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父親的幫助就沒有今天的我(1 / 1)

沒有父親的幫助就沒有今天的我

——海泉寫給爸爸的一封信

胡海泉

爸爸:

爸爸你在我心中是個非常柔和的人,你是個文人,以寫作為職業,不論是對親人朋友還是同事,從來沒有發過脾氣,跟誰都是柔和地解決問題。我曾經覺得我的個性像媽媽,可是隨著年齡增大,我發現我越來越像您,就像小時候我對強烈而嚴格的時間觀念不夠理解,現在卻完全跟你一樣;而且相對來講,我雖然從事了一個外向型的職業,但是我從心裏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內向的人,這點還是像你。

盡管你快70歲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你是個非常與時俱進的父親。到現在還每天打字、講課、參加社會活動,非常忙,我們之間雖然不常見麵,但是通過電話、短信、電郵甚至微博都會聯係。我有時候會跟朋友很炫耀地講,你經常還會給我發郵件,或者看到什麼好的文章跟我分享;或者點評我在某個節目上表現得不好啊,或者看到行業裏某些不好的行為警醒我啊,還挺可愛的。

從小到大,你對我的鼓勵和支持最多,也做過太多讓我感動的事。啟蒙的創作教育就是從你那兒開始的,你身邊朋友都是文人,家裏掛著字畫,滿牆的書,對我都是耳濡目染,我記得四五歲的時候,你在自行車邊上一句一句教我背古詩,可以說,直到現在對我的歌詞創作也有幫助。

大學畢業以後我沒有找其他的工作而是選擇了做音樂,你沒有反對,而是專門寄給我一筆好幾千塊錢的生活費,又介紹我去你朋友的音像出版社工作,同時還可以學學編曲;我學會編曲了之後你又寄給我一筆錢,讓我買了簡單的編曲設備。你對我在北京的生活狀態不了解,於是過來看我。我當時租了一個小房子,那個房子就一塊床板和一個薄褥子,你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趁我工作就自己跑到家具城買了一塊床墊拉回來了。

印象最深刻的,我當時在酒吧演出,你在北京時也順便去我那裏看我謀生或者表演,當時的狀態其實是很不靠譜的,誰也不知道明天在哪裏,你可能也覺得這樣,但是並沒說什麼,隻是第二天我送你去火車站,你說:“要是到了25歲啊還這樣就想想別的辦法吧!”在你支持和鼓勵的背後也讓我感受了後盾。那時候我23歲,第二年我就出了唱片。

現在我的生活和事業好了一些,我不能說完全靠自己在北京打拚,沒有父親您的幫助就沒有今天的我。

您的兒子 胡海泉

2011年6月19日父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