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篇
淺談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蔡金向
企業文化建設是擴大企業影響、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是不斷發展和提升企業整體價值的需要。企業文化建設的精神實質是“通過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挖掘人的內在潛力,使每個人都能按照企業的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自我價值,從而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全國總工會第十次代表大會確定的工會工作指導方針和王兆國同誌在全總十四屆四次主席團會議提出的推動工會全局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的“十個堅持”工作原則,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企業工會的工作重點,指明了各級工會組織要積極開展“兩個文明”建設,促進職工群眾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提高,從而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工會不僅是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維護者,還應該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組織者和實踐者。工會參與企業文化建設是新時期工會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法律賦予工會組織的崇高使命。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企業工會的作用無可替代。第一,工會是企業職工的群眾組織,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第二,工會是黨組織聯係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我黨開展工人運動的執行者;第三,工會與現行企業經營者之間沒有利益上的根本分歧,是企業業餘文化生活的組織者和群眾挖潛創效的倡導者。盡管企業文化被稱做是企業家的文化,代表著企業決策者的意願,但企業工會所代表的職工群眾是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生產實踐的主體,是企業管理對象的核心。沒有企業職工的認同、信任、敬業和歸屬,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精神和企業的群體意識將無從談起。
那麼,如何發揮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呢?我認為: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工會應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優勢,集中體現宣傳、教育和監督、促動作用。一是要突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宗旨,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激發職工群眾的挖潛創效積極性;二是要從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入手,把增強隊伍凝聚力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著力點,培養職工群眾的集體榮譽責任感;三是要從企業的整體利益出發,把塑造企業整體形象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落腳點,培育企業精神,打造企業知名品牌。
一、突出人本思想,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作為工作的出發點,激發職工群眾的挖潛創效積極性
人本思想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精髓。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長盛田昭夫曾經說過:“如果說日本式的經營真有什麼秘訣的話,那麼,我覺得人就是一切秘訣最根本的出發點。”人是一切管理工作的主體,要調動人的積極性,就必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要激發人的內在潛能,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最有效手段。
近年來,我處在全體職工中開展“我為企業發展做什麼”等活動,就是突出人本思想的最好例證。處工會廣泛征集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傾聽群眾呼聲,及時解決一線職工生產生活中的困難。他們通過廠務公開,使職工及時了解生產經營狀況,每當進行重大決策及效益獎金考核時,都吸收一定數量的職工代表參加,並把決策內容、考核結果通過會議、網頁或通報的形式公布於眾。他們常年堅持的“佳節同慶、病困必訪”製度,更使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他們的做法不僅贏得了全體職工的信賴和支持,公開的辦事製度和廣泛的監督機製,更激發了職工的民主管理熱情和挖潛創效的積極性。
2003年,我處實現作業工作量5553井次,職工提合理化建議150條,采納實施62條,節約成本近500萬元。
二、提高職工綜合素質,把增強隊伍凝聚力作為工作的著力點,培養職工群眾的集體榮譽責任感
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現代企業孜孜以求的無形財富。所謂綜合素質是指知識、才能、品格、精神、觀點、氣質、性格、體魄等諸因素的總和。它包括心理素質、理論素質、知識素質、行為能力等等。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是影響隊伍整體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關鍵。對於一個企業來講,產多產少在於銷,銷多銷少在於質,質優質劣在於管,管好管壞在於人。職工的素質決定著產品的質量,職工的行為決定著企業的形象,職工的狀況決定著企業的效益,職工的情緒決定著企業的風貌。正像我們工會組織的文體活動一樣,如果組織活動和參加活動的人員不具備相應的能力素質,再好的戲也無法唱下去。
如何提高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呢?我處的做法是:黨群聯手、寓教於樂,共同建設學習型、管理型工程處。處工會、團委、組織部、職工培訓中心等聯手,通過組織籃球隊、排球隊,成立攝影、美術、書法協會,舉辦歌詠比賽、各類球賽和攝影、美術、書法、珍品展及趣味運動會等文體競賽活動,豐富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並在基層單位設立了籃球場、排球場、閱覽室等文體活動陣地,在生產一線設立了崗位練兵室,開展技術練兵,舉辦技術比賽,重獎在技術培訓工作中獲得顯著成績的優勝單位和先進個人。通過一係列寓教於樂的文體活動和勞動競賽,在潛移默化之中達到強素質、樹形象的目的。特別是以區隊為競賽單元的千分製考核,以班組核算、三標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精品工程示範隊”考核評比,不僅激發了隊伍的競爭意識,提高了管理水平和作業施工質量,而且培養了職工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使我處的各項工作在全局的各類比賽和評比中屢占鼇頭。
職工整體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了我處的生產經營各項工作紮實有序地開展。2004年1—10月,全處在安全、環保、質量等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的前提下,完成作業工作量4900井次,實現任務、效益雙贏。
三、樹立團隊意識,培育企業精神,把塑造企業整體形象作為工作的落腳點,打造企業知名品牌
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而形象是素質的外在表現,沒有良好的內在素質,絕對沒有完美的外在形象。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企業價值觀是企業的核心,企業精神是企業的支柱,企業職工的綜合素質是企業發展的基礎。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湯姆·彼特斯認為,質量意識、創新意識的核心不在於某種方式或技術上的問題,它們的實質是職工的熱情和自豪感,它的關鍵因素是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和義務感。沒有職工的廣泛認同和積極參與,企業文化建設隻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集團公司追求的“業績卓越,持續發展的公司形象;精幹高效,素質一流的隊伍形象;誠信務實,開拓創新的管理形象;品質優良,科技環保的產品形象;客戶至上,真誠奉獻的服務形象”,既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中國石油企業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百萬石油人的奮鬥目標。由此可見,作為石油人的群眾組織——工會在培育“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企業精神,樹立“誠信、創新、業績、和諧”的核心經營管理理念,塑造石油企業整體形象的過程中,可謂任重而道遠。
我處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始終把提高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改善一線職工生產生活環境作為基層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把“職工與崗位和諧、施工與環境和諧、管理與效益和諧、團隊與整體和諧”作為基層企業文化建設的追求目標,一切從一線職工的生產生活實際出發,改善生產生活設施、開辟學習培訓場所、創造文化娛樂環境,營造了溫馨職工之家,創建了精品工程區隊,不僅實現了強素質、聚人心的目的,而且在全體職工中牢固樹立了“團結高效、勤奮務實、開拓進取、爭先創優”的團隊精神,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實現了連年超交利潤、節餘成本的生產經營佳績,在周邊地區樹立了石油行業良好的企業形象。
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發揮的特殊作用,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增添了新的內涵。近年來,我處先後被授予全國文體活動先進集體、遼寧省文明單位和用戶滿意企業、遼寧省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高壓人工井壁等技術獲多項專利,創出了企業的知名品牌。如果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話,那麼,企業工會就是“兩個文明”的推動者,是企業文化建設中不可替代的中堅力量。
(作者係曙光工程技術處檔案室主任)
風雨十載鑄輝煌
房化冰
作為曙光工程技術處一名普通員工,親身見證了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鑄就的輝煌之路。
曙光工程技術處成立於1999年8月17日,是以油水井大小修作業為主營業務的工程技術服務單位。分開分立之初,企業麵臨著求生存、謀發展的嚴峻考驗,我處全體幹部職工迎難而上,戰嚴寒,鬥酷暑,打造出“團結高效、勤奮務實、開拓進取、爭先創優”的團隊精神,凝練出曙光工程技術處五種精神,即“迎難而上、不屈不撓,心係企業、甘作奉獻,永不停步、孜孜不倦,勇於探索、敢於實踐,以人為本、和諧發展”。通過深入開展“精品工程”和“滿意服務”等活動,從創業伊始的舉步維艱,逐漸發展成為今天頗具競爭力的綜合性工程技術服務企業,企業發展規模今非昔比,企業效益一路攀升,經營業績排名一直位居前列,成為全局工程技術服務行業的佼佼者。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局、處兩級領導高瞻遠矚的正確引領,得益於廣大員工的不懈努力。
我處目前從業人員共有3650人,比成立之初增加1011人,增幅高達38.3%。
截至9月末,固定資產原值4.38億元,比成立之初增加2.14億元,增長95.5%。主營業務收入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000年的2.36億元增至2008年的8.7億元,增幅高達268.6%。
目前已有年修井10000口,注汽80萬噸的生產能力。
我處開展的主要業務包括:油水井大小修業務、燃料結構調整業務、工藝技術服務業務、特車通用運輸及其他輔助生產業務。
重組整合以後,我處及時調整工作定位,將“為油田增儲上產服務、為原油上產提供保證、為油田二次開發提供技術支持、為建設百年遼河作貢獻”作為新的工作定位,把做遼河油田最優的工程技術服務單位作為企業目標。
為積極應對挑戰,共克時艱,財務管理工作及時跟進,采取了有力的應對措施。
——及時調整工作定位,正確對待生產與經營的關係,樹立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
1.正確理順生產、安全環保質量與經營效益的關係
麵對嚴峻的經營形勢,全處上下摒棄了那種隻追求速度,不計成本、不講安全、不求質量、不談環保的落後觀念,將全處職工的工作理念統一到“服務與效益並重,生產經營一體化”的思路上來,樹立“安全就是效益、環保就是效益、質量就是效益”的理念,按照確保“四個萬無一失”的要求,科學有序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確保不發生一起井噴失控事故、確保不發生一起井下質量事故、確保不發生一起人身傷害事故、確保不發生一起汙染事故”。進而避免非正常成本開支,為全麵提高經濟效益奠定了堅實基礎。
2.樹立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嚴格控製成本
按照“凡是成本都是可控的理念”,嚴格控製固定成本。在控製固定成本方麵,按照“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成本和有投資必須有回報的思路”嚴格控製固定資產投資。
——建立全麵的“大預算”管理格局,實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預算管理體係,實現全員、全過程、全要素的預算管理製度
1.建立縱橫雙向全覆蓋的“大預算”管理格局,嚴考核、硬兌現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堅持以預算為綱,指導生產經營活動,凡是有生產經營活動的地方,都有預算管理和成本控製。
我處預算體係分縱向利潤或費用承包預算和橫向費用承包預算。縱向預算是我處根據對油田公司的利潤承包指標在三級單位進行分解落實,三級單位再在小隊層麵進行繼續落實。橫向費用承包預算是分別由處級領導和處機關主管部門領導共同承包經彙總的縱向單位成本費用,兩個方向的預算互為製約。
2.實施預算控製下的計劃管理模式
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我處引入計劃管理模式,對地麵工程、物資采購、設備修理、外雇勞務等費用支出,各三級單位必須在年度預算的指導下,在發生前上報經營管理科,經營科彙總後,經處資金預算委員會研究通過後,以月度計劃的方式下達計劃、批準執行。凡是沒有計劃的支出,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安排實施。否則,合同科不予簽訂合同、概預算審計科不予審核預算,財務科不予結算,造成損失的要追究責任。
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凡是下達計劃的成本費用,必須控製在預算計劃額度內;凡是無預算的成本費用,一律不予下達計劃;變動成本超預算的,必須有相應的收入加以彌補。
預算計劃下達後,業務主管部門負責推薦服務商,監管部門通過“服務商審批單”會簽的形式,對服務商進行資質審查,確保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質優價廉。
3.強化重點費用要素的控製力度
材料費、燃料費(煤炭、成品油)、修理費是工程技術服務單位消耗的主要成本費用,占變動總成本近30%。“五項費用”是非生產性消耗,所以,在成本控製過程中,我處對以上三項費用和“五項費用”進行重點控製。
4.全麵實施單井單車核算
單井單車核算係統是我處開發的一項單井單車核算應用軟件,是我處將統計與核算延伸到班組的一個管理平台,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一項有效措施,是實時監控單井單車效益的適用工具。通過單井單車核算係統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把地質崗、區隊核算員崗、經營統計崗、材料管理崗(大隊級和小隊級)、財務崗、保管員崗、綜合隊核算崗、機動員崗聯係起來,為全員參與生產管理、經營管理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載體。幾年運行實踐說明,單井單車核算係統的規範應用,為會計核算提供了必要的補充、為財務決策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也使全員參與生產、全員參與經營、全員降成本、全員承擔經濟責任落到實處。
5.加強預算執行的分析和成本支出分析
經營活動分析是生產經營活動中非常關鍵的環節,是總結經驗教訓、查找問題和矛盾的重要手段。
①建立月度、季度、年度分析機製
為使年度財務預算得到有效執行,我處按照預算管理製度的要求,建立月度、季度、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機製。
月度末,基層單位和橫向管理科室分別進行單位和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財務科收集彙總後,以《財務公報》的形式公布縱向和橫向部門預算執行結果;季度末,通過召開全處生產經營大會,全麵分析總結上季度生產經營成果並進行下季度生產經營工作安排;年末,基層單位和橫向科室及處級層麵進行全麵的生產經營活動分析,不論是月度、季度還是年度分析,我們把分析的重點放在查找問題、解決問題上;把分析的目的放在確保預算得到有效執行上。
在定期分析的基礎上,我們還不定期地進行專題分析和專項分析,找出影響預算執行的關鍵點,進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推進或改進。
在分析過程中,我們注重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充分把握預算執行過程中的一些內在的規律和趨勢。
在分析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專題、內容和目的,我們注重專業分析和群眾性分析相結合,使分析不但有一定的專業水準,還要有廣泛的參與性。
②成本費用分析突出主要成本費用分析
工程技術服務單位主要可控成本費用是材料費、燃料費(煤炭、成品油)、修理費,在重點監控以上三項成本的同時,也重點分析以上三項費用,在分析過程中,我們重點分析各單位百元產值的材料消耗率、燃料消耗率、修理費用支出率,如果上述比率與年初預算比率發生偏差,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糾正,同時還將上述三項比率在四個作業公司中進行對標排序。
2010年的工作思路已經明確,即保持規模,提升技術,精細管理,科學發展。我要立足本崗,刻苦鑽研業務,為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為我處實現持續協調較快發展,盡一點綿薄之力。
(作者係曙光工程技術處財務科科長)
管理+機會+創新
花威泰
縱觀我處發展的十年,從弱到強的根本原因一是人心齊,二是強化了管理,三是抓住了機會,四是實施了創新。
第一次是初始創業階段,大致在1999年8月至2001年,正處於粗放式管理階段。曙光工程技術處剛剛成立,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工資水平低,辦公條件差,一人多崗,明顯不足的是人才少、尤其是高學曆的技術人才少,設備陳舊,部分單位管理鬆懈,業務、市場單一。優勢是人員團結,工作自覺,不計較幹多幹少,不計報酬,不分白天黑夜,不論是否是節假日,憋足了勁幹,而且有一支團結、奮進的領導班子,還占據遼河油田最大的曙光采油廠作業區塊。針對以上情況,我處在全局工程技術單位第一家成立了工程技術研究所,實施創新,在防砂、堵水、清蠟等方麵在遼河局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開拓了部分市場。2001年開始低產井合作項目,研究低產井撈油技術,為油氣合作開發大踏步發展打下了基礎。管理上製定各項製度,梳理了業務流程,強化了生產組織,與甲方主動溝通,同時重視內部生產流程的優化,由過去的先抓工作量,再算效益演化為先算效益,再進行作業生產階段。經過優化、梳理,考核利潤由2000年的1648萬元,增長到2001年的2933萬元,增長了78%。
在企業初始創業階段,領導班子思路決定企業發展的方向,加強管理、抓住機會、實施創新是企業創效的手段,企業人員團結是企業發展的動力,隻要有為企業發展貢獻的決心,就能創出好的業績,印證了“態度決定一切”的觀點。
第二次是發展階段,正處於精細化管理階段。可分為發展起步時期,發展壯大時期,發展調整時期。
發展起步時期,時間段大致在2002年至2004年。進一步細化管理流程,在經營管理上推行單井單車核算、全麵預算管理、經營承包指標考核製度,開始編製企業發展規劃;在生產上進行HSE、ISO體係認證;在主營業務上通過與曙光采油廠、油氣試采公司的油氣合作開發項目使企業迅速壯大;在市場開發上對國外工程技術服務項目進行調研,如印度尼西亞、蘇丹、哈薩克斯坦等國市場。此階段我處外部市場開發正處於摸索階段。
發展壯大時期,時間大致在2005年至2007年。各項管理製度趨於完善,審計人員開始關注各單位的文件執行情況和管理情況;油氣合作開發項目因國際油價的持續走強及合作規模的不斷擴大,利潤不斷創出新高;哈薩克斯坦國的井下作業大修市場也進入實質性施工,產值逐年增長;新增特種油作業市場也由虧損轉為贏利。全處員工收入開始大幅提升,福利待遇穩步提高,職工滿意度首度超過上市公司。
發展調整期,即從2008年開始。這段時間因2008年集團公司合並重組,致使我處退出創效最大的油氣合作開發項目和即將創效的國際合作業務,影響在2009年開始顯現,加上2008年由美國金融危機導致的全球經濟危機,集團公司開始對原油進行限產,使我處2009年產值大幅下滑,我處開始以“保持規模、提升技術、精細管理、科學發展”作為新的工作思路,外部市場開發也轉向國內市場,進入了新的發展調整時期。
發展階段,我處形成五大業務板塊,2008年產值達到8.8億元,利潤達到9000萬元以上。與2000年產值2.4億元相比收入增加了6.4億元,與2000年利潤0.16億元相比效益增加7000萬元以上,按產值計算相當於再造2.7個工程處,按利潤計算相當於再造近4.5個工程處。
對於我處十年來的發展,加以總結、提煉,一是人心齊,二是強化了管理,三是抓住了機會,四是實施了創新。個人認為我處未來的發展模式是“加強管理—抓住機會—持續創新”,這樣才能使企業保持持續的競爭力。
加強管理
管理包括管人理事,管事理人,加強管理是企業不變的主題,管理上我處仍然有潛力可挖。
——管理要重視管理層的選拔
管理層的選拔要注重人品及才能,要以“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作為用人標準,德是指高尚的品德,才是指出眾的能力,這樣的管理者才能熱愛自己的公司,像企業所有者一樣,能夠不斷提升企業的內在價值。在選德時千萬不要用老好人。一旦選定管理層,就要“分配資源,讓開道路,實行監督”。“分配資源”就是安排經營指標;“讓開道路”就是讓其放手幹,不要幹涉;“實行監督”一是製定各種規章製度,不讓其觸碰紅線;二是關注其資本配置決策,如何投入,關注投資回報率。試行一年後,選定的管理層經考核後確實無能力的要及時更換。考核時要全麵、具體,允許被考核的管理層進行辯護,不可盲目地直接下發文件。
——管理要開源節流
國有企業有兩個基本職能,即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而目前以經濟職能占主導地位,即以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目標,而要實現價值最大化,既要開源,又要節流。“開源節流”出自《荀子·富國》,原意是開發水源,節製水流。比喻增加收入,節省開支。
在“開源”方麵,保持現有規模的基礎上要不斷開發新的市場。在市場開發方麵,事先要進行評估,是否贏利,虧損能虧損幾年。可以為了先占領市場而暫時虧損,但事先是否與甲方達成意向,或者說虧損幾年後能否保證與甲方達成協議提高價格,如何追究責任?如何與各方利益掛鉤?這都是值得仔細研究的。
當前我處外部市場開發上由於集團公司管理限製,隻能在國內發展,而在遼河油田之外開發國內市場因以下幾點原因使開發成本過高:
1.因無創新技術和知名品牌,作業、運輸等勞務價格不可能高於當地施工隊伍。
2.因地域、人際關係生疏,造成溝通成本過高。
3.山高皇帝遠,並且摸著石頭過河,管理跟不上,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管理上的漏洞,又使成本上升。
4.在外部市場施工的人員人工成本、福利支出肯定高於內部市場。
5.後勤跟不上,維修成本增加。
6.辦公地點、後勤基地隻能采取租賃方式,又增加租賃成本。
7.水費、電費、物業費、采暖費、差旅費等又增加了部分成本。
8.業務越大,所需現金流量越多,易造成資金短缺,使財務費用增加。
9.為占領新市場,樹立形象,需投入新設備,投資回收期最快3年,一般8年左右,之後才開始贏利,而新市場能否在投資回收期內持續占有,不是人為因素可以控製的。
因此在外部市場開發方麵做好事前評估極為重要,事前評估報告要經過多個部門,如經營、財務、資產、人事、交通、安全、生活服務公司、審計等,這樣考慮因素能全麵一些。
在“節流”方麵,要深挖嚴抓。
“深挖”,一要利用各種新材料、新技術、新流程改進現有裝置、高耗能設備,如用紅外線感應燈、聲控燈代替手控燈,用低能耗設備代替高能源設備等,用精細化管理來轉變成本支出的方式;二要挖管理上的漏洞,分析原因,製定或修訂管理辦法來補救,以達到“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的目的。
“嚴抓”,嚴抓成本支出,對控製成本支出突出的個人予以獎勵。抓成本支出,要避免閉門造車,盲目砍成本,要深入現場,掌握第一手資料。控製成本支出要緊抓安全生產,收入再高,生產出現一個安全事故就會毀掉幾天甚至一個月的收入,如果沒有事故,無形之中為企業降了成本、增加了產值。具體措施可在安全生產上加大巡查力度,加大對重點領域、要害部位和關鍵環節監督排查力度,加強設備保養,繼續推行師傅帶徒弟的方法,繼續推行小隊幹部親赴現場盯井製度。安全檢查要敢於用較真的人、硬碰硬的人。要注重隱患治理和責任落實,製定違章追究連帶責任製度。在安全管理上還可在小隊門口放一張大的事故圖片,讓每名員工都看,起到隨時提醒的目的。
——管理要培養一種企業文化
企業長遠發展要形成一種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來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精神、發展戰略、經營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業員工普遍認同的價值觀、企業道德觀及其行為規範。有了適宜的企業文化就能產生強大的團體向心力和凝聚力,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從而推動企業經濟實力持續發展。我處新成立時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種團結、拚搏、不怕吃苦、任勞任怨、不計報酬,工作上主動出擊的企業精神,這種精神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需采取各種方法延續下去。
——管理要重視以實用為主的培訓
培訓要先解決工作中急需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要緊貼實際。在安全培訓上要采用多媒體形式將各油田的事故傳達、介紹,有真實的現場照片最好,這樣能給受培訓者一種心靈上的震撼,培訓要重點說明發生事故的原因及今後應對的辦法。
——管理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溝通既要縱向溝通,又要橫向溝通。從上至下溝通,重點關注是否執行,結果怎樣?從下向上溝通,要反映情況。橫向各部門溝通要兼顧企業整體利益,各單位在管理、生產組織、生產技術上相互溝通要能取長補短。領導與員工溝通,可消除員工消極心理,能夠增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
抓住機會
曆史告訴我們:先知先覺是機會者,後知後覺是行業者,不知不覺是消費者。隻有先知先覺才能發現潛在的商業機會,進而立於不敗之地。我處成立十年以來主要抓住了以下三次機會:
第一次抓住機會,分開分立時成立了工程技術研究所,儲存了技術,因而在防砂、堵水、合作開發方麵使產值利潤大幅增加。
第二次抓住機會,上市公司為緩解成本緊張與非上市公司進行低產井、長停井油氣開發合作,如果沒有油氣合作開發這一板塊做支撐,不可能形成五大業務板塊。
第三次抓住機會,井下作業公司因在特油區塊作業連年虧損要退出這一市場,我處乘機占據了這塊市場,並扭虧為盈。
機會稍縱即逝,要善於分析,把握時機,要主動去尋找機會,必要時要主動去創造機會。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隨著國內陸上油田的枯竭,我相信集團公司的市場開發政策不可能永遠這樣,我們當前應抓住機會,外樹形象、內強素質,不斷提升工程技術服務水平,枕戈待旦,一旦有機可乘時便可占據先機。
持續創新
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主題,如果再不圖變,從而進行創新,按目前的技術狀況,今後遼河原油產量一旦大幅下滑,工程技術服務行業在其他油田無法占領新的市場。
我處的工程技術服務應實行差異化策略,要有與眾不同的技術,否則全行業相互競爭會導致產能過剩、價格下跌,最後業績回報不能盡如人意,實現這種新技術隻能依靠創新。我處雖然儲備了一些技術,但稱不上核心技術,頂多隻能說處於先進行列,並且拿到市場上去實踐,結果還不知怎樣。如果創新後有了核心技術,使甲方認可,便可提高勞務價格,拉大與其他工程技術服務單位的距離,始終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會為企業發展提供機遇。
創新需儲備人才、技術。人才需要外部引進、內部培養。提升技術要改變著眼點,如從井下技術研究轉向地麵技術研究;由隻提供技術服務向含有工藝技術的機加工產品轉變等。
創新要先人一步才能達到未雨綢繆。興隆台工程技術處就以先人一步的帶壓作業技術獲得超額回報。
誠然,以上所提出的方法隻是企業實現發展的手段之一,任何一家企業在實現發展的方法上都要去除枝節,抓其主幹,這樣,才不至於走錯方向,避免出現意想不到的損失。
以上隻是個人觀點,不妥之處,敬請諒解。
(作者係曙光工程技術處審計科科長)
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
是曙工處前進的動力源泉
代雲安
企業精神是企業有意識提倡、培養的員工群體的優良精神風貌,是對企業現有的觀念意識、傳統習慣、行為方式中的積極因素進行總結、提煉及倡導的結果,是全體員工有意識的實踐所體現出來的。十年的風雨曆程,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始終陪伴著曙光工程技術處前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著充足的動力,推動著企業快速發展。
十年前的今天,曙光工程技術處剛剛經曆了分開分立,企業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企業的生存、職工的福祉都擺在了處領導班子的麵前。是平平庸庸、靠乞求生存?還是大刀闊斧頂著壓力用改革的手段來解決計劃經濟體製留下的諸多頑疾?重病需要猛藥醫,經過多次調研、論證,曙工處黨政領導班子決定率先從分配製度改革入手,打破原有工資分配製度,製定了崗位效益工資製度,以崗定薪、按效取酬,將個人收入和個人貢獻緊密掛鉤。雖然壓力巨大,爭議很多,但是成效顯著。修井隊伍的施工質量、施工效率、當天完井口數都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大幅提升。分配製度改革最重要的是解決了當時職工對企業前景彷徨、迷茫和混日子的思想問題,多勞多得,新製度的實施清晰了職工的思路,使職工對企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職工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混日子的現象一去不複返。
十年的風雨曆程中,曙工處經曆過很多困難,但是孜孜不倦、勇於進取的企業精神也使我們抓住了很多機遇,油氣合作開發項目無疑是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筆。正是處領導敏銳地抓住了這一發展契機,使曙工處的產值由成立之初的2億元增長到9億左右,利潤也翻了幾番。隨後相繼開展了燃料結構調整、國際修井業務等項目,企業也由原來粗放式管理進入精細化管理階段,全處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企業呈現出了勃勃生機,曙工處成為遼河油田最大的工程技術服務企業。
十年的時間,曙工處所處的內外環境、服務對象、經營方式、管理體製等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計劃經濟環境,進入市場經濟環境;從行業勢力範圍的劃分,轉向通過競爭與合作占有油區內部和外部的市場份額;從艱苦的生產、工作條件,轉變為以“家文化”為主的溫暖環境,等等。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是曙工處長期的生產實踐和不斷深化改革的結晶,是適應這一係列變化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產物。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隻有開拓進取才能滿足不斷發展、變化的市場需要。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在我處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已形成較為深厚的積澱,成就了曙工處的輝煌與榮耀。在當今的形勢下,我們要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繼續加以發揚光大。
(作者係曙光工程技術處人事科科長)
發揚“五種精神”?促進企業發展
劉?力
分開分立以來,曙光工程技術處廣大幹部職工在處黨政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團結一致,頑強拚搏,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形成了可貴的“五種精神”:迎難而上,不屈不撓的拚搏精神;心係企業,甘作奉獻的敬業精神;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勇於探索,敢於實踐的創新精神;人企共榮,和諧發展的求實精神。克服了主營業務單一,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不強,成本壓力逐年增加等諸多困難,形成了修井作業、工藝技術、燃料結構調整、外部市場、合作開發五項主營業務板塊。企業整體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職工的生產、生活和礦區的環境持續改善。
一、堅持和發揚迎難而上,不屈不撓的拚搏精神
分開分立之初,曙工處麵臨主營業務單一,富餘人員多,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不強,辦公條件簡陋,作業現場施工環境艱苦等諸多困難。油井作業收入是企業的主要收入,占總產值的70%。成本壓力逐年增加,特別是油料價格和人工成本均大幅增加。
處黨政領導班子以超前的觀念審視、觀察和指導企業發展。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引導職工從主觀上自覺去了解和關心局情、處情和本單位所麵臨的形勢,促使職工認識到,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就是“優勝劣汰”,必須要多幹精品活,用一流的質量、精湛的技術、文明的施工、優質的服務去贏得市場,不斷擴大生存空間。
通過采取講形勢、講任務、算賬對比,開展“我為企業發展做什麼”等群眾性大討論,教育員工認識到“企興我榮、企衰我恥”和“我靠企業生存、企業靠我發展”的硬道理,增強了職工的危機感和責任感,激發了職工學技術、練本領、提素質、抓質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普遍關心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廣大幹部職工在困難麵前不低頭,力保甲方奪油上產,大力實施“精品工程”和“滿意服務”活動,嚴把每道工序質量關,向甲方交精品井,保證其奪油上產,最終贏得了甲方的認可和信賴。遵循“服務主業求生存、開拓市場謀發展”的生產經營理念,嚴格實施精細化管理,有效提高了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為企業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先後研究開發出十幾項新技術,獲國家專利10餘項,榮獲省部級、局級先進單位,技術創新等獎項10餘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信譽。
二、堅持和發揚心係企業,甘作奉獻的敬業精神
在企業發展中,黨員幹部是關鍵因素,其整體素質關係到企業的發展速度。能力是黨員幹部素質的核心,是其知識智慧在工作中的綜合表現。企業大規模發展,各級領導幹部承擔的任務更為艱巨,自我管理的標準更高,因此,提升各級領導幹部的綜合能力顯得極為迫切。處黨委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帶頭發揚“五種精神”,提升“五種能力”。牢固樹立奉獻貴在自覺的觀念,做到多實幹少空談,多奉獻少計較,不計名利得失、盡力盡職,把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放在企業跨越式發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推進,樹立精細管理的思維方式,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加快工作節奏,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科學化管理。
處黨委堅持黨性修養與人格錘煉相統一,要求各級領導幹部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持跟班上崗製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各種突出矛盾、職工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以求真務實的良好作風和形象,為職工群眾服務。以開展黨員“傳幫帶”、黨內“創三優”以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載體,發揮黨員模範作用,湧現出了集團公司、遼寧省、勘探局勞動模範和處“最有價值員工”等一大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模範人物,他們心中裝著企業、裝著事業,心胸開闊,不計較個人得失,成為企業的先鋒、發展的尖兵、員工的楷模,振奮了人們的精神。
三、堅持和發揚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
結合實際,認真製定企業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奮鬥目標,以落實各項措施為保證,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創新管理,打造精品,開拓市場,創造效益,取得了兩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工作中,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逐步實現由勞務型向技術服務型的轉變,不斷拓展業務範圍,擴大市場領域。正確處理與各采油作業區和周邊地方的關係,以共同發展、實現雙贏為第一要務,主動與甲方多溝通、多協調、勤聯係。在提高自身競爭力上,通過提高自身業務技術含量,發揮隊伍作風硬朗、具備實施較為複雜工藝作業井的施工能力等優勢,加大新工藝、新技術、新措施的推廣應用力度,打造曙工處技術服務品牌,爭創行業最佳。
正是靠著這樣一種精神,合作開發等新業務蓬勃興起,分開分立之初,曙工處審時度勢,在全局同行內率先成立了工藝技術研究所,並率先開展了撈油等合作開發業務。瞄準海外,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在2005年底大修作業成功挺進哈薩克斯坦國際市場,通過幾輪艱難的談判,協調溝通,已呈穩定趨勢。同時,緊緊抓住集團公司和勘探局合作開發的相關政策和有利機遇,不斷擴大合作開發的領域和規模,使這項工作走在了全局的前列。
四、堅持和發揚勇於探索,敢於實踐的創新精神
麵對企業發展帶來的諸多新情況、新矛盾,曙工處緊緊抓住集團公司和勘探局的機遇、政策,領導幹部率先在觀念上創新,樹立在困難中求發展的觀念,敢於從矛盾和困難中突破,從而引發了製度創新、技術創新和機製創新,使企業的經濟發展不斷突破常規,不斷躍上新的台階。處領導幹部帶頭苦幹拚搏,增強創業意識、開拓意識和科技與管理意識,企業實現了由粗放式經營轉變為集約式經營。將管理辦法真正糅合貫穿到各管理層麵和管理點中,不斷推陳出新,善於用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方式,去解決矛盾,改進工作。經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職工隊伍精神麵貌以及整體競爭力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和增強。主要變化表現在:管理方式由傳統模式逐步轉變為體係化、標準化管理;作業隊伍施工能力大幅提高,企業年年超額完成勘探局下達的經營承包指標,並實現了安全環保無事故。
五、堅持和發揚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求實精神
在企業發展中,時刻為職工著想,不斷提高職工的待遇,改善職工生產施工條件,提高職工生活水平,為職工提供機會和展示才華的舞台。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認真實施“人才強企”戰略,落實“素質達標工程”,以提升職工整體素質為切入點,以實施人才重點培養為突破口,運用有效的激勵機製,“走出去”與“請進來”並舉,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培訓。開展了井下作業工月度輪訓、基層管理崗位工作人員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能普及培訓、兩級機關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和創新管理知識的提升培訓,使職工隊伍素質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培養造就了一批政治合格、作風過硬、業務精湛、愛崗敬業、勇於吃苦耐勞的職工隊伍。
同時,積極開展扶貧幫困獻愛心活動,關注礦區建設,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職工的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職工整體綜合素質得到大幅提升,企業文化建設、HSE管理體係建設、修井技術、企業裝備及外部市場開發等方麵都實現新的發展,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增強。實現了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打基礎到全麵發展的戰略跨越,為今後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係曙光工程技術處黨群工作部副部長)
淺談如何拓展企業現階段人口
和計生工作的服務和影響力
時均豔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在我國開展已近30年,由於多年的宣傳及企業對計生政策法規的嚴格執行,應該說超生、搶生等計生問題已不是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就單純從控製人口上來講,我們已經做得比較好了。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最主要的變化就是計生工作從較單一的控製管理型向管理服務型發展。近些年曙工處人口和計劃生育的服務工作開展得比較全麵細致,但這不是說我們就沒有改進和發展的地方了。正是由於我們的服務已經開展得較好,才使得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在提高服務水平和擴大影響力上難以取得更大的突破,而這也恰恰是我們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下麵就從幾個問題上來作以淺談。
一、加強對育齡人口在計生和生殖健康知識上切實有效的宣傳教育仍十分必要
多年來,通過各級人口和計劃生育專兼職幹部的努力,我們除了對政策法規進行積極的宣傳外,對計生和生殖健康知識的宣傳工作也在不斷加強,育齡職工們在這方麵的知識普遍地、不同程度地都有所提高,人們的生殖健康意識也明顯提高。但從基層實際的一些現象上看,我們的宣傳工作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明顯的例子就是,每年總會有育齡女職工出現非意願的懷孕情況,其後果是對本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而這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外乎避孕知識不全麵,對人流給身體帶來的一係列不良影響了解得不夠,造成避孕意識淡薄等。如有的人仍然認為安全期是百分之百安全的,結果造成意外妊娠;有人對緊急避孕藥茫然不知,也有的人不知還有避孕藥膜等。
由曙工處的企業性質決定了我處存在著“三多三少”的矛盾區:一是男性多,女性少;二是高學曆的人少,文化水平低的人多;三是觀念陳舊的人多,敢於麵對男性生理問題的人少。以曙工處作業四公司2006年男性健康的調查結果為例,該公司共有員工357人,男性346人,占總數的96.9%,其中46.5%在健康體檢中發現患有脂肪肝、肥胖、糖尿病、胃病、心腦血管病等。並且在調查中也發現,很多男性都對自身存在的健康問題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和危害性,而且對自身的病症積極就醫治療的人很少,不僅影響到了工作,同時也影響到了家庭的和諧。這些都提醒我們,在計生和生殖健康知識的宣傳上還有待提高和改進,隻有全麵的、持之以恒的宣傳,才能真正地提高育齡職工的計生和生殖健康知識水平,真正使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做到服務群眾。
那麼如何來加強宣傳呢?以實際情況看,群眾對專業人士的宣講更能相信並引起更大的注意,我們可以舉辦女性、男性生殖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麵的專題講座,尤為重要的是要使更多的育齡群眾,特別是男性員工參加,這是很關鍵的。因為一直以來,盡管參與講座的育齡群眾,特別是男性員工不夠多,不夠全麵,造成受教不均的現象,而這也就成了宣傳的盲點,因此說,讓更多的育齡群眾參加專業的健康講座是一個應該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在宣傳上,組織育齡職工觀看宣傳片,也應該是一個較為有效的辦法,宣傳片生動細致,能夠極大地吸引人的注意力,從而發揮更大的宣傳教育作用。
二、找好切入點,提高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服務水平
如何提高服務水平,為育齡職工提供更好的服務,是我們提高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的一個關鍵。在服務的內容和方法上,我們也應該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不斷開拓,與時俱進。以我們企業職工現在的狀況來說,我們應該把提供更為細致、更具針對性的知識和技術服務作為一個切入點。
隨著曙工處的不斷發展、年輕職工的增加,青年職工的婚育問題成為我們的一個重要工作課題。但對身邊一些年輕人在婚育方麵知識的掌握情況來看,他們對諸如婚檢的重要性,自然分娩的益處,對影響生育的一些疾病的防控、育嬰等知識還有很多欠缺,確實需要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提供知識上的幫助。2010年,曙工處計生辦為11家基層單位製作了集計生知識與避孕藥具免費領取為一體的宣傳板,內容包括了關注男性健康、關注女性健康、更年期知識、獨生子女教育、計生政策法律法規、新婚物語、孕期保健等計生知識圖冊,避孕套、口服避孕藥、外用避孕膜、避孕栓等多種避孕藥具的免費領取,進一步拓寬了員工對生殖健康、計生知識的了解,實現了藥具發放多元化,藥具種類多樣化,為育齡群眾提供了安全、周到、人性化的避孕節育知情選擇服務。在此基礎上,針對作業係統倒班的員工量身製作的《幸福家庭傳閱夾》,無疑是一道休息的知識大餐,它可以讓員工足不出戶便可了解自己想要的知識。
這樣使我們的工作有的放矢,既實實在在地服務了育齡職工,提高了育齡職工生殖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質,也提高了計劃生育工作的實效,增進了職工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擴大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影響力。
(作者係曙光工程技術處辦公室副主任)
傳承“五種精神”為我處
適應油田轉變發展加注動力
宋學民
十年來,在曙工處黨政班子的英明引領下,全處職工依靠“迎難而上、不屈不撓的拚搏精神;心係企業、甘作奉獻的敬業精神;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勇於探索、敢於實踐的創新精神;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求實精神”,克服了無數艱難困苦,一舉建成遼河油田產值最高、效益最好、貢獻最大的工程技術處,創造了“求生存、謀發展”的奇跡。當前,金融危機的衝擊,油田重組的震蕩,給曙工處人帶來了極大挑戰。一個全年上繳利潤3000多萬元的創效大戶,一下子就變成了年虧損1000多萬元的虧損單位。逆轉之勢,前所未聞;反差之大,前所未有。在這種險峻形勢下,曙工人最明智的抉擇,就是傳承“五種精神”,用更好的引領力、更強的創新力和更大的凝聚力,應對新的轉變,謀求新的發展,續寫新的輝煌。
一、傳承“五種精神”,為適應油田轉變發展、加強決策帶動和目標導向注入更好的科學引領力
在求生存謀發展的十年中,由於有了曙工處黨政班子的堅強領導和“五種精神”的正麵引領,全處職工才有了不屈不撓、不怕任何艱難困苦的前進動力,才創造出產值利潤逐年成倍增長的經營奇跡。曙工處的實踐證明,隻有奮鬥目標明確,幹部工人才會產生戰勝任何艱難困苦、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強大動力。為此,在應對金融危機、適應重組整合、加快企業科學發展的今天,更加需要黨政班子的堅強領導和“五種精神”的正確引領。
加快科學發展,實現發展目標,光靠幾個響亮口號是喊不來的,還要依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去實踐,一個戰役接一個戰役去打拚,一個目標接一個目標去爭取,一個業績接一個業績去創造。過去,曙工處之所以能夠在艱難困境中求得生存,謀得發展,法寶之一,就是廣大職工有了黨政班子的堅強領導和“五種精神”的科學引領。現在,能否實現科學發展,能否實現興企強處,關鍵是曙工處人能否有一個正確的前進方向和奮鬥目標。黨政領導不僅要開闊視野,準確預測油田發展所需,而且還要重點做好觀念上、技術上、管理上、服務上和隊伍上的準備。從適應重組整合需要出發,立足把管理工作做細,把作業服務做強,把合作服務做精,把燃煤項目做好,把二線創收做活,把應用技術做新,把惠及職工做實,把發展基礎做牢,給幹部工人一種觸手可及的目標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從而增強永遠跟著領導向前衝的隨從力、鞭策力和驅動力。把年度、近年和“十一五”乃至“十二五”奮鬥目標和發展規劃,變成幹部職工忘我工作的自覺行動。如期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工作目標,實現曙工處的良性發展、持續發展和和諧發展。員工盡心盡力建設好企業,企業發展成果就會回報給員工,人企共享發展成果,就是最好的思想導向和工作引領。把準工作目標導向,堅持領導科學引領,就能為曙工處科學發展注入更強、更大的引領力。
二、傳承“五種精神”,為適應油田轉變發展、加快技術進步和管理升級注入更強的自主創新力
生存之道敢想,發展之路敢闖,勇於求索,敢於創新,自強不息,永不停步,這就是曙工處求生存謀發展不斷創造輝煌的重要法寶,也是“五種精神”的精髓所在。如今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建設遼河油田最大的工程技術服務單位這個目標,增強核心競爭力,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還要傳承好“五種精神”,為曙工處適應轉變發展、實現技術進步、提升管理水平注入更好的創新力和創造力。
過去十年,曙工處之所以創造人企同興、裝備升級、效益翻番的驕人業績,其重要經驗之一就是敢走創新之路。當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沒有形成,技術品牌在同行業之內還沒有叫響,主導未來發展的根基還不牢固。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其關鍵還要傳承“五種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化劣勢為強勢,走自主創新之路。
自主創新首先要提高全體員工的創新能力,要建立完善一個鼓勵員工自覺參與自主創新的激勵機製。通過機製激勵,成果激勵,待遇激勵,不斷提高員工參與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主營業務做精,把服務保障做強,把高新技術做大,把獎優罰劣、優勝劣汰和內部經營承包分配搞活,使管理機製能夠適應油田不斷變化的新形勢,主業技術能夠適應油田不斷開發的新需求,保障服務能夠適應油田不斷轉變的新發展。
在傳承“五種精神”中,要製定好科學實用的人才政策,搭建好人才使用平台,吸引各種人才展示自身價值,不斷壯大適應企業發展的人才隊伍。改進培訓辦法,拓展培訓功能,廣開培訓渠道,強化崗位練兵,是培育人才、提升素質的最佳渠道。通過落實係統培訓,把每個員工培訓成為適應崗位、適應用戶、適應發展和適應轉變的技術精英和管理行家。還要著眼於未來,積極引導員工大搞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通過提升技術服務水準,不斷壯大新技術優勢,逐步形成主導當前和引導未來的技術服務品牌。同時製定可行的辦法,優厚的待遇,鼓勵職工崗位成才,努力營造一個技術精光榮、技術差可恥的良好氛圍,為員工創造一個自覺展示身手的寬鬆環境,培養成百上千個像張彥同誌那樣的技術標兵和管理明星。
三、傳承“五種精神”,為適應油田轉變發展、實現同舟共濟和人企合一注入更大的和諧凝聚力
十年實踐證明,曙工處取得的輝煌業績,來源於黨政班子的向心力,才帶出了團結有力、戰無不勝、無堅不摧的職工隊伍。在堅定信心迎挑戰、共克時艱促發展的今天,同舟共濟、患難與共、人企合一、和諧共享這是凝聚隊伍、加快科學發展、實現新目標的製勝法寶。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求實奉獻,人企共榮,是企業發展的最高境界。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要適應油田轉變發展,必須要有傳承“五種精神”的幹部隊伍。
隻有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的“四好”班子,才能有“四好”幹部隊伍。在重組整合的新形勢下,領導幹部要用過硬的政治素質、良好的經營業績、盡責的團結協作和無瑕的廉政形象,去贏得職工們的愛戴和信賴,從而提高領導幹部的履職公信力、崗位影響力、辦事公正力和行為帶動力。車廂跑得快與慢,取決於車頭帶動力的高低。同企業榮辱與共,幹部的一舉一動,都會產生巨大的向心力;同職工患難與共,幹部的一言一行,都會產生強大的凝聚力。
曙工處十年發展的輝煌,是領導幹部言傳身帶的必然結果。在適應油田轉變發展的今天,也離不開領導幹部的言傳身帶,這是傳承“五種精神”的關鍵所在。領導幹部在崗位上,心要為曙工處科學發展之所想;腦要為提高核心競爭力之所謀;責要為維護職工根本利益之所行,把管理崗變成增強職工向心力的凝聚點,把責任區變成提高隊伍戰鬥力的聚能點。用無愧於組織、上級、職工和自己以及家人的言行,帶動職工心為適應油田轉變發展之所係,行為適應油田轉變發展之所動,功為適應油田轉變發展之所建。
十年的成功實踐已經證明,曙工處人依靠“五種精神”,創造出油田發展的奇跡。追根溯源,這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結果。在適應油田轉變發展的今天,曙工處人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繼續弘揚“五種精神”,一定能夠應對新的挑戰,闖過新的難關,重振曙工雄風,續寫新的輝煌。
(作者係曙光工程技術處作業二公司組織幹事、工會幹事)
傳承“五種精神”?當好曙工新一代
王飛
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曆程,傳承著黨的優良傳統,曙工處走過了艱苦創業的歲月和改革開放的年代。今天,新時期的曙工人,邁著和諧的腳步,用拚搏、敬業、進取、創新、求實的精神在建設著新曙工,用解放思想、謀劃發展的行動在實踐著第一工程技術處的夢想。
“五種精神”它的內涵是樸素的,意義卻是深遠的。該怎樣去領悟這用艱苦創業史檢驗證明了的真理,又該如何把這種內涵深刻地消化理解,在實際工作崗位中去發揚去踐行,就要求我們要腳踏實地,要從工作中的平凡小事做起。
生活在曙工處,感受著曙工處日新月異的變化,傳承著“五種精神”,目睹著曙工各崗位鐵人式英雄楷模層出不窮,前仆後繼的創業者和建設者把曙工處這麵紅旗染得更紅,舉得更高,充分體現出了廣大黨員幹部和職工團結一心,艱苦奮鬥,不怕犧牲,勇於拚搏,甘於奉獻的偉大精神。
如今,自己也很榮幸地成了新時期創業的曙工人,在曙工處各級領導的帶領下,經過一年的工作實踐和錘煉,自己業務能力不斷加強,思想水平不斷提升,在工作中踐行著五種精神,對成為建設第一大工程技術處的新目標中的一員感到無比幸運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