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此後天涯,不複相見(2)(2 / 3)

曾經我以為的愛情,就是,那一瞬間的訴說,認定了是永遠。

後來長長的日子裏受了些生活的摔打,也就明白了:這才叫人生。

你認為最重要的那個人不在了,可時間還在、生活還在,下一刻故事還是要繼續……

有個姑娘跟我講,相戀十年的愛人死於一場意外,此後每一天她都活在神魂之外。生活於她,早沒了意義。

陡然想起了兒時看過的一部劇集,劇中女主角患了絕症,深愛她的男主角決定陪伴她一同去到另一個世界。他說:“我並不怕死去,我隻是害怕遺忘。隨著時間的流失,我會漸漸的把她忘掉,或許我還會愛上其他人。這一切,比死亡更可怕!”

那麼多年之後,劇集的名字已記不起來了,可關於這番話,死死印在腦子裏,不曾忘卻。

何謂真愛?

就是寧願舍棄生命,也怕將它遺忘。

隻是人世間,難有這樣的極致。

多少轟轟烈烈的時光,終究清清淡淡的過去。多少人,熬過了最痛失的那刻,波瀾不來、心已不驚。也有一種人,選擇在轟烈中結束,一切的一切,至此為止。

可人生如此,若選擇了死亡,便等於選擇了愛情的終結。

肉體消亡,靈魂安在?

選擇了死亡,便也選擇了遺忘。

愛人離開了你的生活,很多人選擇結束生命。

那不是怕會遺忘,隻是怕要背負。

怕背負一生的重量,去記憶一段再也觸不到的愛、見不到的人、續不上的情……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乃是遺憾。

塵世之中,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比遺憾更能銳利的消磨掉一個人的快樂。

於是就漸漸懂得了黛玉死後、接下來二十幾回書中仍在繼續的故事。

黛玉之死,終結了寶玉的愛情,但還並未真正寫完這段傳奇。死亡並不是愛情的終點,隻要寶玉仍在人生,他會因由著思念,在心中續寫接下來的故事。--一段真正的愛情,不隻從“開始”到“結束”,更有結束後、斬之不斷的追憶。

愛人不在的日子,才是真正考驗愛情真假的時刻。

當一切都再也回不來,才最終明白了,那到底是假愛還是真情。

隻是,終點處的一切了悟,更徒添了難言的落寞……

每一種人生,都隻是路過。

我們一路走、一路找、一路放下。

空空而來,空空而去。

也總有些人,給這世界留下了很多……

就這樣路過人間

人性之中有一種特性,會對殘缺深感遺憾。團圓花開、皆大歡喜,似乎再不俗的人也不反感這樣的戲碼。

一段故事,未完,卻無待續……想起來就百爪撓心!

於是才有那麼多所謂的“續紅”之作。可相當之眾的作品續來續去不外乎一件事:絳珠死而複生、釵黛共侍一寶玉。--足見愛“紅”人的心中,多麼不舍得絳珠草魂歸離恨天。

一直最怕看到這樣的續作。在“金玉良緣”無法逆轉的情況下,讓黛玉活下來,實在是最殘忍的一件事情!--縱然很多人可以看著自己最愛的人娶了別人,可黛玉不能!情至深,注定人至專!

她的結局,隻能是死亡!

黛玉與死亡,看似從她一出場就緊密連結,幼年身弱、常年多病,似乎時刻都有早夭的跡象。實則黛玉的生命遠沒有那麼脆弱,時常能熬夜寫詩,偶爾還喝點燒酒,扛得動花鋤、刨得開沙土、裁得了衣裳,顯然這絕非病入膏肓的征兆。黛玉的病,隻是一種弱症,先天的不足,後天的多愁,讓精神體力抑鬱不堪。此弱症,非絕症。

最終得知寶玉婚訊的黛玉,是故意的自我消磨,耗盡了生命的元氣,是一種自我了斷。--並非死亡選擇了黛玉,而是黛玉選擇了死亡。

也許會有人說,她可以不死。青春年少,誰不曾失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