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臨危受命2(2 / 3)

“文相公,屬下認為朱大哥和麻兄弟所說不無道理,還請文相公三思。”尹士附和道。

麻士虎還要再說,文天祥怒目圓睜,猛地一拍桌案:“此話怎講,我等受朝廷恩惠,食朝廷俸祿,為國盡忠,理當如此。三位不要再說了,本相意已決,休得再議。”

三人見文天祥好不妥協,無不搖頭。朱華歎了口氣,道:“既然文相公意已決,明日屬下願意陪文相公一同前往,伯顏老謀深算,是個厲害的角色,此去恐怕免不了唇槍舌劍。”

麻士虎憤憤道:“屬下也願意一同前往,若伯顏膽敢冒犯文相公,我定讓他血濺五尺。”

尹士沒有說什麼,事到如今,他知道說什麼都沒有用。文天祥看了看朱華,道:“朱將軍,本相知道你一番好意,可是國難當頭,本相身為朝廷右丞相,忠肝義膽,怎好退縮。不過為了預防萬一,三位將軍明早還是不要一同去了,雖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但如今我朝敗局難免,他伯顏想必也不會守規矩,如果本相有什麼三長兩短,三位定要保全義軍,護國安民,與元賊決一死戰。”

“您這是何苦,明知不能為而為之。”尹士臉色暗淡,眼角噙著淚水。

文天祥的眼睛淩厲地掃過尹士,一字一句道:“大丈夫頂天立地,心係國家社稷,豈可向元賊示弱。”他轉身往後堂走去。

麻士虎還要說話,朱華朝尹士眨了眨眼睛,尹士會意,趕緊拉著麻士虎往門外走。

待來到義軍大帳,三人落座,麻士虎忙問尹士:“尹兄弟剛剛為何要拉我?”

尹士一言不發,眼睛瞟了瞟朱華。

朱華麵色凝重,勉強擠出一絲笑意:“麻賢弟,這是愚兄的意思。此事多說無益,文相公意已決,你們當知道他的心意。”頓了一頓,他接著道:“當年五木大戰,士龍和尹玉二位兄弟先後戰死,獨剩愚兄苟且偷生。文相公之心日月可鑒,我等唯有保全,朝廷那些官員,除了陸秀夫陸相公和高仁傑高樞相,其他人已經完全不可依賴。文相公明日走後,朝廷更不能離了他們,明日除了文相公想必沒有人再肯去蒙元大營了吧。我等是文相公費心竭力培養出來的義勇之士,理當爭先,不可退縮。然二位賢弟正當華年,尹賢弟多智,麻賢弟勇猛,義軍不能離了你們。如果愚兄和文相公有什麼不測,二位賢弟一定要多些擔待,繼續奮戰。”

麻士虎粗著嗓子嚷道:“朱大哥,你這是什麼意思?什麼正當華年,兄弟我是粗人,不懂這些,明天我一定要陪著文相公一起去。”他對朱華的分配有些不滿,一臉的不願意。

尹士知道這是朱華的一片誠心,當年兄長尹玉,麻士虎的兄長麻士龍以及朱華三人跟著文相公鞍前馬後,義結金蘭,不料二人相繼戰死,如今隻剩下朱華一個人,他的內心一定不好受,愧疚難安。他打算獨自陪文相公去蒙元大營,讓尹士和麻士虎留下來,目的就是想保全二人。

尹士拉了下麻士虎的衣襟:“士虎,你就聽朱大哥的吧,眼下京都受困,正是用人之際,義軍不能群龍無首,如果我們都去,那就亂了。”他勉強笑了笑,對朱華道,“義軍這些年是文相公和兄長一手帶起來的,二位都是義軍的頂梁柱,軍中不可一日無主,既然文相公意已決,那麼就讓兄弟我陪文相公去吧。”

麻士虎跳了起來,大手亂搖:“尹士,你這是說的什麼話,兄長和你都不能去,要去也是我陪文相公前去。”

朱華看著眼前兩位可愛的兄弟,歎了一口氣,沉聲道:“二位賢弟不要再爭了,這是軍令。伯顏也算是當世豪傑,他應當不會做什麼出軌之舉,再說就算他有什麼異動,愚兄好歹也比二位賢弟多吃了幾年鹽,深入敵營之中,也許能為文相公分憂解難,傳遞消息。二位賢弟上陣殺敵不在話下,但與敵周旋,相信愚兄還是比二位多一些經驗。”

麻士虎還是不肯,朱華厲聲道:“大戰將至,今夜必不平靜,二位將軍軍務在身,應當聽從軍令,不得擅離職守。”他朝帳外大喊,“帳外的人聽著,好生看管二位將軍,不準他二人踏出大帳一步,違令者殺無赦!”

帳外的人不敢怠慢,傳令下去,立刻就有一隊人馬過來把大帳團團圍住。

朱華眉頭緊皺:“二位賢弟,弟兄們的性命全在你們手上,小心落難之時求人,乞降之後翻臉啊。”說完他頭也不回的出了大帳。

第二天一大早,天空依然飄著雪,天色灰暗,文天祥剛走出大門,朱華就已經帶領一隊義軍等在門口。

文天祥看見他並不顯得意外,朝他笑了笑,道:“你來啦,走,隨本相去上朝。”

朱華反而有些詫異:“還要去上朝?”

文天祥道:“當然,太皇太後昨天特意吩咐今日早朝,想必還有什麼吩咐,我等身為臣子,理當為國分憂,為太皇太後解難。”

朱華內心一怔,對文天祥越發敬重起來。現如今,朝廷就像暴風浪裏的一葉孤舟,隨時傾覆,國家危在旦夕,人心惶惶,已經沒有多少人還在記掛著社稷禮儀了。

文天祥和朱華在門口遇見了高仁傑,三人一同上了朝,朝堂上冷冷清清,僅僅陸秀夫和還有一個老太監在。

二人正在竊竊私語,見到文天祥和高仁傑來朝,急忙迎上來,老太監拜見文天祥後,畢恭畢敬道:“奉太皇太後旨意,老奴特意在這裏等候文相公,太皇太後有一封密信請文相公帶給伯顏。”

文天祥趕緊接過來,問道:“密信?太後不來早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