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渡江以後,輾轉作戰,所向披靡,因為百姓聽說孫策要來了,全都嚇得失魂落魄;地方官們紛紛棄城而逃,躲到深山之中。孫策攻城後,嚴明軍紀,士兵們都不敢擄掠百姓財物,小到雞、狗、蔬菜都不敢觸碰。於是百姓萬分喜悅,爭著用牛肉和美酒去犒勞孫策的軍隊。
孫策容貌俊美,談吐幽默,性情豁達,能禮賢下士,善於任用人才。因此,無論士人還是百姓,都願意為他效死。孫策進攻劉繇設在牛渚的軍營,奪取了存在那裏的全部糧草和器械。隨後擊敗薛禮、笮融,後來又在梅陵打敗了劉繇的另外一支部隊,轉而進攻湖孰、江乘,也大獲全勝。於是進軍曲阿,攻擊劉繇。
劉繇與孫策交戰,戰敗後逃往丹徒。孫策進入曲阿,犒賞將士,並且還通知各縣說:“凡是劉繇、笮融等人屬下,隻要來自首歸降的,既往不咎。願意從軍的,一家隻要有一人從軍,免除全家的徭役;不願意從軍的,也不勉強。”不到10天,共有兩萬多人前來投奔,並獲得戰馬1000多匹,“小霸王”孫策的聲威震動江東。
挾天子以令諸侯
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獻帝在韓暹、楊奉等人保護下,重返東都洛陽。當時曹操在許昌,打算迎接獻帝,但屬下都認為:“崤山以東尚未平定。韓暹、楊奉等人以為護駕有功,驕橫跋扈,一定不服您。”因而群起反對。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獨有荀彧說:“從前晉文公重耳接來周襄王,諸侯歸順;漢高祖為義帝服喪,天下歸心。自從天子流離在外,將軍率先倡導義軍,由於崤山以東變亂尚未平定,因而未能遠行迎接聖駕。
“現在獻帝車駕返回洛陽,可是舊都荒蕪,義士百姓無不感慨。如果您真能趁機滿足大家的期望,前去奉迎天子,肯定能收服人心;以大公無私感服天下人心,是極重要的策略;扶助朝廷,弘揚大義,招攬天下英才,若能如此,即使四方還有叛逆,他們又能有什麼作為?
“韓暹、楊奉之流無須上心,若不趕緊決定,讓別的豪傑生出奉迎的念頭,搶先一步,那就錯失良機了。”
於是曹操派遣揚武中郎將曹洪前往洛陽迎接獻帝。可是董承等人扼守險要阻攔,使曹洪不能前行。
議郎董昭認為楊奉兵強馬壯,隻是缺少同伴援助,就以曹操的名義給楊奉寄信,信中說:“我仰慕將軍已久,想跟您推心置腹。如今將軍在危難之中救出天子,護送回舊都洛陽,此舉蓋世無雙,難以用語言讚美!
“現在,各地紛擾,天下不得安寧,那麼最重要的就是君主的平安,而這主要靠輔佐的大臣。臣下必須共同努力,才能掃清君王道路上的障礙,這絕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所能辦到的。
“身體與四肢,缺一不可,即使缺少了任何一部分,都會成為殘廢。將軍應當在朝廷主持大政,我則在朝廷之外援助。如今我有糧草,將軍有兵馬,相互合作可以成就大事。我們要緊密團結,生死與共。”
楊奉接到信後非常高興,對屬下說:“兗州刺史曹操的軍隊駐守許昌,有兵有糧,朝廷正需他的支援。”於是聯名上表,推薦曹操擔任鎮東將軍,並承襲他父親曹嵩的爵位費亭侯。
韓暹憑借護駕之功,專橫放肆,董承對他極為不滿,就秘密征召曹操,曹操親率大軍到達洛陽。到達後,向獻帝痛斥韓暹、張楊。韓暹害怕被殺,於是投奔了楊奉。獻帝因為韓暹、張楊護駕有功,赦免其罪不予追究。
八月十八日,獻帝任命曹操兼任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後來曹操處罰有罪之人,處死尚書馮碩等3人;封賜有功之臣,封衛將軍董承等13人為列侯;追懷烈士,追贈射聲校尉沮俊為弘農太守。
曹操請來董昭,請教道:“現在我到了這兒,應當采取什麼措施?”
董昭說:“將軍發起義兵,討伐亂臣賊子,侍奉天子,輔佐王室,這是和春秋五霸一般的功業啊。洛陽的各位將領各有算盤,未必肯服從將軍的調遣。現在將軍如果留在洛陽輔佐朝政,會遇到非常大的阻礙,最好的辦法還是請天子移駕到許昌。
“但是天子初回舊都,遠近之人都盼望從此能夠安定。如果再要移駕,倒不符合人心。不過,非常之事需要非常之舉,希望將軍衡量利弊,做出最佳的選擇。”於是勸曹操遷都。
曹操說:“我也有此意。隻是楊奉就在附近,聽說他軍隊強盛,該不會成為我的障礙吧?”
董昭說:“楊奉缺乏黨羽,也無外援,所以是真心與將軍結盟。任命您為鎮東將軍,封費亭侯,都是他奏請的。您應該不時派遣使者,帶上厚禮前去表示謝意,讓他安心。並告訴他遷都的緣由,就說:‘洛陽無糧,想讓獻帝暫時移駕魯陽;魯陽靠近許昌,交通較為方便,軍糧可得保障。’楊奉雖然作戰勇猛,但為人缺少心眼,一定不會懷疑你的用意。在使者往來過程中,我們大事已成,他怎麼能成為您的障礙呢?”
曹操說:“很好!”立即如此行事。
二十七日,獻帝東行遷都許昌。任命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
白門樓斬呂布
漢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準備親自攻打呂布,下屬勸告:“劉表、張繡都在後麵虎視眈眈,您若前去攻伐呂布,肯定會發生危險。”荀攸說:“劉表、張繡剛剛打了敗仗,因而不敢輕舉妄動。呂布驍勇善戰,又得到袁術的支持,如果讓他在淮河、泗水之間形成勢力,豪傑們勢必支持他。應該現在就去進攻,趁他剛剛起兵反叛,大家還不能齊心協力,肯定能夠取勝。”曹操聽後說:“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