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技術分析的基本理論(2)(1 / 3)

美國華爾街流行一句話:市場一定會用一切辦法來證明大多數人是錯的。

股市流行了許多理論和法則,對股民炒股應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固定不變的理論對股市這個變幻莫測的戰場來說,則有它的局限性。尤其是國外的炒股理論和各種法則對中國股市並不完全適用,有些甚至相悖。所以,股民在運用這些炒股理論和各種法則時,一定要結合中國股市變幻莫測的實際情況。

道氏理論

人們所提及的道氏理論,實際上是查爾斯.道和威廉·彼·得漢密爾頓的市場智慧的結晶。

道氏是至今依然大名鼎鼎的道瓊斯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他除了向全美提供金融新聞資訊服務以外;還出版《華爾街日報》,並且擔任其主編。

漢密爾頓辭世於1929年,在此之前的20年間,他為《華爾街日報》作出了輝煌卓越的編輯工作。早年的漢密爾頓作為一名記者,曾經與道氏密切合作。

道氏自己對股票市場理論的表述,僅集中表現在1900年到1902年間所寫出的若幹社論文章裏。道氏在這些文章中提出了關於股票市場的全新理念:在股票市場中,個股的價格波動的背後,實際上總是隱藏著市場整體趨勢的變化。直到那時,就是那些思考過這類問題的人也普遍認定,股票市場的個股價格波動,是相互獨立,互不關聯,是由其特定的個股公司狀況,以及當時參與這些個股投機人士的市場態度所決定的。

漢密爾頓發展了他稱之為道氏理論的“涵義”。對漢密爾頓來說,股票市場是商業的晴雨表。而且常常能預示自身的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漢密爾頓展現出了閱讀這個晴雨表的出色技巧,並時常把他對股市晴雨表的解讀及其理由根據的文章,以“股市價格運動”的社論標題刊登發表在《華爾街日報》上。

在1922年,漢密爾頓出版了《股票市場晴雨表》,這是一本基於查爾斯.道的股票市場價格運動的理論,進行市場預測價值研究的書籍。

真正寫作完成《道氏理論》的是羅伯特·雷亞先生。他在《道氏理論》的前言中寫到:“堅信道氏理論是預測股票市場價格運動的唯一合理的、確定的方法,是我寫這本道氏理論書籍的唯一初衷。”

雷亞先生是個臥床多年的病人,他10多年的研究和投資實踐都是在床上進行的。他說:

“如果一個人不利用這種特有的機會,把它當成是一種幸運的人士才能夠享有的快樂補償,他就會喪失對生命的樂趣……我的唯一消遣就是研究商業經濟,尤其是對商業趨勢和股票市場趨勢的研究。也許是由於道氏理論,或是純屬幸運,我在1921年適時地買進了一些股票;而在1929年,股市的最後上衝猛漲之時,沒有持有任何股票。並且,還是由於道氏理論或幸運,我在股市崩盤之後2年裏,持有少量比例的放空倉位。所以,我的研究得到了回報。如果我在努力實踐道氏理論的同時,能對道氏理論進行闡述解說,也許會對其他人有所幫助,至少,我的願望是如此。”

1.道氏的理論基礎

道氏理論有極其重要的三個假設,與人們平常所看到的技術分析理論的三大假設有相似的地方,不過,在這裏,道氏理論更側重於其市場涵義的理解。

假設一:人為操作指數或證券每天、每星期的波動可能受到人為操作,次級折返走勢也可能受到這方麵有限的影響,比如常見的調整走勢,但主要趨勢(Primary

trend)不會受到人為的操作。

有人也許會說,莊家能操作證券的主要趨勢。就短期而言,他如果不操作,這種適合操作的證券的內質也會受到他人的操作;就長期而言,公司基本麵的變化不斷創造出適合操作證券的條件。總的來說,公司的主要趨勢仍是無法人為操作,隻是證券換了不同的機構投資者和不同的操作條件而已。

假設二:市場指數會反映每一條信息每一位對於金融事務有所了解的市場人士,他所有的希望、失望與知識,都會反映在上證指數與深圳指數或其他的什麼指數每天的收盤價波動中;因此,市場指數永遠會適當地預期未來事件的影響。如果發生火災、地震、戰爭等災難,市場指數也會迅速地加以評估。

在市場中,人們每天對於諸如財經政策、擴容、領導人講話、機構違規、創業板等層出不盡的題材不斷加以評估和判斷,並不斷將自己的心理因素反映到市場的決策中。因此,對大多數人來說市場總是看起來難以把握和理解。

假設三:道氏理論是客觀化的分析理論成功利用它協助投機或投資行為,需要深入研究,並客觀判斷。當主觀使用它時,就會不斷犯錯,不斷虧損。我可以再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市場中95%的投資者運用的是主觀化操作,這95%的投資者絕大多數屬於“七賠二平一賺”中的那“七賠”人士。而我,幸運地成為了一個客觀化的交易師和投資者。

2.道氏理論的基本要點

根據道氏理論,股票價格運動有三種趨勢,其中最主要的是股票的基本趨勢,即股價廣泛或全麵性上升或下降的變動情形。這種變動持續的時間通常為一年或一年以上,股價總升(降)的幅度超過20%。對投資者來說,基本趨勢持續上升就形成了多頭市場,持續下降就形成了空頭市場。

股價運動的第二種趨勢稱為股價的次級趨勢。因為次級趨勢經常與基本趨勢的運動方向相反,並對其產生一定的牽製作用,因而也稱為股價的修正趨勢。這種趨勢持續的時間從3周至數月不等,其股價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一般為股價基本趨勢的1/3或2/3。

股價運動的第三種趨勢稱為短期趨勢,反映了股價在幾天之內的變動情況。修正趨勢通常由3個或3個以上的短期趨勢所組成。

在三種趨勢中,長期投資者最關心的是股價的基本趨勢,其目的是想盡可能地在多頭市場上買入股票,而在空頭市場形成前及時地賣出股票。投機者則對股價的修正趨勢比較感興趣。他們的目的是想從中獲取短期的利潤。短期趨勢的重要性較小,且易受人為操縱,因而不便作為趨勢分析的對象。人們一般無法操縱股價的基本趨勢和修正趨勢,隻有國家的財政部門才有可能進行有限的調節。

3.基本趨勢

即從大的角度來看的上漲和下跌的變動。其中,隻要下一個上漲的水準超過前一個高點。而每一個次級的下跌其波底都較前一個下跌的波底高,那麼,主要趨勢是上升的。這被稱為多頭市場。相反地,當每一個中級下跌將價位帶至更低的水準,而接著的彈升不能將價位帶至前麵彈升的高點,主要趨勢是下跌的,這稱之為空頭市場。通常(至少理論上以此作為討論的對象)主要趨勢是長期投資人在三種趨勢中唯一考慮的目標,其做法是在多頭市場中盡早買進股票,隻要他可以確定多頭市場已經開始發動了,一直持有到確定空頭市場已經形成了。對於所有在整個大趨勢中的次級下跌和短期變動,他們是不會去理會的。當然,對於那些作經常性交易的人來說,次級變動是非常重要的機會。

多頭市場,也稱之為主要上升趨勢。它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進貨期。在這個階段中,一些有遠見的投資人覺察到雖然目前是處於不景氣的階段,但卻即將會有所轉變。因此,買進那些沒有信心,不顧血本拋售的股票,然後,在賣出數量減少時逐漸地提高買進的價格。事實上,此時市場氛圍通常是悲觀的。一般的群眾非常憎恨股票市場以至於完全離開了股票市場。此時,交易數量是適度的。但是在彈升時短期變動便開始增大了。

第二個階段是十分穩定的上升和增多的交易量,此時企業景氣的趨勢上升和公司盈餘的增加吸引了大眾的注意。在這個階段,使用技術性分析的交易通常能夠獲得最大的利潤。

最後,第三個階段出現了。此時,整個交易沸騰了。人們聚集在交易所,交易的結果經常出現在的報紙的“第一版”,增資迅速在進行中,在這個階段,朋友間常談論的是“你看買什麼好?”大家忘記了市場景氣已經持續了很久,股價已經上升了很長一段時間,而目前正達到更恰當地說“真是賣出的好機會”的時候了。在這個階段的最後部分,隨著投機氣氛的高漲,成交量持續地上升。“冷門股”交易逐漸頻繁,沒有投資價值的低價股的股價急速地上升。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優良股票,投資人拒絕跟進。

空頭市場,也稱為主要下跌趨勢,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出貨”期。它真正的形成是在前一個多頭市場的最後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有遠見的投資人覺察到企業的盈餘到達了不正常的高點,而開始加快出貨的步伐。此時成交量仍然很高。雖然在彈升時有逐漸減少的傾向,此時,大眾仍熱衷於交易,但是,開始感覺到預期的獲利已逐漸地消逝。

第二個階段是恐慌時期,想要買進的人開始退縮的,而想要賣出的人則急著要脫手。價格下跌的趨勢突然加速到幾乎是垂直的程度,此時成交量的比例差距達到最大。在恐慌時期結束以後,通常會有一段相當長的次級反彈或者橫向的變動。

接著,第三階段來臨了。它是由那些缺乏信心者的賣出所構成的。在第三階段的進行時,下跌趨勢並沒有加速。“沒有投資價值的低價股”可能在第一或第二階段就跌掉了前麵多頭市場所漲升的部分。業績較為優良的股票持續下跌,因為這種股票的持有者是最後推動信心的。在過程上,空頭市場最後階段的下跌是集中於這些業績優良的股票。空頭市場在壞消息頻傳的情況下結束。最壞的情況已經被預期了,在股價上已經實現了。通常,在壞消息完全出盡之前,空頭市場已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