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既出,滿座皆驚。好個董卓,馬上從震驚中恢複過來,與李儒一問一答起來。
“何謂能臣?”“內效皇命,外安四海,至國泰而民安方為能臣。”“何謂權臣?”“大權在握,四海之內隻知有臣而不知有君,惡事做絕而逍遙法外,欺君罔上而未敢指責,乃權臣也。”董卓大笑道:“昔年我曾外守邊塞而據西羌,內巡涼州而定叛亂,至使涼州境內兵強馬壯,歌舞升平。可算能臣否?”“自然是能臣。”話到此處,董卓話鋒一轉:“如今我以為能臣,他日定要大權在握,在座也能封侯拜相榮耀此生。”
既然老大都決定了今後該做什麼了,在座的這些家臣家將的還能說什麼呢,當下也很有默契的齊聲:“誓死追隨主公。”無論董卓要當能臣還是權臣,仗還是要打的,十五萬的黃巾軍擺在那,怎麼解決還是個問題。便問李儒:“我主意已定,現在該說說這黃巾該怎麼打了吧。”李儒這時候輕飄飄的來了句:“這就好說了,慘敗即可,將這些糧草軍械盡數白送給張角。”
話一出口,底下的華雄坐不住了,本來西涼尚武,向來武夫看不起書生,這下子你李儒又要我們打個大敗仗,這打敗仗輸了說不定就會被殺頭了。別說之前老大是要當個權臣的,就是當天王老子也照樣沒戲。想到這裏,華雄蹭的一下站起來,指著李儒鼻子就罵:“你大爺的,這都什麼爛點子,老子跟隨主公多年,縫戰必勝。如今你叫我們去打敗仗,這敗了,就算不被敵軍殺死,也會被朝廷降罪,還有個什麼好處。”李傕郭汜這些人也覺得有些好氣,你把我們折騰了這麼久,又是問這又是說那,唯獨不說這破敵之策。現在說出來的,居然是要我們打個敗仗,要不是看在董卓的麵子上,早把你給剁了。隻是礙於李儒是董卓的女婿,也不好發作,隻得和華雄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的罵起來。
董卓一看場麵快由討論會變成批鬥會了,當下便咳了一聲“啊哼!”董卓畢竟還是有帶頭大哥的威嚴,輕咳一聲便製止了部下的謾罵。董卓知道李儒聰明絕頂,要不然也不會讓他當女婿。自從李儒來了之後,在董卓的勝仗背後,總有李儒計謀的影子。聰明人是不會無的放矢的,在昏招的背後一定有著驚天密謀。當下就這李儒“進內堂,文優。你們繼續喝酒,等我出來。”李儒被董卓拉著進了內堂,武將們也無可奈何,繼續喝著酒。
不一會兒,內堂裏董卓大笑“好!好!好!我有文優,天下可得!”董卓出了內堂,眾人見到董卓意氣風發,和進去時完全變個一個樣。“傳令三軍,加緊練兵,一個月之後與黃巾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