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2 / 3)

徐世昌聞已當選,未便承認,即通電中外,自表謙讓。但是新總統既由小徐運動,再加王揖唐鼓吹,遂選出徐世昌來,怎肯讓他辭去。當由兩院敦請徐世昌出山,馮總統亦致函敦勸。老段見已選定,亦出函勸駕。各省督軍亦皆擁徐,除廣東政府勸徐勿就職,餘均一致。徐思再待各方麵來,就可動身。果不一日,京內外促電,紛如雪片。徐乃提出“息事寧人”四字,作為口頭禪,允即赴京就職。過兩旬,即民國七周國慶日,徐遂赴都。馮聞徐至,於十月七日發出通電,曆述一年經過事情。

又二日徐至,馮即卸職。老徐受職時,正民國七周紀念,本日行就職禮,一切儀注,統照前例。禮成,大眾各散。此日是馮政府告終,徐政府起頭節目。馮既去,段亦提出辭職書,徐照準。遂任錢能訓署理,惟參戰督辦仍屬段。徐總統就職後,專謀南北統一,設法息戰。乃令錢代理及各部長通電南方商議息戰。南方說:“北方選舉新總統,當然反對。”遂開院會議,委廣東軍政府代行國務院職權,所有選舉總統從緩,先宣布議案,議案定後,即谘軍政府,軍政府即開政務會議,承認國會議決案。當日電告代行國務院職權,並行大總統職權。越日,又發通電一道:徐總統欲謀統一,怎不相容?遂聯絡英、美、法、日、意五國,從中調停;一麵飭前敵軍隊,一體罷戰。於是美公使電告駐粵美使,向廣東軍政府提出說帖,勸他息爭,自謀統一。廣東政府亦令前敵各軍一體息戰。政務總裁岑春暄等方有電寄徐總統。徐接閱岑電甚喜。國務院亦致一函,北方和議委江督李純主持。李本主和,今授徐總統委,當然同意。一麵欲在江寧議和,一麵欲在上海議和,和議算有望,不過地點未決。徐總統先在四照堂作會議場,帶全體國務員,段督辦,各督軍,先議定政策五條。討論後,即通電各省,各督軍亦遂出京。

且說徐總統因南北和議,即令朱啟鈐南下江寧,作為南北和議全權代表,會同蘇督李純等開始議和。廣東也推唐紹儀為總代表,行次上海,不肯往江寧。經蘇督李純調停,請朱移往上海。朱為速和起見,亦許諾。時已民國八年二月了,李督軍遂發通電,宣告中外,即派幹員數十人,充朱差遣。各人均來謝委,李出接見,朱亦來拜會。李說“不必客氣”,方說“各位”二字,不防腳下一絆,從第一層跌至第四層台上,背骨又為台階所格,遂閉目忍痛,解經從役扶起,慢慢回入別廳,朱遂別去。是夕尚安,越宿即疼得很,致不能起床,後由張醫施治,直至旬月始痊。此時,朱代表赴上海,至二月二十日,南北代表同蒞會所,列席開會。經兩代表表明宗旨,先由南代表宣言後,再北代表宣言。兩方宣言畢,大眾均向國旗行禮,歡呼“民國統一萬歲”,隨後大眾散去。越日,始開正式會議,南代表首先要求撤換陝督陳樹藩。原來樹藩仗段派勢力,玩視中央命令,自由行兵,所以唐代表提出質問,迫令撤換。還有閩、鄂衝突,亦曾言及。北代表言願達中央,即擬稿令人拍發,請政府令陝陳停戰。越日,政府—電告南方,謂已派張瑞璣赴陝,監督停戰。南方又接陝西於右任來電,言樹藩部劉世瓏仍率兵進攻,顯背和議,應歸北方擔負。陝西於右任屢來電,言失去盩厔等情。朱代表自知中央理屈,未便和議,與分代表等合電辭職,徐政府複電慰留。雖有電停戰,奈陳總不遵,仍戰不止。哪知陳樹藩密奉參陸處電促,所有軍械皆由參陸處或漢陽兵工廠運去。唐代表乃提宣言書,歸咎北方停止和議。江督李純聞知很憤,因疾力起,擬定五條辦法,電陳中央,請準速行。徐總統被安福派牽製,不能主張。今接李督電,自然準行。李督又電廣東政府,請同意,又通電全國,自此和議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