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後周紀(2)(1 / 2)

趙匡胤性格內向,英氣內斂,心地寬大,厚重威嚴。他非常要強,意誌堅定,堅韌不拔,有很強的忍耐力和反彈力。雖然身處逆境,卻沒有悲戚衰微委瑣之氣。他流浪到襄陽以後,四處遊逛,然後落腳於一座寺廟。這座寺廟的住持年近百歲,鶴眉蒼髯,目光如炬,城府弘闊,察人頗深。他見趙匡胤方麵大耳,昂首闊步,衣衫破舊但精神飽滿,舉手投足異於常人,感覺此人不是等閑之輩。一番交談以後,趙匡胤的閱曆、見識、談吐、氣度與厚重坦誠,讓住持深為佩服。他斷定此人器宇不凡,將來必成大事,便為他指點迷津,告訴他南方平安,北方戰亂,如果想有作為,必須敢入亂世,亂世出英雄。趙匡胤聽後恍然大悟,找到了兩年來自己連連碰壁的症結所在:自己一直活動在太平地區,以存身為目標,卻忘記了這些地區太平盛世無處施展本事的現狀。這句回答讓老僧大為敬佩。他讓趙匡胤在寺廟裏休息了一段時間,然後為他打點行裝,厚贈資財,幫助趙匡胤北上創業。為了保存他的體力,老僧讓趙匡胤騎著寺裏唯一一頭極為健壯的毛驢,讓他放鬆身心,輕鬆北上。

趙匡胤來到北方後情況果然不一樣了。他來到河北鄴都,在後漢樞密使郭威手下做了一名普通士兵。第二年,郭威發動兵變,推翻後漢,建立後周。趙匡胤因作戰有功,開始領導一小隊禁衛軍。郭威去世後,柴榮登基,趙匡胤任職於中央禁軍。

柴榮進攻北漢,在高平受挫。當時任宿衛將的趙匡胤對同事說:“危急關頭,正是我們賣命的時候!”又對張永德說:“敵人驕傲輕敵,隻要努力定能取勝。你的部下有許多能左射的,請你帶部隊登上高處做左翼,我帶部隊做右翼,兩翼合擊。勝利就在此一舉了。”張永德表示同意,兩人各帶兩千人參戰。戰鬥中,趙匡胤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士卒拚死作戰,無不以一當百,北漢兵很快就被擊潰。

戰後,柴榮破格提拔趙匡胤為殿前都虞侯,擔任後周禁軍中的高級將領。同時委托他整頓禁軍,要求他裁汰老弱士兵,選調精銳骨幹,組建殿前司諸軍。趙匡胤認為機不可失,於是把羅彥環、田重進、王彥升等自己結交多年的親信安排到殿前司諸軍中下層軍官的崗位上,形成一個上下貫通的指揮係統。然後,又以高級將領的身份,主動結交了其他高級將領。在經過深入考察以後,他與石守信、王審琦、楊光義、王政忠、劉廷讓、劉慶義、劉守忠、李繼勳、韓重斌結為“義社十兄弟”,標榜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精神,精誠團結,共同創業。柴榮認為趙匡胤敦厚持重,重情重義,越來越信任他。北周進攻南唐,奪取江北十五州。趙匡胤戰功赫赫,被提升為忠武軍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開始變得位高權重。

在這次任職以後,趙匡胤開始注意自己的社會形象,以禮待人,言談舉止淡泊安恬,一改以前那種粗重豪放的草莽作風,變得成熟穩重起來。他一方麵刻意攻讀經史,一方麵重視團結文人,趙普、楚昭輔等人先後成為他的座上賓。他開始用心組建自己的“智囊團”。趙匡胤的戰鬥骨幹隊伍、高級官員隊伍、智囊謀士隊伍以不同的方式,開始為他出謀劃策。

後周顯德三年(956年)三月份,讓趙匡胤一直不敢大展拳腳的宰相王樸病死。六月份,周世宗柴榮也突然死去,7歲小孩兒柴宗訓即位。趙匡胤悄悄地準備了半年,然後開始了最具有他個人特色的奪權行動。

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一,後周群臣正在朝賀新年之際,遼和北漢卻突然聯合入侵。大敵當前,刻不容緩,德高望重的趙匡胤在正月初二帶領全部精銳部隊迅速出征,抵禦敵軍侵略。當天下午,軍隊駐紮在開封府附近的陳橋驛。夕陽西下時,一個自稱通曉天文地理的軍校大講天上“一日克一日”,兩日互搏,後出來的大太陽打敗了原來的小太陽。“這就是天命!”趙匡胤的心腹謀士楚昭輔在一邊大為感慨。經過一番宣傳,這一奇怪的話題迅速在全軍蔓延開來。第二天清晨,眾多將校在帳外高聲呼喊;“願太尉為天子!”趙匡胤走出大帳,有人給他披上了一件黃袍,眾人當即跪倒,山呼“萬歲”。軍隊迅速回京,控製都城局麵,柴宗訓被迫宣讀有人早已準備好的退位詔書,趙匡胤即帝位。趙匡胤宣布定國號為宋,改年號為建隆。

曹彬廉潔自律

曹彬字國華,河北真定人,北宋時期的著名將領。

唐朝滅亡以後,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先後在中國北方出現,史稱五代。

曹彬成長於後周時期。他投身軍旅,跟隨周世宗柴榮南征北戰。曹彬性情內斂、舉止莊重,談吐文雅謹嚴,辦事小心謹慎,同僚們都很推崇他,周世宗柴榮對他也十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