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趕緊排列整齊,靜靜恭候,宮女牽著年幼的皇帝坐在龍椅上,太皇太後在後麵垂簾聽政,眾臣趕緊山呼皇帝陛下萬歲,太皇太後千歲。
五歲的小皇帝想必受了驚嚇,沒有開口,怯生生地看著眾位大臣。太皇太後示意眾人平身,慌忙說道:“文愛卿,眾位愛卿,剛剛都聽到了吧,蒙元的大軍已經在城外,這可如何是好?”
文天祥不敢抬頭,他聽出了太皇太後的焦慮和不安,忙恭聲道:“回稟太皇太後,臣等已經聽見了。”
太皇太後道:“事情緊急,哀家召集眾位愛卿就是要商量這件事,咦,來的人怎麼這麼少?”
陸秀夫道:“啟稟太皇太後,臣聽聞有許多朝臣及家人在南門聚集,打算出城,不知道太皇太後有沒有下懿旨禁止打開城門。”
太皇太後道:“這個,這個哀家已經聽到守門禁軍的稟報了,正要與眾位愛卿商議,還沒有來得及下懿旨。”
高仁傑暗暗搖頭。
文天祥麵色凝重,道:“還請太皇太後立刻下懿旨,任何人不得出入。”
太皇太後道:“就依卿家所言,哀家立刻下旨,來人,立即擬旨,發往南城。”
有太監立刻在一旁擬旨,太皇太後急道:“此次蒙元大軍聲勢浩大,剛剛哀家還以為他們馬上就要攻城了,內心焦慮不安。眼下他們突然停下來,想必是在安營紮寨,哀家孤兒寡母,誠惶誠恐,唯有依靠眾位愛卿了。文愛卿,聽說蒙元大軍是由丞相伯顏親自帶領,不知道可有這回事。”
文天祥道:“據臣所知,確實是伯顏親自領軍,不過,倒也不必怕他。臨安城兵精糧足,我等將帥齊心,一定可以打退元賊,護駕平安。”
陸秀夫道:“文相公所言極是,我等上下齊心,堅決守城,元賊長途奔襲,定當疲憊,一時半會是無法動臨安城分毫的。太皇太後再發詔命令各地官員勤王,到時候內外夾擊,一定能打退元賊。”
太監擬好了旨呈上來,太皇太後看了一眼,蓋上了印璽,命人道南門傳旨去了。
太皇太後吩咐完畢,道:“文愛卿,陸愛卿所言甚是,哀家也這麼認為。不過哀家有一事不明,此次伯顏帶領大軍三路圍城,本以為他會立即攻城,哪知道他卻突然停了,哀家懷疑他們是不是兵力不足,或者是軍容疲憊,哀家打算讓文愛卿出使蒙元大營一探虛實,不知可否。”
文天祥一怔,他想不到太皇太後會有這種打算。剛要回話,太皇太後接著道:“我大宋風雨飄搖,朝廷的將官,逃的逃,降的降,滿城人心惶惶。文愛卿是肱骨之臣,一向忠心耿耿,想必願意為哀家分憂解難。”
文天祥忙道:“謝太皇太後厚愛,微臣願意出使蒙元大營,打探虛實,還請太皇太後放心。不過微臣有一個建議,還請太皇太後斟酌。”
太皇太後似乎很滿意,點頭道:“文愛卿果然是國家棟梁,此事就這麼定了。咦,文愛卿有何建議?”
文天祥道:“蒙元大軍遠道而來,軍容疲憊,天寒地凍,今夜他們必須安營紮寨,微臣想今夜領兵偷襲,還請太後恩準。”
他這一說立刻炸開了鍋,眾大臣一片發對之聲,唯陸秀夫與高仁傑少數麵露喜色,高仁傑甚至還暗暗伸了下大拇指。
陸秀夫急忙啟奏道:“臣認為文相公此計可行,還請太皇太後恩準。”
高仁傑及兩三個人也奏請恩準,其他人齊聲反對。
太皇太後驚魂未定道:“文愛卿為何有這等想法,蒙元大軍來勢凶猛,今夜必有防備,哀家堅決不同意文愛卿去冒險,如若惹怒了伯顏,他今夜就下令攻城那可如何是好。”
文天祥據理力爭,太皇太後大為不悅道:“這事就這麼定了,文愛卿莫要再說,你先退朝吧。明日早朝哀家有話對你說,上完早朝愛卿應立即出使蒙元大營。好了,你先下去吧,各位愛卿還有什麼說的嗎?”
文天祥知道回天無力,隻得走出朝堂,留下陸秀夫與高仁傑等人一臉的無奈。
回到府邸,義軍首領尹士,朱華及麻士虎三人正等著他。
三人向文天祥行過禮後,朱華道:“文相公,你回來啦,剛剛上朝太皇太後有什麼安排?”
文天祥搖頭苦笑道:“說來也奇怪,太皇太後對守城之事好像不上心,對官員逃跑之事好像也不在乎,明知道有官員要逃走,卻不下旨緊閉城門。”
麻士虎道:“這是什麼意思,末將聽說那個南門的看門吏趴在地上一直哭,直到懿旨到了才肯起來。”
尹士看見文天祥的神情,就知道太皇太後沒有同意他的想法,隻得歎息道:“哎,比起這個看門吏,那些沐浴皇恩的大臣們可真是長了臉。”
還是朱華有心,他問文天祥道:“文相公,太皇太後作何打算?”
文天祥把剛剛朝堂上的事跟三人一說,三人都覺得詫異,紛紛勸他三思。
文天祥道:“我等身為臣子,太皇太後詔命,如若違背,是為大不敬。本相身為右丞相見樞密使,怎可違背聖命。”
朱華急道:“話雖如此,可是如今大敵當前,文相公身為主將,擔當大任,出使蒙元大營換個人就行了,為何指名要文大人前去?”
文天祥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朱華見文天祥意誌堅決,情緒有些低落,不過他是禮貌地拱了拱手:“文相公,恕末將直言,太皇太後讓您去蒙元大營,末將覺得沒有安好心,擺明是讓您有去無回。”
麻士虎一向聽朱華的話,聽他這麼一說,有些激動,扯著嗓子道:“文相公,末將堅決不同意您去,左丞相留夢炎、右丞相陳宜中先後逃走,太皇太後早已經準備「奉表(降書)稱臣」、「乞存境土」、「封為小國」,此時此刻讓您去蒙元大營,這是把文相公當成肥肉了,拱手送給元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