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長海縣大長山島鎮小鹽場村黨總支部書記嶽喜芳(1 / 2)

——記長海縣大長山島鎮小鹽場村黨總支部書記嶽喜芳

2012年的幾場大雨,讓長海縣大長山島鎮小鹽場村綠草茵茵的村落顯得格外清秀。盡管雨大流急,可村民的生產、生活出行並沒有受到影響。群眾說,這得感謝咱村的黨總支部書記嶽喜芳。這些年村屯道路、村裏綜合服務設施等基礎建設完善了,昔日泥濘的漁村變成村強民富、文明秀麗的新漁村。

在長海縣,提起嶽喜芳這個名字,可謂家喻戶曉。嶽喜芳任村黨總支書記10年來,帶領全村黨員群眾把小鹽場村從問題多、負債多、貧困戶多的“三多村”,建設成了大連市先進村、遼寧省文明村。她個人也被授予遼寧省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等21項榮譽稱號。

走共同致富道路

嶽喜芳家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就在海上搞養殖,並在村裏率先致富。2001年,嶽喜芳被黨員群眾推選為村黨總支書記時,村裏是最困難的時候,人均收入隻有2700元,村固定資產9.6萬元,負債640萬元。嶽喜芳想,既然群眾信任我,就不能辜負群眾這份心意,擔負起責任,一定要帶領群眾擺脫困境。嶽喜芳根據村裏靠海的優勢,提出了發展海上養殖、實現共同致富的思路,得到黨員群眾的積極響應。嶽喜芳帶領村民從鎮裏承包了210畝海區,開始了海水底播養殖。村裏沒資金,嶽喜芳就帶頭拿出3萬元,和其他黨員集資18.9萬元,作為啟動資金;群眾沒技術,嶽喜芳就聘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產品沒銷路,嶽喜芳就利用自家的銷售渠道把產品賣出去。當年,村集體就收入了30萬元,讓群眾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嶽喜芳沒有滿足,又帶領大家進一步擴大規模,改造海底,修建養殖海參的“石房”,白天與大家一起出海,晚上就睡在海邊看護房看護海區。幾個月下來,硬是在海底建起3000多個“石房”,把貧海改造成富海。村裏群眾跟著嶽喜芳發展海上養殖,經過多年的努力,小鹽場村全村的養殖規模已經發展到2.8萬畝。嶽喜芳還帶領群眾堅持多種經營,在發展海上養殖的同時,又擴大了水產品加工、旅遊等發展項目。嶽喜芳白天黑夜都忙村裏的事,自家的養殖一點幫不上,兩個孩子一年到頭吃不上幾頓她做的飯。她有時也覺得對家人愧疚,但看到村集體經濟一年年壯大、社會事業發展越來越好、村裏群眾的生活環境不斷改善,她感到付出的再多也值得。

小鹽場村有幾條在全鎮都出了名的“破路”,其中通往北坨屯海邊到東爐屯站一條長兩公裏的土路,狹窄且凹凸不平,逢雨雪天車子就窩在裏邊出不來,村裏養殖戶的扇貝,與鄰村同樣的質量卻賣不出相同的價格。為了修路,嶽喜芳帶領村裏黨員幹部刮風下雨都堅持幹在第一線,村裏的群眾也紛紛來義務修路。路暢通了,困擾養殖戶多年的行路難、運輸難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商家也紛紛來到小鹽場村經銷海產品。養殖戶的收入多了,漁村也發展了。在群眾的支持下,村裏共投資540萬元,修複村屯路8.6公裏,安裝路燈206盞;投資190萬元,修複碼頭、擋浪壩200米;投資46萬元,建設120平方米的多媒體活動室,開鑿和維修了十幾眼水井。年複一年地投入,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村民的生活質量得到大大提升。2006年,小鹽場村被定為遼寧省和大連市巾幗示範村。為進一步發展村集體經濟,村裏又投資264萬元,建設集旅遊、水產品加工、婦女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樓,解決了村集體灘塗的水產品加工銷售,解決了全村婦女培訓和諸多婦女的就業問題,營運當年就收益20多萬元。2011年底,全村人均收入已經達到2.1萬元,村可支配財力增加到551萬元,社會總產值實現3.679億元。

從幫助他人做起

嶽喜芳上任後,首先帶領班子成員走街串巷、進家入戶,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嶽喜芳把每戶村民的大事小情都時刻掛在心上,誰家有紅白喜事,都要幫一幫;哪位村民病了,都去看一看;天下大雨,就繞著村裏轉一轉。她帶頭與困難群眾結成對子,盡自己所能地幫助。一上任,就與年近80歲的傅連恩老兩口和單親家庭婦女傅吉春結成幫扶對子,隻要騰出空來就到這兩家去看一看,一幫就是10年。小鹽場村低保戶李桂苓家住在低窪區,家裏幾間瓦房成危房。縣領導走基層辦實事,嶽喜芳就把縣領導領到李桂苓家,麵對麵解決她家的困難。嶽喜芳征求縣裏、鎮裏領導意見,由村裏、鎮裏拿出10萬多元,幫助李桂苓家翻建改造房屋。李桂苓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這輩子還能住上新房。嶽喜芳還在村裏製定了“五關懷”工作製度,關懷老黨員、關懷老年人、關懷育齡婦女、關懷貧困家庭、關懷流動人口。小鹽場村貧困戶王世強因病住院需要手術,嶽喜芳得知後,當天上午帶領班子成員來到縣醫院看望,她自己拿出1000元錢,班子成員每人拿出200元,作為慰問金交給王世強的家人。王世強出院後正逢端午節,嶽喜芳又安排班子成員到他家看望,送去煮好的粽子,安慰老人安心養病。在嶽喜芳的帶動下,全村有能力的黨員都與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辦實事280多件。村民們說,有黨組織和黨員們在,再大的坎兒也能過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