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晉紀(12)(1 / 3)

皇甫敷率領幾千人迎戰劉裕,寧遠將軍檀憑之陣亡。劉裕驍勇善戰,勢如破竹。皇甫敷的士兵把劉裕圍住,圍得水泄不通,劉裕背靠一棵大樹繼續戰鬥。

皇甫敷說:“你打算怎麼死?”拔出長戟準備刺他,劉裕怒目圓睜。皇甫敷退後,不敢上前。

此時剛好劉裕的屬下趕來救援,射中皇甫敷的額頭,皇甫敷掉下馬來。劉裕提刀上前,皇甫敷說:“你順應天命,必定能勝利。我想把子孫托付給你。”劉裕殺了他,又派人撫慰他的遺孤。

初二,劉裕的部隊吃完飯,扔掉糧食,進軍到覆舟山以東。劉裕派一些羸弱的士兵登到山上,讓對方誤認為自己兵力弱小,以此來造成對方的錯覺。然後又分成幾路一起前進,士兵一時布滿了山穀。

桓玄派出的探子回去後說:“劉裕的軍隊遍布整個山上,無法估算其數量。”桓玄更加恐懼,派武衛將軍庾賾之率領精銳部隊前去增援各軍。桓謙等人的士兵很多都是北府的老部下,素來畏懼劉裕,根本無心打仗。

劉裕與劉毅等人分成幾路,進攻桓謙的軍陣。劉裕身先士卒,將士都浴血拚殺,勇猛無比,士氣極盛。當時東北風刮得很急,劉裕放火焚燒敵陣,濃煙烈火直衝雲霄,喊殺聲震動京縣,桓謙等各路軍隊落荒而逃。

桓玄雖然派出部隊迎戰劉裕,可以已想好了退路。他暗中派領軍將軍殷仲文在石頭城準備好船隻。聽說桓謙等人已經慘敗,就率領親信部下幾千人,假稱親自掛帥去征戰,然後帶著他的兒子桓升、侄兒桓浚從南掖門逃走。

路上剛好遇到前相國參軍胡藩,胡藩攔住他說:“現在還有800名羽林軍的弓箭手,都是講義氣的舊部,受過桓家幾代人的大恩。現在正是他們報恩的時候,陛下就這樣丟下他們,還想到哪裏去呢?”桓玄沒有回答,隻是用馬鞭指了指天,隨即走了。

桓玄向西趕到石頭城,與殷仲文等人登船沿著長江向南逃跑。桓玄整日沒有吃一粒米飯,隨從給他端來粗糙的米飯,他也咽不下去。桓升抱著父親撫摩他的胸口,桓玄悲慟不已。

劉裕進入建康,王仲德抱著王元德的幼子王方回,站在路邊等候。劉裕接過王仲德懷中的王方回與王仲德一起痛哭。劉裕追任王元德為給事中,任命王仲德為中兵參軍。劉裕留守在之前桓謙的帳中,派劉鍾據守東府。

初三,劉裕在石頭城駐紮,安置了地方縣衙的官員機構;在宣陽門外,將桓溫等人的牌位焚毀,重新設立晉朝的先帝牌位,送到太廟供奉。

接著誅殺了留在建康的桓玄宗族中的人,然後派將士繼續追捕桓玄;並且派尚書王嘏率領百官前去奉迎皇帝車駕。

劉裕派臧熹進入皇宮,收檢圖書、器物,關閉府衙倉庫。其中有很昂貴的樂器,劉裕問臧熹:“你可以帶走一些。”

臧熹嚴肅地說:“皇上被逼流亡,將軍首倡大義,為王室鞠躬盡瘁。我雖然不能像您那樣,卻也無心彈奏樂器。”

劉裕笑著說:“我隻是和你鬧著玩罷了。”

桓玄兵敗被殺

晉元興三年(公元404年)三月,桓玄從建康逃出,逃到尋陽,郭昶之救濟了他一把。十四日,桓玄把晉安帝司馬德宗帶在身邊作為護身符,一起逃向西邊,劉毅統率何無忌、劉道規等幾支軍隊窮追不舍。桓玄留下龍驤將軍何澹之、前將軍郭銓與郭昶之一起據守湓口。

桓玄在路上親自撰寫《起居注》,敘述討伐劉裕的經過,自認為戰略英明,隻是手下的軍隊違背自己的指揮調度,所以才打了敗仗。桓玄全神貫注地寫這些,根本沒時間與百官將領們議論時事。《起居注》寫完以後,又向世人展示。

四月初三,桓玄挾持安帝來到江陵,桓石康收留了他們。桓玄再次設立百官機構,任命卞範之為尚書仆射。自從失敗逃跑以來,桓玄擔心群臣不服從自己,就加重了刑罰的力度,鬧得人心背離,怨聲四起。

殷仲文勸他,桓玄生氣地說:“現在由於這些將領沒有作戰才能,老天也不保佑我們,所以我們才回到楚國舊都來。但是這些小人卻還妄加議論,應該用刑罰進行整頓,絕不能用寬容的態度對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