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黃金台招賢(1 / 2)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台。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今已矣,驅馬複歸來。

——(唐)陳子昂

燕昭王這幾日為了複興燕國的人才之事白了些許愁發,卻是左思右想都毫無頭緒。往日裏靈動的腦袋再也倒不出什麼經典,成了一團漿糊。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事到臨頭才知愁。

這時候他想到了自己的謀士郭隗,他準備拿出豐厚的禮品,像小學生拜見老師一樣謙虛地向郭隗求教。

於是,他親自到郭隗府上求教:“齊國欺負弱小,攻破了咱們燕國的邊境。我想建造黃金台招聘天下英雄豪傑,先富國強民再圖報仇,以雪先王之恥,請問先生,這個想法行嗎?”

郭隗沒作正麵回答,卻先給昭王講了一個故事。

郭隗說:“從前有個國君,拿出千兩黃金讓手下的人去買千裏馬,他卻花了五百兩買回來一匹死馬。國君一見,拍案大怒。那人說:‘大人息怒,你想,連死馬都肯花五百兩黃金買來,這事情傳出去,還愁沒有千裏馬?‘結果不到一年,就得到了三匹千裏馬。現在,大王決心要招賢納士,請先從我郭隗開始吧!像我郭隗這樣不才的人,若能得到大王的重用,那麼還愁比我郭隗有才能的英雄豪傑不來投奔嗎?”

原來這郭隗平日裏雖說是忠心耿耿,為燕昭王出謀劃策盡心竭力,做事勤勤懇懇老實本分。可老實人也有一顆向往榮耀之心,誰說老實人就得做牛做馬不求回報,這不是把人往死裏整,把衷心勤懇的臣子往大門外推嗎?

看著平日裏身邊的同僚一個個都高官顯爵,就是老實人也眼紅啊!

昭王想想平日裏老郭為自己做的貢獻,不僅覺得這說法在理兒,就是話中的抱怨意思也很合情合理,連連點頭稱是。

隨後,昭王任命郭隗當了丞相,授予三等國公的爵位,責成他馬上動工建造黃金台,並搬出武陽宮請郭隗居住。郭隗受寵若驚,對於燕國更加盡忠效力了。

建造黃金台的地方,選在武陽城東,易水河邊,就是現在金台陳村這個地方。

燕昭王築黃金台的消息傳出,舉國上下,易水南北,一片歡騰。人們聽說築造黃金台是為了招賢納士,振興燕國,都爭著參加。

在燕下都西郊有一家,母女倆靠賣茶水為生。女兒十七歲,名叫苦女子,也想為修黃金台出力。可是官府規定隻要男丁,不要女工。苦女子三次進官府定要上工地,官府見她出工心切,隻好答應她去工地上給大家燒開水。苦女子去工地時,媽媽讓她帶了一捧家鄉土獻給黃金台,表達母親的愛國心意。在苦女子的帶動下,街坊四鄰,三裏五鄉,許多不能出工的百姓們也紛紛捧了家鄉土送到工地上。結果,人們排成長隊,一個挨一個地給黃金台獻上一捧家鄉土。

在百姓們的熱情支持下,像有神助一樣,黃金台眼瞅著往上長。台子和台上的樓堂廳館很快建成了。

燕昭王聽到燕國百姓都積極支持修築黃金台,直歎民心可用,燕國複興在望。心中十分高興,就派郭隗帶了美酒佳肴到工地犒賞民工。大家喝到燕昭王犒賞的美酒,興高采烈,一個個都換上了新衣裳,打扮得整整齊齊,敲鑼打鼓表示慶賀。

郭隗看到民工們個個身強力壯,精神抖擻,心裏十分高興。他忽然發現有些小夥子還佩帶刀劍槍棒,於是問一個佩劍的民工:“喂,小夥子,你叫什麼名字?”

這個威武的青年說:“我叫羊角哀。”

郭隗又繼續問道:“你們這些小夥子來工地幹活,怎麼還帶兵器?”

羊角哀答道:“白天築台,晚上苦練武藝,準備隨時報效國君。”

其他幾個年輕人也一齊說:“我們練武學藝,是為了振興燕國。”

郭隗高興地說:“好好好,大家都這樣做,燕國的振興就大有希望了。那麼,咱們何不趁今天這個大喜日子比比武?”

聽了郭魄的話,民工們齊聲讚成。

羊角哀第一個站出來要找人比武。

郭隗說:“今天比武,一不賭輸贏,二不準傷人,能者為師,為大家助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