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最美的城市喀什(1 / 2)

離開禾木村後,龍一和思密達的徒步路線是從ALTD區經TCD區到克拉瑪依,最後在伊犁州的伊寧修整,不知道路過多少小村莊,走走停停,花了一個多月,留下日記六篇,阿爾泰山脈到天山山脈,從遠眺群山到穿行在起伏的山中。認識了紅柳、胡楊,蒙古人的敖包,看到被牧人染了顏色做標記的羊群,看到駿馬和犛牛,看到在建設兵團多年努力下部分綠化的沙漠和鹽堿地,還有寸草不生的灰黑相間的石頭山。

遙遠的遊牧之地的曆史罄竹難書,成吉思汗西征的壯誌雄心都已經淹沒在曆史長河中,一片靜寂之地常常讓龍一感到,在大自然目前,哪怕是在一座山、一片雪、一棵樹、一粒沙、一棵草前,人類都過於渺小,或許還在人類沒有進化到直立行走的時候,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已經那樣了,數百萬年似乎從來沒有改變。

那拉提空中大草原,讓龍一有一種越穿越到內蒙草原的感覺,站在這一望無際綠毯似的草原上,見到馬兒在奔跑,羊群在小丘上歇息,哈族姑娘在氈房外燒水做飯,那種景色是龍一從來沒有見過的,被它給深深地吸引住了。龍一的日記中寫道:不管今後我會不會再來到這裏,但XJ的伊犁,永遠都不會從我心裏抹去的。終於我們的激情在那拉提忍不住燃燒了,那會兒我們簡直就像是一匹匹脫了韁繩的野馬,突然之間在草原上奔騰了起來,完完全全釋放出了各自身體內潛在的那份狂野。這一定是人和自然純粹相擁時發自於內心的愉悅吧?萬沒想到我們兩個人居然還童心未泯……

伊寧,再漂亮不過的阿拉伯風格特色的建築,但是除了新區異域風情這道亮麗的風景線外,更多能打動龍一的,我還是那種回到家的溫馨!清幽的環境、熱情的人,很自然讓龍一感覺到了暖暖、柔柔的很愜意,自打住進伊寧假日酒店那一刻起,便似有一股暖流悄悄流進了龍一的心田,不錯!充滿了縷縷醉人的溫馨,仿佛到家一樣。

六月十一日,星期六,晴

從伊寧出來後,第一天包車到了AKSD區的KC縣天已經黑了,隻好找地方住下。

第二天,去了溫宿大峽穀,走進大峽穀,峽穀兩側因風吹日蝕,雨水衝刷,形成了許多神奇肅穆令人歎為觀止的傳神奇景溫宿大峽穀峽穀中山壁岩層分布清晰,受擠壓形成的褶皺,彎曲的線條十分清晰,斷裂的岩石夾在山壁岩層中,在曆經億萬年的風雨侵蝕後,形成了絕壁高聳、奇峰兀立、形態各異、嶙峋怪異、色彩濃烈、千姿百態、五彩紛呈的奇特景觀。

晚上住WS縣城,阿克蘇真是水果的天堂啊!滿街的水果,蟠桃,葡萄,杏,桑葚,核桃,草莓,李子,油桃,無花果,西瓜都已經有賣,還有許多是沒有見過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至於名氣最大的阿克蘇冰糖心蘋果,阿克蘇核桃都還沒有成熟,不過幹果店裏有去年的阿克蘇薄皮核桃和紅棗,我和思密達買了兩箱核桃,皮很薄用手輕輕一捏或者用牙輕輕一咬就裂開來,不同我們南方的厚皮核桃要用錘子敲,肉質沒有什麼水分,吃起來口感不是蓋的。

到喀什的時候是下午,我們包的車子順著迎賓大道進入城區,馬路兩旁好多圓頂的房子,看來屬於當地的風格,相比較而言,喀什是一個還不錯的城市,不像庫車、溫宿那樣的小縣,沒有什麼人,喀什可以說已經非常現代化,一路上這麼漂亮的城市不多見,也不知道司機怎麼走的,最後停在一個熱鬧非凡的看似集市的地方,交通有些擁堵,司機告訴我們已經到喀什了,我們隻好下了車。

取了背包,才發現馬路對麵聚集了近千人,似乎是什麼盛會,當地人扶老攜幼,準備了小毯子鋪在地上,脫了鞋子,虔誠地跪在毯子上就地朝拜。當地人多數都頭戴花帽,我從未見過如此氣勢磅礴的場麵,就算出席過許多上萬人的商業演出,不過來是內心深深被震撼了,也需那就是信仰吧!

我和思密達都隻是靜靜地看著,沒有說一句話,看了幾分鍾,我們離開,朝著人們朝拜的方向一直向前走,大概一公裏左右的距離到了一個寫著喀什噶爾古城的城門前,城門似乎是用泥巴築成,雄偉卻有些獨特。城門裏看起來是一座城,都是一樣的風格,用泥巴築成,建在一座山上,都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悠久的曆史。思密達告訴我,那就是高台民居,我說你懂的不少,思密達說地圖上有介紹。

我們也不知道收不收門票,直接往裏走,整個老城建的和迷宮一樣,四通八達的巷弄,到處有出口,看來是不方便收門票的一個原因吧,說到這裏有個防迷路的小技巧,逛高台民居沿著地磚走就不會進入死胡同,如果有支路沒鋪地磚,說明裏麵是死胡同,這也算是古老的高台民居的密碼吧。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