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要以身作則。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我們不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親,決不能添了兒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說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麼在休假日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以自己需要的方式對待別人
農場主湯普森的小店裏有很多寄宿的人。蘇珊的媽媽每周都給他們代洗衣物,報酬僅5美元。一個周六晚上,蘇珊像往常一樣去那兒替媽媽領錢,她在馬廄裏遇到了這位農場主。
顯然他正處於氣頭上。那些總和他討價還價的馬販子激怒了他,令他火冒三丈。他手裏的錢包打開了,被鈔票塞得鼓鼓的。當蘇珊向他要錢時,他沒有像從前那樣訓斥她打擾了正在忙碌的他,而是馬上將一張鈔票遞給了她。
蘇珊暗暗高興自己這次比往常輕易地逃過了這一關,她急忙走出馬廄。到了路上,她停下來,拿針將錢小心翼翼地別在圍巾的褶皺裏。這時,她看到湯普森給了她兩張鈔票,而不是一張!她往四周望了望,發現附近沒有人看到她。她的第一反應,是為得到了這筆飛來橫財而興奮不已。
“這全是我的了。”她心想,“我要買一件新的鬥篷送給媽媽,媽媽就能把她那件舊的給瑪麗姐姐了;這樣,明年冬天瑪麗就能同我一塊兒去上學了;說不定還可以給弟弟湯姆買雙新鞋呢。”
過了一會兒,她又認為這筆錢一定是湯普森在給她時拿錯了,她沒有權利使用它。正當她這樣想時,一個充滿誘惑的聲音說:“這是他給你的,你又怎麼知道他不是想要把它作為實物送給你呢?拿去吧,他絕對不會知道的。就算是他弄錯了,他那大錢包裏有那麼多張5美元鈔票,他也絕不會注意到的。”
她一邊往家走,一邊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她一路上都在思考著是拿這筆錢買享受重要呢,還是誠實重要。
當她經過家門前那座小橋時,她想起到了媽媽平時的教誨:“你想要人家怎樣對你,你就得怎樣對人家。”
蘇珊猛地轉過身,向回跑去。她跑得很快,快得讓她差點連氣都喘不過來了,仿佛是在逃離什麼無形的危險。就這樣,她徑直跑回了農場主湯普森的店門口。
湯普森注視著眼前這個小女孩,他從口袋裏取出1先令遞給了蘇珊。
“不,謝謝你,先生。”蘇珊說,“我不能僅僅因為做了件正確的事就得到報酬。我唯一希望的是,你不要把我看成是一個不誠實的人,因為那對我來說的確是個巨大的誘惑。先生,如果你曾看到過自己最愛的人連尋常的生活用品都買不起的話,你就能知道,要時刻做到對待別人就像希望別人如何對待自己一樣,這對我來說是多麼的困難。”
《塔木德》上說:
倘若你想人家怎樣待你,你就應以那樣的方式對待人家。
女孩之所以那樣做,與父母的教育顯然是分不開的。
強大從懷疑一切開始
猶太人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思考的民族,他們以一種冷峻的眼光看待這個社會和這個紛繁的世界,他們拒絕崇拜任何偶像,從不盲從大眾的潮流,他們是用一種懷疑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的。
猶太人喜歡提問,因為在他們看來,思考是求得智慧的開始。不會思考的人,也不會學習。思考讓人明白為什麼要去做一件事情,做這件事情有什麼好處,他們所探求的是一件事情根本的原因,而不是那些浮在表麵的東西。你如果抓住了這些最為根本的原因,就如同抓住了深水中的魚,而抓住表麵的東西,你抓住的不過是魚吐出的水泡。
由於輕信和盲從,人們總是習慣於崇拜權威,相信他們的意見總是對的,用既定的眼光看待問題,追求大眾的判斷,這樣就很難在自己的事業上有所突破,因而,要有所成就也就很困難。
猶太人並不喜歡、也不願意把他們的領袖視為偶像,連猶太人最偉大的領導者摩西也不例外。
摩西帶領猶太人逃離了埃及,擺脫了埃及的殘酷統治,是猶太人曆史上一位偉大的領導者。在猶太人心中,摩西有崇高的地位,但是也不把他視作偶像,也不視作絕對權威。他們不要偶像去安排自己的命運,他們崇尚的是一種獨立的思考判斷。
猶太人就是這樣,他們懷疑一切東西,即使那些看起來十分神聖的東西,他們也決不會不問是非就相信它們,他們不相信任何貌似強大的東西,不會被它們所嚇倒。在他們的眼裏,任何偶像和崇拜都是錯誤的,那些偶像不過是一些嚇唬人的東西,是不為他們所看重的。他們看中的是他們自己腦子裏想的東西,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而不是讓那些奇怪的東西影響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