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托夫效應是前蘇聯心理學家萊斯托夫曾發現的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一場人數眾多的宴會上,主人與來賓一一握手時,隻能對身形、相貌、年齡、地位等特征中最為突出者,記憶深刻。
通過這樣的總結,萊斯托夫發現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現象,於是,他大膽地推測人們總是容易記住那些特殊的事物。隨後,萊斯托夫做了一係列實驗都證明了他的這一推測。
事實上,這樣的心理同樣有科學根據,這其實和人們的記憶特點有關,人們對許多事物的記憶都是無意識記憶。無意識記憶是不需任何識記方法,也不需作出意誌努力的識記。無意識記憶帶有明顯的偶然性。
而且這種記憶方式具有選擇性。並不是所有接觸過的事物都能被人們記住,而是隻有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引起人濃厚興趣並能激發人的情感的事物,才容易記住。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對初次打交道的陌生人的印象隻會保持很短一段時間。如果一個人,想要別人長時間記住自己,就必須巧妙地突出自己的個性和特點,讓自己最突出的個性成為對方記憶的焦點。
萊斯托夫效應在當今職場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每天都要獲取大量的信息,當海量的信息決堤般襲來,人們往往被紛繁複雜的信息大潮搞得暈頭轉向,沒有特色和價值的信息根本進入不了人們的視野,也存儲不到人們的頭腦之中。
正因為如此,一些聰明的人意識到萊斯托夫效應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性,這些人有意識地借助個性增加別人對他的印象,給自己的成功做加速器。
黃銘就像她的名字一樣,無論何時何地,她都不是那種陷在人堆裏找不著的人。
剛到公司的時候,她穿著手縫的寬襯衫,留著過長的頭發,走起路來細腳伶仃,個性十足,給人驚鴻一瞥的印象,讓所有見過她的人都有興趣定下神來再細細觀察這名同事。
後來,她火速辦理好了入職手續,有了自己的工位,她要讓自己的工位也個性十足,大家看到她的電腦桌麵,沒有用常規的通用的界麵,而是精選了看起來就很“潮”的界麵,慢慢地,從上班第二天開始,黃銘就不斷地刺激了大家的眼球。
從閃光的亮皮包,誇張的手機吊墜兒,到窗簾布一樣的裙子,淺綠色的指甲油,黃銘肆無忌憚地安置著她的環境,無可否認的是,她的工位給人的感覺也非常特別,總讓人走到那裏的時候,就想停下來看一看。大家都是黑灰色的辦公椅,隻有黃銘專門扯回嫩黃的天鵝絨把椅子包起來,上麵還放一個絨毛的可愛靠墊。
黃銘享受著自己的個性,而且,這種與眾不同並沒有被周圍的同事視為“眼中釘”,反而因為張揚的個性獲得了更多欣賞。領導甚至無限度地寬限黃銘,在公眾場合還開玩笑說,黃銘把辦公室當家一樣用心的布置,這是值得鼓勵的。於是,黃銘也成了大家集體嗬護的對象,對於黃銘的很多裝扮和新鮮的提議,大家都沒有任何意見,大家保護她的個性,像保護自己對個性的夢想一樣。
黃銘發出閃亮的光,照亮了周圍好大一塊地麵。後來,有一次,一名客戶來公司走了一圈,黃銘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期的人物故事正巧需要對這名客戶進行采訪,客戶就明確地指出采訪交給黃銘來負責。事實證明,黃銘不負眾望,她時尚優雅的形象,新穎的采訪方式,還有不拘一格的閑聊式問答,都讓客戶非常滿意,她不但順利完成了采訪任務,還給公司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收益和聲譽。
後來,但凡有挑戰性的采訪,主任腦海裏的第一個人選就是黃銘,黃銘也自由自在地發揮著自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