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養隻貓咪,讓工作更有效率(1 / 1)

我是一個偽裝喜歡貓的人。去朋友家或咖啡館,看見不可一世的大虎斑英短美貓,都會湊過去,嬌滴滴地呼喚著喵喵咪咪;看到網絡上的小萌貓照片,也總是小心翼翼地存起來,沒事曬出來給朋友看看展示自己的愛貓天性。

但我並沒有養貓。所以我的所有關於貓咪的故事都是來自於我的三個優秀的男同事,他們各自養了兩隻貓,從來不介意在飯前酒後談到它們,久而久之,我開始深刻地體會到一個宇宙真理,那就是養隻貓咪對於工作效率是有極大促進作用的。

我的第一個男同事叫Roger。他經常最早到辦公室開始工作,因為每天早上他都會準時起床;做到如此準時的原因不是因為冷冰冰的鬧鍾,而是因為每天淩晨四點,都會有一隻毛茸茸的小東西用蠻力扒開門,跳到他的床上,輕手輕腳地徘徊到枕邊,用小肉爪輕拍,拍胳膊不行就用力拍腦袋,還不行,就開始舔,帶著口水的那種,左舔右舔到終於看到主人醒了,就立馬跳進懷裏,索要溫存。旭日東升的清晨自此開始,鏟貓砂,喂貓糧,陽台上看旭日東升,順帶做幾個plank,洗漱早飯,溜達到公司,還沒到八點。辦公室裏靜悄悄,高效地回完了郵件,計劃完今日的會議,其他的同事才剛剛進門。一天之際在於晨,早來一個小時,完成三倍的工作,他做到了。

我的第二個男同事叫Chris。他家中的兩隻貓咪一胖一瘦,一隻英短,一隻美短,性格截然不同:瘦的英短天生喜人,見到陌生人不管男女老少全都自來熟,蹭來蹭去親熱得不行,更是主人冬天的暖手袋小棉襖;胖的美短卻正好相反,看到生人,一個箭步就會躥上櫃子或者躲到陰暗角落裏,即使是主人在,也隻會象征性地靠一靠盡一下作為寵物的責任,然後就消失數天,再也呼喚不出來了。於是,麵對不同的貓咪性格,要容忍貓天性就是不同的也無法再改變的事實。和工作環境一樣,每個同事的性格,工作方式,為人處世也是不同的,認識到這一點後,就會有更多的耐心去傾聽,去溝通,去理解,他做到了。

我的第三個同事叫Alan。從慫慫的不敢養貓到被逼上梁山漸漸發現了柳暗花明的那一村,他的貓咪們成為了繁忙工作後愜意生活的教練員。從帶回家開始,什麼時候打疫苗,什麼時候做節育,定期的洗澡美容,都有整整齊齊的規劃記錄,比起打理他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條理。據說還有專門的相冊筆記本,留住貓喵們長大的瞬間(它們老了會看嗎?)開始做他人生的第一個預算是為了買貓罐頭、貓砂、玩具,不再大手大腳地花錢,因為縈繞在腦子裏的是這些寵物用品。製定詳細計劃,計算收入支出,嚴格貫徹執行,歸納總結進展,他做到了。

想象養一隻貓貓,本來是讓自己能夠在一個充滿陽光的午後或是綿雨淅瀝的夜晚,由著它橫躺在腿上,捧起一本書,不緊不慢地一頁頁翻下去;卻沒想到,它活生生地和全部的生活融入了一體,以它天生俱來的個性影響了自己,給工作添抹了一絲燦爛的亮色。

最後這段引自Alan,放下工作的一霎,清空自己,然後繼續出發。

“浮華世間,我更願意讓自己有時間沉靜下來,把路走得更踏實。就如同我時常看見,它會俯趴在窗台上整整一個下午,半睜不睜地蒙朧著雙眼,你不知道它在想些什麼。可我看見它的眼皮後麵有一雙射線般的眼睛,撥開窗外那令人煩惱的霧霾,一直遠遠地照見彼岸,照見另一個我。”

謝謝我神貓一樣的隊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