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親友家做客時,不亂翻
去自己的朋友家,或者去爸爸媽媽的朋友家做客時,不能亂動別人家裏的東西。不到對方的冰箱裏找好吃的,實在需要可以提出來。如果要進其他人的房間,最好先敲門,獲得許可。
秘密和隱私,不經別人同意不能說出來
除了物品,同學的秘密、大人的隱私等,也是不能隨便亂動亂說的。如果我們知道別人的秘密,那就要保護親友的隱私和小秘密,不亂傳。
即便有其他人以各種好處勸誘我們,我們也要問問當事人是不是能說。如果不能,那就堅決不說。
同樣的,我們也要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家裏的電話號碼、地址,父母的姓名、工作單位等信息,不要隨便和別人說。
常常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位
可以想一想,自己平時是不是經常犯這樣的小錯誤。比如,今天到阿姨家玩,有沒有不經主人同意就看這動那嗎?筆誤的時候,正好沒有橡皮,是直接拿起同桌的就用,還是征得同意後用他的橡皮?
也許,我們用別人的東西,恰好碰到對方不在,或者對方是自己的好朋友,就順手用了,那之後一定要真誠道歉。下一次,盡量不要再這樣做。知道自己哪裏做的不到位,明天改進,會更有效。
父母引導/告訴孩子就算喜歡也不能不問就拿
動孩子東西要經允許
不少家長常常在孩子不在場的情況下,把孩子的物品送掉或者扔掉。即便孩子在家,還有很多大人不顧孩子的抗議,要把孩子的玩具送人,還斥責孩子“自私”。
這是很不可取的。在動孩子的東西之前,父母也要經過孩子的允許。耐心地問他願不願意,給不給,如果孩子明確表達“不”,大人不能強求。
讓孩子分清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擁有
讓孩子分清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擁有很重要。父母要讓孩子明確,喜歡和擁有是兩碼事。比如到商場,孩子經常喜歡很多東西,但是他們不可能擁有所有喜歡的東西,父母要告訴孩子,大部分人隻能有選擇地擁有一些喜歡的東西。
而且,還要告訴孩子,喜歡和擁有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如果孩子喜歡別人的玩具,可以在征得對方同意的情況下,用交換的方式或者借的方式暫時擁有。玩完後一定要把玩具還給對方,並且讓孩子向對方道謝。
如果孩子想買喜歡的東西,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存零用錢或者用壓歲錢去購買,同時培養孩子的消費觀念和節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