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是人生的基石,是事業的助推劑,是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一個人的家世如何、智商高低、努力與否和運氣好壞,都無法解釋所有人生成敗。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從培養人脈做起。人脈經營有道,上可籠於天,下可罩於地,在這樣的一張大網裏,還有什麼事能難倒你?甚至,有時候不用你去求人,想幫你的人會主動向你的網上撞。人脈如同雪球越滾越大,而人情網也編織得越來越廣。那麼,窮人該如何建立你的人脈網呢?
第一,要善於結交陌生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一個小圈子,工作上有崗位,圍繞崗位的關係,有上級關係,有下級關係,有同事關係,有協作部門友鄰關係,有地區之間相對業務關係,還有橫向的、縱向的關係,不一而足。這是一個圍繞我們自己的人脈資源網絡,這個網絡看起來挺複雜,實際上就是一個在自己周圍的圈子,有的節點以我為主,我是主角;有的節點,我是配角,要聽人家的。如果仔細分析起來,圍繞自己的圈子在一段時間內相對固定。比如打個大比方,原來的省委書記的圈子可能是其他地區的省委書記和各部部長等,但是成為副總理就是領導,原來的開玩笑的圈子裏的書記朋友們很多就不再是朋友,就變成了畢恭畢敬的上下級關係。每個人還有一個圈子,就是家庭中的圈子,在自己小家中的角色是父親和丈夫,圍繞這個角色你要承擔責任;從家庭這個單位擴展出去,在嶽家是女婿,在自己大家庭裏是兒子,在家族裏還要扮演角色。這兩個圈子,生活和工作圈子,如果你仔細盤點,實際上你的交往範圍是相對固定,也是非常有限的。在一段時間內,你總是在每天的那個時間遇到相同的人。時間長了,交往就變成機械的,沒有了新鮮感,一切都在固定不變的軌道上運行。這樣的人脈資源是相對固定和有限的。如果要想不甘於平庸,就必須不斷拓展新的交往圈子,積累新的人脈資源。一個很好的措施就是,在不同的場合,樂於同陌生人說話。樂於同陌生人說話,體現的是你的一種積極的態度,表現的是你對新鮮事物有激情和了解的願望,可以讓你不斷得到新鮮的感受。在與自己圈子不一樣的談話中,領受到與自己生活和工作軌道不一樣的新鮮氛圍。或許,哪一個欣賞你的貴人或者知己正在遠處等候你的問候呢。即使沒有什麼很大的收獲,不斷接觸陌生人,讓自己的神經係統處於一種新鮮刺激的應激狀態而不是麻木不仁,不斷接觸新生事物也是非常有益的,可以讓自己始終保持活泛的心態。
第二,從身邊人尋求幫助。我們都是社會人,每一個人的社會都是一個人脈圈子,首先從對身邊親人的接觸和積累開始,然後再慢慢到老師、同學、朋友、老鄉、同事,最後再突圍到更大更高端的圈子。其中,因為熟悉和了解,來自身邊的人脈圈子,往往也是最牢固可靠的圈子。親戚、老鄉、同學、戰友、同事,都可能成為你事業發展中的“貴人”;譬如馬雲創建阿裏巴巴,啟動資金就來自於他的親戚、學生、死黨朋友,以及幾個曾經跟他從杭州到北京,再從北京回杭州的老部下。因此,我們需要跟自己的親人、朋友、同學、老師處理好關係。
軟銀賽富基金首席合夥人閻焱之所以能赴美留學,就是因為他就讀北大研究生時遇到一個外籍老師——來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訪問學者RogerMichiner。RogerMichiner很欣賞閻焱,兩人經常一起聊天,有一次他主動說:“你應該去美國讀書,我可以幫你寫推薦信。”閻焱通過托福考試,取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錄取通知書和四年全額獎學金後,RogerMichiner又在生活上給予了閻焱幫助。1986年8月,閻焱回憶說:“我到美國的第一天晚上,就住在Michiner教授家裏,他的家也在普林斯頓。Michiner教授待我非常好,在普林斯頓,他仍然是我的專業教授。我畢業多年以後,他也離開了普林斯頓大學。我們的友誼一直到現在。”
我們還需要明白,你在一家公司工作最大的收獲不隻是你賺了多少錢,積累了多少經驗;還包括你認識了多少人,結識了多少朋友,積累了多少人脈資源。因為這種人脈資源在你離開公司之後,還會繼續發揮作用,成為你無形的資產和財富。
第三,向他人傳遞你的價值。世界第一的推銷員喬·傑拉德在台灣演講時,把他的西裝打開來,至少撒出了三千張名片在現場。他說:“各位,這就是我成為世界第一名推銷員的秘訣,演講結束。”然後他就下場了。
一個老好人,固然有趣但毫無用處,但一個總不願被人利用的精明人,也難以建立真正的人脈關係。在人際交往中,要善於向別人傳遞你的“可利用價值”,從而促成交往機會,彼此更深入地了解和信任對方。在日常社交中,有兩種心態不太可取:一是自我封閉,傲慢;二是憤青心態,以超脫自居。
第四,成人之美,樂於助人,隻要有機會就幫助別人。人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隻要人家求到你這裏,隻要不是涉及原則問題,大多數情況下應該認真幫助。有時幫助打一個電話,有時跑跑腿,有時作點難;事情辦成了,自己享受助人的快樂;事情沒有辦成,自己也是盡力而為,對方也會諒解。切忌,滿口答應,就是不行動,還不如開頭就不承諾。幫助別人,需要量力而行,需要承諾的時候留有餘地,不要大包大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