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世界我最棒01 33 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經典案例
在美國,小學生曠課算違法
一位留美十多年的家長一直對女兒高標準嚴要求,決不容許她無故遲到早退或曠課。不過,不久前的一次旅行卻打破了女兒完美的“零曠課”記錄。
當時,家裏人一致決定趁聖誕假日回中國探親訪友。為了湊滿3周時間,並減少對女兒學習的影響,啟程的前一周,這位家長給老師寫了一個字條說明情況,並承諾女兒將完成期間的課堂和家庭作業。然後,一家人放心地回國,開心地參觀旅遊和品嚐美食。
假期過後,這位家長突然收到了女兒輔導員的信,稱其女兒上學期無故曠課超過5次。因此,這位家長已經違反法律,有可能因此受到法律的懲罰,比如罰款或者30天以內的監禁。原來,正是中國之行曠課的7天。
這位家長立即給女兒學校的輔導員打電話,征詢解決辦法並根據輔導員的建議,馬上向女兒學校寫了一封信說明情況。比如,孩子以前記錄良好從未曠課,事先也向老師說明了原因,而且中國之行是一趟文化教育活動。因為態度誠懇,理由充分,孩子的學校才決定將其女兒的曠課記錄一筆勾銷。
經過這次事件,這位家長和女兒更把曠課放到了一個更重要的位置。
一次遲到
小學一年級的教室裏,語文老師正興致勃勃地給同學們上課。忽然,門口傳來一陣哭聲。老師不得不停下課,打開門。原來是劉健在哭,因為他起床晚遲到了。
老師讓劉健進教室,其他同學的注意力都從課文轉到了這件遲到的事情上。待劉健坐好,時間已經過去了三五分鍾。因為剛才上課的“激情”斷然停止了,老師不知課從何開始。而同學們早已經忘記剛才老師講了什麼。
好習慣的益處/守時守紀
遲到、曠課、早退是學校嚴令禁止的,但它卻時常發生,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把它放在心裏。要是我們人人都像魯迅那樣,因為遲到一回,就知錯就改,那就沒有遲到這一說了。
學校不讓我們遲到、早退、曠課,是因為這些行為有壞處。
遲到妨礙了上課:就拿遲到來說,我們可能認為不能遲到的原因是遲到了會被老師批評、會讓班級扣分。但是,遲到更嚴重的害處是會妨礙正在上課的老師和同學,老師正在興致勃勃地講課,同學們正在認真聽課,這時候我們突然喊“報告”,進教室,不正是打斷了大家的思緒嗎?
遲到是不守時
明明8點鍾上課,我們卻總是8點30分到教室,而且還常常如此。那在別人心裏,我們就是一個不守時的孩子。如果我們每次都為自己的遲到找理由,那我們很難改正自己的辦事拖拉、不守時的毛病,也就很難進步了。
遲到早退是不守紀律
《小學生守則》的開篇就講到要“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我們總是遲到早退,其實就是不守紀律。今天我們上課曠課,明天我們上班也會曠工,而什麼樣的企業會要這樣沒有責任心和自製力的員工呢?
試想一下,要是爸爸媽媽每天上班遲到,上到一半,不管工作做沒做完不想上了就早退回家,那公司的老板還會不會雇傭爸爸媽媽呢?肯定不會,因為按時上班,做完任務,正是爸爸媽媽應對工作的要求。
早退和曠課讓我們不能學好知識
今天我們早退了,或者曠課了,那老師今天講的知識我們都不知道,沒有學會,而別的同學都掌握了。如果長期這樣,那我們的知識就會有很多漏洞。
一個人隻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就可以改掉身上的陋習。從今天,從現在讓我們遵守校紀校規,堅持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好習慣的養成/按時上下學,不隨便請假曠課
不賴床,鬧鍾鈴一響就起床
不少人起床全靠爸爸媽媽叫,可爸爸媽媽叫過之後,我們還是會賴床不起。最後遲到了,我們還把責任推到爸爸媽媽身上,說“誰讓你們不叫我。”
起床是自己的事情,不能推給大人。如果害怕起不來,那就用鬧鍾把自己叫醒。給自己準備兩個鬧鍾,挑選自己喜歡的鈴聲,兩個鬧鍾時間相隔30分鍾,第二個鬧鍾設的是非起來不可的時間。
當第一個鬧鍾響,我們就要立刻起床。如果想賴床,那到第二個鬧鍾響,我們一定要起來了,否則鐵定來不及,後果嚴重。
而且,最好把其中一兩個鬧鍾放到稍遠處,不是你躺在床上伸手就可以按掉的地方,這樣你就必須下床把鬧鍾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