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用別人的東西要經允許(1 / 2)

告訴世界我最棒01 30 用別人的東西要經允許

經典案例

拿一下怎麼變成偷了呢?

周一,宣成帶了一支有很多功能的筆到學校,還說這是爸爸從國外買回來的,這令同學們羨慕不已。快放學時,宣成的同桌王維見宣成不在位子上,就想到了那支筆,心想:“爸爸最近也要出國,要是把這筆拿回去讓爸爸看一下,照樣子給自己買一支多好。”於是,王維就把筆裝進書包帶走了。

第二天,丟筆的宣成告到了老師那裏。老師說得很委婉,隻說可能是某位同學太喜歡宣成的筆沒有玩夠忘記還給宣成了,請下課的時候還給他。王維本想舉手解釋一下,但是不巧的是,那天因為上學走得匆忙,他又忘記把筆帶回來了。

周三早上,王維私下裏把筆還給了宣成,宣成用那種看小偷的眼神瞪著他,什麼也沒說就走了。王維感覺很別扭,他覺得好朋友的東西就像自己的一樣,拿一下怎麼變成偷了呢?

好習慣的益處/拿別人東西要經過允許,這是對他人的尊重

11歲的昭昭很調皮,總喜歡翻別人東西,而且不經別人允許,借東西也總忘記還,同學們都很討厭他的這個壞毛病。但昭昭並不以為意,還說同學都是小氣鬼。後來,他的日記被媽媽故意偷看了,他才明白不經別人允許翻別人的東西的毛病真的很令人討厭。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在這個天地裏,我們可以存放很多東西,包括我們的學習內容、生活內容以及自己的隱私。比如,我們的課本、玩具、日記等等。而且,在擺放上也有自己的特點,便於下次使用的時候一下子找到。

但是,如果別人未經許可亂動我們的東西,一定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讓我們覺得毫無隱私可言。比如,有人偷偷地拿走了我們的日記看,我們一定非常生氣。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因為好奇而動別人的東西,那別人也會很憤怒。

用別人的東西之前經過允許,這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即便對方是好朋友,是爸爸媽媽,我們也要在動之前,進行詢問,經別人允許之後再做。這是最起碼的禮貌和尊重。如果我們這麼做了,別人也會尊重我們。

好習慣的養成/在動東西之前,進行詢問

在學校,經過允許之後動東西

在學校裏,不隨便翻別人的書包和鉛筆盒,不亂拿同學的東西,即便是最好的朋友的物品也要先經過同學的允許。

去老師的辦公室不亂動老師辦公桌上的東西,即便考試卷子就在講桌上,盡管我們非常想知道自己的分數,老師沒說,我們也不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