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想進步就要祛除邪魔,以正朗朗乾坤。
佛家以慈悲為懷,天地萬物眾生平等。今日之果皆是往日之因,當初炎黃將九黎驅逐出中原,這就是根源,九黎也是天地之子,當天將災禍之時,神農後人占據地利應當心懷慈悲之心去幫助狩獵遊牧的九黎遺民,共度天道寒冷期。
佛家主張民族融合,消除種族歧視。
這些東西劉裕聽不懂,三家都興致勃勃的論述自己的觀點理論。
到後來王羲之見出盡風頭的劉裕一直和飛燕、梨花君低頭私語,有心要為難一下這個土包子。
“武聖人,你看大家都在極力的論道,你不發表下自己的觀點嗎?”
其他的人事不關己,也想看看劉裕怎麼說。
就連葛仙也想看看劉裕的想法和看法:“是啊!劉裕,你可是武功最高的武聖人,談談你對對天下大勢的看法。”
“我想做皇帝,親自治理天下!”劉裕語出驚人。
“好,這個絕對是最為現實和有效的方法!”葛仙翁捋著胡須猛點頭。
道門和佛門的人對劉裕的想法表示出驚訝,儒教的王羲之和戴奎則是深表不屑。
“劉裕,你的話未免太大了吧!”戴奎可以算劉裕的老師。
“這是我的理想和目標,是我前進的方向。”劉裕道。
現在的朝廷,不管南北都是士家門閥掌控,即使胡族建立的政權,在立國之後也會極力的結交當地士族豪門,隻有得到這些士族地主的支持才能穩定政權,才能稱為國家,否則隻是一個軍事集團而已。
王羲之和戴奎他們都是名士,很是看不起劉裕這個已經沒落的下等士族,認為他這完全就是妄想。
劉裕其實對自己也沒信心,他隻是說說而已,因為他實在是不懂什麼天道運轉,什麼道德禮儀,什麼教化世人。
你道家體悟天道無為而治,儒家標榜仁義道德,佛門慈悲普渡眾生,這些在劉裕看來更是虛無縹緲。他覺得還不如向高祖學習,隻要掌握了國家,才能作為直接有效的實行自己的理想。
“雖然我不看好你,但是依然祝願你達成這個理想。”王羲之陰陽怪氣的說道。
和儒家的人不同,佛門的慧遠對劉裕卻是非常的看中,他起身向劉裕合十一拜:“武聖人,以後有什麼需要佛門相助的地方盡管開口,貧僧定會鼎力相助。”
他拿出了一串手珠送給劉裕,道:“這是貧僧的菩提手珠,拿著它你可以獲得東林寺、竹林寺等寺院的全力支持。”
劉裕謝過慧遠大師,對這個和尚也產生了點點好感。甚至想到那個“武聖人”很有可能就是這個和尚在幕後設計送給自己的。
道門的黃大仙這時拿出了一個小盒子送給劉裕:“劉公子,這是貧道半仙之時的腳力赤焰黑虎,希望它能在你的宏圖之路出一把力。”
劉裕接過這個盒子,上下左右看了半天也沒找到打開的機關。
黃大仙說道:“你滴一滴精血在上麵試試。”
黃大仙是風門的掌門,屬於寒衣會的會員,劉裕對他還是很信任的,依言逼出一滴精血滴到盒子上麵。
精血一接觸盒子,立馬就化開滲入裏麵。
劉裕緊緊的盯著的盒子隨著自己的精血擴散到整個盒子表麵,這個盒子居然變得透明,裏麵的情景看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