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代,將中醫學貶低為小道。而在中醫學界中有些人將方劑視之為小道中的小道,認為是不登大雅之堂、缺乏理論的產物。其實方劑不論經方和時方皆從臨床實踐而來。是實踐經驗的最直接總結,是中醫學向前發展的原始動力。應該要認真學習,加以提高和發揚。
如何學習?前人認為編歌訣誦讀是個捷徑,且行之有效。筆者完全讚同這一論點。但前人所編歌訣,有些較為深奧,不易理解,同時方劑組成的方義,治療疾病的原理,若能簡要加以說明,則將進一步有助於學習。故而筆者不揣譾陋,將古今常用有效的湯頭歌訣一一選出,分列各個章節,加以闡釋,促使學生走上捷徑,事半而功倍,不亦樂乎!
愚從事中醫藥事業60餘年,從事中醫方劑學教學研究工作近60年。認為方劑學是中醫基礎到臨床的紐帶或橋梁。中醫方劑的實踐性很強,必然涉及臨床,觀察於臨床,驗證於臨床,從而也發展於臨床。因此它是整個中醫學理、法、方、藥中的重要環節。不容忽視。
從方劑學本身而言,研究其組方規律,研究其內在涵義,探討其配伍關係,分析其外在聯係以及現代研究的化學分析,動物實驗,提純有效成分等,可謂至深至微,無窮無盡。但萬丈高樓平地起,其要點還是要學好古今常用方,打好基礎,才能繼往開來,蓬勃發展,所以編寫本書的出發點也是立足於此。故而力求通俗易懂,平白敘述,以利學習,望讀者思之。
書中如有不妥之處,也請讀者批評指正!再者,對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一附院趙新芳主任積極協作(編寫三個章)應予說明。
最後要對支持本書,為本書題辭和作序的: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一附院袁今奇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原南京中醫學院院長)周仲瑛大師、四川樂山市中醫院湯一新主任、江蘇常熟市外國語學校高級教師張浩明致以衷心感謝!
本書書名初時定為《方劑歌訣新解》,其後又定為《方劑歌訣白話解》,最後確定名為《白話湯頭歌訣》。一書三名,敬希讀者諒之!
張浩良 謹識於勤拙書屋
2012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