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生(2 / 2)

三月春,燕王宮。

今天燕昭王姬職召相邦燕公子平、宗正燕公子安和上將軍樂池等眾文武大臣問政。

大殿之上,眾人一溜地疾步到各自的位次上,手中拿著竹簡和羊皮卷,顯然是有備而來。姬職招手吩咐眾人坐下,公子平當仁不讓居於右,為文官之首;上將軍則居左,為武官之首。

眾官員禮畢安坐,姬職劈頭問道:“相邦,國庫還有多少財貨?”

公子平眉頭一皺,十分不滿意,大聲道:“大王,我聽說君子有六德,是‘智、仁、聖、義、忠、和(《周禮·地官》)’,您為一國之主,應該首先張口問自己的百姓,這才是知智、仁,你怎麼能先問有多少錢?”

其餘眾臣也紛紛附和,這讓姬職心中有些不耐,這幫子臣子都是迂腐,還抱著那些春秋時代的老規矩貴族行止規範不放,難怪被人欺負到這個份上。但是早在回國之前,家臣郭隗就曾經細細的交代過。這些臣子雖然有些個迂腐,但還是忠心為國的,都是四五百年來積澱下來的累世忠於燕國的世家成員。如果不是有他們在,燕國早就被齊國給吞並了。

才能這玩意就是把雙刃劍,臣子的能力越高,對國家可能是貢獻越大,也有可能是危害越大。還是忠臣這玩意好,至少不會害到自己,畢竟有禮這種行為規範在,人的行為有了準則。雖說有些迂,但隻要稍加引導,又何嚐不能成為美事,於國於民都有利。這總比行事毫無忌憚,未達目的,各種下作的手段都能使得出的好。

想想,姬職覺得自己還是不能寒了這幫老臣的心,接口道:“我聽說‘凡事要量力而行,才能被人稱得上是智慧的人’,如今家國破敗,我打算好好經營一番,自然要先考量一下自己有多少力量。”

公子平聞言,方才眉頭舒展,稱讚道:“大王這般作為,才稱得上是有為之君。”說完,話題一轉:“隻是我聽說‘最上等的國君以庶民作為自己的力量,次等的國君以土地作為自己的力量,下等的國君以財富作為自己的力量。故.........”

姬職心中暗恨:你個老東西,嘮嘮叨叨的說著麼一大堆,是不是存心要自己難堪。打斷道:“那我們現在有多少人口。”

公子平正準備發表一番長篇大論,向國君講講治國的大道理。哪知被國君這麼就給打斷了,登時話就給噎住了。再看國君已經麵色發青,顯然處於爆發的邊緣,心道不好,趕緊到:“自齊國撤兵之後,各地官員統計的數據,有戶二十餘萬,丁口一百萬稍稍有餘。”

聽著聽著,姬職臉色越來越難看,好似這打擊還是不夠,又聽公子平繼續道:“百萬人口中,壯丁隻有十餘萬,其餘具是孤寡老弱。”

姬職鐵青著個臉,又問道:“那庫中還有多少財貨,倉廩中還有多少餘糧?”

公子平無奈道:“庫無財貨,廩無餘糧。”

姬職揚眉道:“人口少,我也就忍了,怎麼府庫什麼也沒有,這是怎麼回事?”

公子平歎了口氣,道:“都被齊軍給搶走了,就是有也被臨走時一把火給燒光了。”

姬職咬牙切齒,隻從牙縫裏蹦出幾個字:“齊王,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