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投資理念(4)(1 / 3)

在工作的第一年,巴菲特就顯示出了自己驚人的才能。有一次,他從一個費城的經紀商那裏以15美元每股的價格買進了一種名為家庭保護公司的名不見經傳的保險股票。由於與它相關的資料非常缺乏,所以使其評估起來非常困難。而巴菲特卻來到了位於哈裏斯堡的州保險辦公室,想盡一切辦法搜集到了與它相關的數據。通過這些相關的信息巴菲特做出判斷,這隻股票絕對是一隻便宜貨,但是他的想法卻沒有得到公司CEO傑裏·紐曼的認可。即便如此,他還是將自己所有的資金都用來買進了家庭保護公司的保險股票,而之後,他還說服自己的同事克納普一起和自己各在自己的賬戶中買進家庭保護公司的保險股票。克納普雖然半信半疑,但是他還是將自己30%的資金用來買進這隻股票。讓他大吃一驚的是,兩年以後,這隻股票就從15美元一股一直攀升到了370美元一股。

將雞蛋放入多個籃子,這種投資方法並不是適用於任何投資的,這隻是在選擇風險種類上的一種投資方式而已。可以說,到底把雞蛋放入一個籃子,還是放入多個籃子,是任何一個投資者都必須麵對的問題。

巴菲特傾向於把全部雞蛋放入一個籃子,有他這樣選擇的原因。因為巴菲特想擁有更多的財富,而且他手中持有大量的現金。從賺錢的角度來說,任何機會都是非常重要的,錯過機會就等於錯過了好多的錢。還有,進行分散投資,如果係統風險來臨投資就會縮水。除此之外,它還大大降低了投資組合整體利潤上升的能力。打個比方,有兩種投資組合,初始資金都是10美元。組合甲包括10隻股票,一隻股票一股;組合乙包括5隻股票,一隻股票2股。組合甲的10隻股票中,包括組合乙的股票,倘若組合乙的股票都翻倍,其他股票都保持不變,那麼組合甲的收益率明顯隻是組合乙的收益率的一半。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正是因為組合甲的投資過於分散。

還有,再分析成本,把眼睛盯著一個籃子,比盯著好幾個籃子要容易得多,容易操作,所需的成本也相對低一些。不過,如果僅僅這一個籃子你都把握不好,那就沒有辦法了。對於巴菲特來說,看守一個籃子他很有信心。因為在投資之前,他就已經花了很長的時間對想要投資的對象作了深入研究——看他們的財務報表,看他們的年度報告,跟蹤觀察其經營是否合理,從而決定這個投資是否合理。通常在這些東西都能夠確定之後,巴菲特才決定投資,所以他的投資具有更多的把握。不過,他不喜歡那些讓投資者很難搞懂的企業。

將全部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對於巴菲特來說,還包括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要堅持。對於已經經過自己嚴格考察的不錯的公司,巴菲特不僅會堅持投資,而且他還會很專心地打理這個“籃子”,好好經營。

投資者要知道,放雞蛋的這個籃子必須是完好的籃子,能夠讓你的雞蛋安全地呆在裏麵的籃子,否則,就不要投資。因為全部的雞蛋都在一個籃子裏,這也就會聚了你的全部資金和精力,所以對於籃子也要謹慎選擇。

投資股票,有兩種說法一直是人們樂於討論的話題,那就是投資的時候,把全部的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中好呢,還是把雞蛋分散放入多個籃子中好?這兩種說法分屬兩種投資方式,至於孰是孰非,一直都沒有定論。

股市投資有風險,這個風險也是有區分的,有係統風險,也有非係統風險。所謂係統風險,是指任何股票都有風險。在股市裏,那些能夠引起股市波動的政策性的風險,一般都是係統風險,所以,股票投資是離不開對國家局勢和政策的研究的;所謂非係統風險,是具體化到各個上市企業的風險。比如,有一家上市企業因為老總出了一些個人問題,從而影響到企業股票所引發的風險。在投資中,理論上認為想要把非係統風險降到最低,最好的做法就是同時投資多個企業的股票。因此就有了這種說法,即:不要將全部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中。

但是,巴菲特卻持有相反的看法,他認為,如果投資的資源有限,時間也有限,那麼做決策的時候,少做幾次決策的成功率更高。

另外,股市中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如果你想得到高收入,那麼就要麵對高風險;如果你想避開高風險,那麼得到的收入也是相對較低的。這和把雞蛋放入一個或幾個籃子的道理一樣。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好雞蛋,那你就不免要麵對全部雞蛋都破碎的危險;如果你想保全其中的很多雞蛋而分散投放,那麼損失可能會少一些,但是收益也同樣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