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閉上眼睛,整個世界立刻死去。
我睜開眼睛,一切再次重生。
我想,你隻是我腦海裏的想象。
——《瘋女孩的情歌》(Sylvia Plath,1932~1963)
1962年7月至1963年2月,普拉斯在倫敦度過了她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那一年的倫敦,出奇地寒冷,普拉斯瘋了一樣地寫詩。1963年2月17日,冬日的倫敦一片寂靜,每個人都不準備出門,隻是圍著爐火,昏昏欲睡。就在那一天,普拉斯在自己的寓所開煤氣自殺了。那一年,她年僅31歲,她的女兒不到3歲,兒子還不到1歲。
西爾維婭·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年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在溫思羅普度過童年時代。8歲時,她的父親因糖尿病去世。從她後來的詩裏,可以看出她父親的德國血統和死亡始終困擾著她。
幼年的普拉斯喜歡寫詩,喜歡畫畫兒,8歲就開始發表詩歌。
1950年9月,18歲的普拉斯高中畢業後考入馬薩諸塞州史密斯學院。一頭金發,鼻子很翹,還有細長筆直的雙腿的她,活躍在學校各社團中,她開始瘋狂戀愛,並記錄下跟她約會的男同學的數字。
可同時,她又像一個被衝上岸的貝殼那樣孤獨。
在她活過的三十幾年裏,可能隻有大學那幾年,她是活潑快樂的,大學之後,她對自己和人生的看法日漸悲觀。我想,那可能就是她注定要當詩人吧!詩人,注定不快樂,注定長著另一雙眼睛,並為自己的敏感所傷害。
從很年輕的時候起,普拉斯就稱自己“永遠不會忘記看過的事物”,“永遠”、“絕不”是她最常用的字眼。她還有異常強烈的愛憎分明的性格,這讓她慢慢受苦。“世界上最美的東西絕對是陰影,千萬個移動的形體和死絕的陰影;人們的眼神、笑容背後的陰影;地球上被黑夜籠罩的那一邊,綿延無盡的陰影。”
她寫詩來歌頌陰影與黑暗,她善於捕捉黑暗。如果生命是一片黑暗的汪洋,她在裏麵載浮載沉,而光明的白天,讓她感到淒涼——“仿佛是一條白亮廣闊卻又無盡蒼涼的大道。”1953年,普拉斯在精神崩潰後試圖吞安眠藥自殺,之後,又多次自殺未遂。她說,自己看過死亡的麵孔——“仿佛被神奇的繩線牽引著,我一步步走進房間。”
1955年,23歲的普拉斯到英國劍橋大學念書。
第二年,在劍橋大學的一個聚會裏,普拉斯遇到了比她大兩歲的英國詩人泰德·休斯,他們一見鍾情,見麵沒多久就熱吻起來。普拉斯突然迸發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激情,甚至咬破了休斯的麵頰。
她陷入戀愛裏,休斯帶給了她生命裏最快樂的日子,但是這快樂何其短暫。4個月後,他們結婚了。他們不該結婚的。結婚毀了他們。一切的激情戛然而止。
他們住在詩人葉芝曾住過的公寓裏,生下了一兒一女。嬰兒哭鬧,做不完的家務,金錢困頓,爭吵,嫉妒讓普拉斯精神分裂,她患上了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