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脈才有機遇
有這樣一則經典的小故事在美國流傳不朽。
曾經有一個出版商,由於無法將手中的滯銷書脫手,以至於資金周轉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正當這位出版商愁眉不展時,他的助理給他出了一個好主意。助理對他說:“您應該把咱們的書給總統送去一本,並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見。總統事務繁忙肯定不願與您多糾纏,但是,他肯定會說這本書不錯來維護您的自尊心。”
采納助理的辦法後,這個出版商果然收到了總統的回執,上麵寫著:“這本書不錯。”出版商大喜過望,立刻用“現任總統喜愛的書出售”做宣傳。於是這些書迅速脫銷。
不久後,這位出版商困境重現,於是他故伎重演,又送了一本給總統。總統上了一回當,就想乘機奚落一下出版商,說:“這本書糟透了。”誰知,狡猾的出版商又利用“現任總統討厭的書出售”做宣傳。
結果,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書又被搶購一空。
第三次,出版商又將書送給總統,總統接受了前兩次的教訓,便不給出任何評論話語。於是出版商大做廣告說:“令現任總統難以下結論的書,欲購從速。”可想而知,他的書再次洛陽紙貴,而那位總統則是笑也不是,怒也不是。
這充分證明了“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或做什麼,而在於你認識誰”。的確如此,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才華出眾的能人智士,但為何其中很多人最終仍一事無成呢?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個像“總統”一樣的朋友!當然,和總統建立關係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但是你要記住,對於那些能給予你提攜的朋友一定要好好把握!因為一個人交朋友的能力,直接決定了他的人生發展和事業的高度,其中朋友多少決定機遇的多少,朋友層次的高低也決定他提升的空間。
那麼,一個人應當選擇大機遇,還是小機遇呢?“青黴素之父”弗萊明的父親選擇了前者。
有一天,弗萊明正在田地裏幹活,突然聽見呼救聲。這時,他第一反應就是肯定有人陷入了附近的沼澤地裏,因為村裏的家禽經常被沼澤所吞噬。於是,他放下手中的農具快速趕去救人。
隻見泥潭中一個小孩正在掙紮,腰部以下已經被淹沒。事情緊急,老弗萊明奮不顧身地救起了小孩。由於驚嚇過度,孩子走之前竟忘了道謝。而老弗萊明還是仔細叮囑孩子說:“這裏不適合玩耍。”
老弗萊明本來以為事情就過去了。不料,第二天,一輛豪華小汽車停在了弗萊明家門口。一位風度優雅的英國貴族從車上走下來,謙和地表明身份:“我是被救小孩的父親,現在親自前來向您致謝。”老弗萊明客氣地說:“小事情無需這樣。”
而貴族卻說:“我想用一筆酬金來報答您,因為沒有您的幫助,我的孩子就沒命了。”
老弗萊明堅決不肯接受,他說:“我不要報答,我不能因為做了一點事情就接受酬金。救人性命是理應之事。”
這時候,剛好走進家門的小弗萊明與之相遇。“這是你的兒子嗎?”貴族說,“我給你提一個建議,讓我把你的兒子帶走,我要給他提供最好的教育。他一定能成為令你欣慰的男子漢。”老弗萊明答應了這一好意。
時光飛逝,老弗萊明的兒子從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了享譽世界的醫生。數年以後,貴族的兒子因肺炎病倒了,注射青黴素以後,他的病才得以好轉。那個英國貴族名叫倫道夫·丘吉爾,他的兒子便是在“二戰”期間擔任英國首相、帶領英國人打敗德國法西斯的溫斯頓·丘吉爾,而青黴素的發明者是小弗萊明。
也許,有如此契機來結交丘吉爾家族是老弗萊明無法預料的,但結果說明他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有時候,“有人”比“有錢”價值更大,如果這個人是個名人,那麼你的收益將不可限量。這裏一再說明人脈的重要作用,如果沒有人脈,個人競爭力大打折扣,但若有人脈,個人競爭力將會一分耕耘,數倍收獲。因此,開發和經營人脈資源,不僅能為你雪中送炭,錦上添花也是常有之事。
人脈資源是潛在資產
在14世紀的歐洲,風琴是奢侈品,當時隻有在教堂裏才能見到。但與今天的風琴相比,14世紀時的風琴不僅價格昂貴,且是笨重十足的“蠢物”。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並不能自行發出聲音,必須依靠幕後“鼓風”才行。
有一次,一個著名的風琴演奏家舉辦了一場精彩的音樂會。演出中場過後,他贏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在音樂家休息的空檔,那位在幕後“鼓風”的人迎上前來對音樂家說:“噢,我們的演出實在是太精彩了……”但他的話卻被音樂家蠻橫地打斷了:“愚蠢的家夥,你在說什麼?‘我們’嗎?記住,是我,而不是‘我們’。”麵對音樂家的奚落,“鼓風”的人沒有爭辯。待到音樂家回到前台,進行下半場演出之時,他發現無論自己怎麼彈,風琴始終不發一聲。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慌忙向“鼓風”人承認自己的錯誤。
如同鼓風人一般,人脈是一種無形的資產,一種潛在的財富。它的作用往往因為“久居幕後”而被人們忽視,它的重要價值隻在停止作用時才得以彰顯。換言之,人脈是秘密武器,如果沒有它,就很難積累財富。這是毫無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