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隋紀(3)(1 / 3)

攻城的日期已經定下,遼東城危在旦夕。正在這時,楊素的兒子楊玄感造反了,煬帝隻好私下裏讓將領帶領軍隊秘密回國。軍用物資、武器裝備、攻城器具,堆得像山一樣,加上營寨、帳篷,全都丟棄在原地。當時隋軍人心惶惶,不聽約束,各路軍隊跟第一次潰敗時幾乎一樣,毫無組織。第二次出征高麗,因為國內叛亂,就這樣不了了之。

又過了一年,也就是大業十年(公元614年),楊玄感的反叛已經被鎮壓下去,出征高麗的念頭又湧上煬帝心頭。二月,煬帝下詔讓文武百官商議此事,可惜的是文武百官根本不予配合,一連幾天都鴉雀無聲。

不過胳膊到衣拗不過大腿,文武百官不合作歸不合作,煬帝最後還是決定了。

七月十七日,煬帝車駕駐留懷遠。當時天下大亂,所征召的軍隊大都沒有按時到達,不過高麗當時也已困頓疲憊。

右驍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軍隊抵達畢奢城,高麗出兵迎戰,被來護兒打敗。隋軍準備進逼平壤。高麗王高元十分害怕於十十八日遣使向來護兒請降。煬帝大喜,派遣使者持符節召回來護兒。

來護兒召集部下說:“大軍三次出征,高麗都沒能平定,這次回去就不能再來了,勞而無功,我私下很以為恥。現在高麗的確困頓疲憊,以我們這麼多兵力進攻,取勝指日可待。我準備進兵直接包圍平壤,擒獲高元,勝利凱旋,不是更好嗎?”

於是來護兒上表請求出征,想擒獲高元後再班師。長史崔君肅堅決爭執,來護兒不答應,說:“看高麗的形勢,一定會被攻破,大家相信我,我們可以的。我在朝廷之外,可以自己決定,我寧願擒獲高元而受到譴責,也不能放棄這次成功的機會!”

崔君肅對大家說:“如果聽從元帥違抗詔命,那麼皇上怪罪下來,我們都會受到牽連。”每個將領都很恐懼,要求返回。來護兒隻好接受詔命。

煬帝返回西京,讓高元到西京朝見,但高元竟然不來。於是煬帝下令眾將領整理行裝,準備再一次進攻,但終究沒能成行。

隋朝建國之初,曾經富庶一時,煬帝不恤國力,三次征討高麗,不但最後無功而返,而且使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結果起義不斷。隋朝覆亡的禍根其實就是種在這裏呀。

瓦崗寨起義

東郡韋城人翟讓原是東郡的法曹,由於觸犯了法律應當問斬。獄吏黃君漢驚奇於他的驍勇,夜裏偷偷地對他說:“翟法司,我看你也是條漢子,怎麼能在監獄裏等死?”

翟讓驚喜地說:“翟讓現在就是關在圈裏的豬,是死是活隻能由您說了算。”

黃君漢立刻把翟讓身上的枷鎖打開,放他出來,翟讓說:“我蒙受您的再生之恩,得以幸免,可是您怎麼辦呢?”說完哭泣流淚。

黃君漢生氣地說:“本來以為你是個大丈夫,日後能救大眾性命,這才冒死放你出來,你怎麼能學小兒女的樣子流淚感激呢!跑吧!不要為我擔心!”於是翟讓逃到東郡附近的瓦崗做了盜賊。他的同郡人單雄信驍勇矯健,擅長騎馬用槊,號召了一幫青年人一塊去追隨他。

離狐人徐世家在衛南,當年才17歲,勇敢又有謀略,他勸說翟讓,說:“東郡是我們的家鄉,很多人都認識,侵犯東郡不大合適。滎陽、梁郡,汴水從那兒流過,我們搶掠行船、掠奪商旅,足以自給。”

翟讓同意了,於是率領眾人進入滎陽、梁郡的邊境,搶奪行船,以供自用,後來歸附的人越來越多,很快達到了1萬多人。

此時跟隨翟讓的人很多,蒲山公李密跟隨楊玄感謀反失敗,從雍州逃亡後,四處奔走,也找到了翟讓的隊伍,向他們遊說奪取天下的謀略。

開始時大家都不相信,慢慢地大家開始信任李密,都說:“這個人是公卿子弟,能有這樣的誌氣,實屬難得。現在人們都說楊氏將要滅亡,李氏將要興起,都說最後做王的人大難不死,這個人就是這樣,他們說的難道就是這個人嗎?”於是漸漸開始敬重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