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忠告九不要讓不良的投資習慣毀了到手的投資回報(1)(3 / 3)

巴菲特在和《超級基金》一書的作者亞當·斯密的會談中,他建議投資新手們去做一件事情,而這件事情就是他在40多年前做的,那就是去調查了解美國所有的上市公司。在長期的投資過程中,這些知識將會為投資新手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但是斯密卻對巴菲特的建議感到非常吃驚,因為在美國大概有27000家上市公司,要全部調查清楚是一件很難達成的事情。巴菲特的回答是:“那麼,可以從市場情況最好的上市公司入手。”

巴菲特認為,投資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隻要大量地閱讀就可以。在一般情況下,通過閱讀企業管理層所製定出的財務報表就能了解某一家企業的真實情況。但是投資者要注意的是,有些時候某些企業可能會在財務報表上弄虛作假。因為這個原因,巴菲特在決定投資的時候不僅閱讀他所選擇要投資的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還會閱讀競爭對手企業的財務報表,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自己的投資決策更加準確可靠。所以,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對象的時候,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判斷能力。

巴菲特喜歡看年報的習慣是從1950年開始的,當他第一次讀到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時便意識到了閱讀年報的好處。到目前為止,巴菲特的辦公室裏仍然沒有報價機,但是伯克希爾公司的檔案間裏的188個抽屜裏裝滿了各個企業的年報。巴菲特惟一的調查助理就是幫他管理那些年報的人。巴菲特十分重視每天閱讀年報的習慣,在他的投資生涯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調查企業的經營狀況,從他投資雅培製藥公司開始,他便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巴菲特的公司儲存著大量有關美國大公司的信息,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新的年報來更新這些信息。

通常情況下,巴菲特會結合上市公司的企業年報中所表現出的一些信息去尋找與之相關的資料和書籍,通過閱讀這些資料和書籍掌握企業年報背後真實的情況。如果有必要,他還會對其進行細致地分析和研究,直到弄清楚該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巴菲特才會作出最終的投資決策。

1999年,巴菲特的好友查理·芒格在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說:“巴菲特在財經雜誌上和金融書籍上獲得的信息,比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的信息更多。我認為,一個出色的投資者必須要具備廣泛和大量的閱讀。”從查理的話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巴菲特獲得成功的原因是離不開其廣泛的閱讀和深入的研究的。

有不少投資者會忽視一些簡單的信息資料,但是巴菲特卻非常重視這些資料,因為他總能從這些簡單的資料中發現許多企業的信息。巴菲特提醒投資者在對手中掌握的資料進行分析的時候,首先要學會怎樣評估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升值的潛力和其內在價值,以及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未來的發展潛力進行分析;其次要了解上市公司股票當前的市場價格。巴菲特認為,隻有掌握了這兩點,才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投資信息。

在巴菲特看來,閱讀和分析是獲得投資機會的最佳途徑,但是有時候閱讀並不能得到所有的信息。如果巴菲特從年報中不能完全掌握所有的信息,他會選擇親自到外麵調查。他從來都不在意別人對股市的看法,在他看來,那些言論的價值是極小的,甚至不具有任何的價值。

巴菲特在1965年的時候,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在堪薩斯城鐵路調查車場汽油罐車的數量。他並不是在為購買鐵路股票做準備,他真正感興趣的是擁有悠久曆史的斯圖德貝克公司,這是一家以生產優質汽油添加劑為主的大公司。當然,這家公司並不會將生產汽油添加劑的詳情告訴巴菲特,但是巴菲特知道生產這種汽油添加劑的基本成分來自美國聯碳公司,也知道生產一罐這樣的汽油添加劑需要多少這種成分。這就是巴菲特來到堪薩斯城鐵路車場核實油罐車數量的原因。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巴菲特察覺油罐裝運量開始上升了,於是他斷定這家企業的業績不錯,因此他迅速買進了斯圖德貝克公司的股票,而不久之後,這家公司股票的價格果然大幅上漲,從剛剛買進的18美元一路飆升至30美元。巴菲特再一次賺得了一筆巨額的收益。

從中可以發現,巴菲特通過親自調查掌握了斯圖德貝克公司的實際情況,因此他大膽果斷地購買了斯圖德貝克公司的股票。事實證明,巴菲特親自調查的結果是完全正確的。也許有不少投資者曾經有過和巴菲特同樣的看法,但他們並沒有采取調查的方式來驗證自己的看法,所以他們失去了獲得巨大盈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