羽主動請纓解救趙軍,宋義堅絕不同意,認為應當讓秦、趙兩軍相互殘殺,然後在秦國軍隊疲憊時攻擊他們。那個時候,秦軍就能被輕易擊潰了,然後率兵西進,奪取關中,徹底推翻秦朝統治。無論如何,宋義就是不準項羽出戰,還傲慢地對項羽說:“戰場攻殺我不如你,統領全局你不如我。”為了防備項羽擅自行動,宋義專門發布軍令:“像虎狼一樣勇猛凶狠、貪婪專橫、倔強自負不聽指揮的,統統處斬!”項羽向來自認為勇猛無畏,叔父項梁活著時,他有兵有將,專權獨斷,根本不聽別人指揮。因此明眼人都知道,這條軍令其實是專門針對項羽發布的。宋義不再理睬項羽,項羽離開大帳時臉漲得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