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體的投資活動之前,要考慮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判斷與選擇買賣股票的有利時機。因為高質量的股票並不一定意味著高收益,股票投資的收益率隨著股票價格的升降而沉浮,因此投資者就應選擇證券價格被低估時買進,而在證券價格被高估時賣出,使投資組合一直保持在令人滿意的狀態。
根據股價的變動走勢來確定最佳投資時機,是一項技術性頗強、難度頗大的決策過程。
在上一章,我們已經說明影響股價變動的走勢因素是多方麵的,其中包括股份公司的因素,也包括市場的因素,還包括政治、經濟的因素以及人為的因素等。因此,要判斷分析股價變動的走勢,可以從圖表分析,即技術分析來判斷確定股票買賣的時機;也可以從因素分析來判斷確定股票買賣的時機;以及可以從綜合分析來判斷確定股票買賣的時機。
以股價趨勢來確定投資的時機,是關係著投資者投資活動成敗的重要一步,但是要正確地判斷股價的走勢,確定投資的最佳時點,需要投資者具有紮實的股票投資的基本知識,掌握股價走勢分析的基本技術和要領。以及豐富的股票投資的實踐經驗和果斷的決策意識。
在下麵,我們將向您具體的介紹在不同的時機進行投資的原則與技巧。
新股發行時投資的技巧
新股的發行市場與交易市場的關係是相互影響的。了解和把握其相互之間的關係,是投資者在新股發行時正確進行投資決策的基礎。
在交易市場的資金投入量為一定數的前提下,當發行新股時,將會抽出一部分交易市場中的資金去認購新股。如果同時公開發行股票的企業很多,將會有較多的資金離開交易市場而進入股票的發行市場,市場的供需狀況就會發生變化。但另一方麵,由於發行新股的活動,一般都通過公眾傳播媒介進行宣傳,從而使新股的申購數量,大多超過新股的招募數量,這樣,必然會使一些沒有獲得申購機會的潛在投資者轉而將目光投向交易市場。如果這些潛在投資者經過仔細分析交易市場的上市股票後,發現某些股票本益比、本利比倍數相對低,就可能轉而在交易市場購買已上市股票,這樣,又給交易市場注入新的資金量。
雖然在直覺上可將新股發行與交易市場的關係作出上述簡單分析和研判,但事實上,真正的影響關係到底是正影響還是負影響,是發行市場影響交易市場,還是交易市場影響發行市場,要依股市的當時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例如,有些公司發行新股的消息公布後,不少投資者擔心發行新股會衝擊老股,紛紛地拋出老股而形成巨大的賣壓,致使老股股價出現大的跌幅,但當抽簽認購率隻有5。8%時,尚未中簽的投資者紛紛又將閑散自己投向交易市場購買老股,從而又使老股股價出現連連攀升的市況。
一般來講,社會上的遊資狀況,交易市場的盛衰,以及新股發行的條件,是決定發行市場與交易市場相互影響的主要因素。其具體表現是:
(1)社會上資金存量大、遊資充裕、市況好時,申購新股著必然踴躍。
(2)市況疲軟,但社會上資金較多時,申購新股者也較多。
(3)股票交易市場的市況好,而且屬於強勢多頭市場時,資金擁有者往往願將閑錢投在交易市場博擊,而不願去參加新股的申購碰運氣。
(4)新股的條件優良,則不論市況如何,總會有很多人積極去申購。
新股上市時投資的技巧
新股上市一般指的是股份公司發行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掛牌買賣。新股上市的消息,一般要在上市前十幾天經傳播媒介公之於眾。新股上市的時期不同,往往對股市價格走勢產生不同的影響,投資者應根據不同的走勢,來恰當地調整投資策略。
當新股在股市好景時上市,往往會使股價節節攀升,並帶動大勢進一步上揚。因為在大勢看好時新股上市,容易激起投資者的投資欲望,使資金進一步圍攏股市,刺激股票需求。相反地,如果新股在大跌勢中上市,股價往往還呈現出進一步下跌的態勢。此外,新股上市時,投資者還應密切注意上市股票的價位調整,並掌握其調整規律。
一般來講,新上市股票在掛牌交易前,股權較為分散,其發行價格多為按麵額發行和中間價發行,即使是績優股票,其溢價發行價格也往往低於其市場價格,以便使股份公司通過發行股票順利實現其籌款目標。因此,在新股上市後,由於其價格往往偏低和需求量較大一般都會出現一段價位調整時期。其價位調整的方式,大體上會出現如下的幾種情況:
(1)股價調整一次進行完畢,然後維持在某一合理價位進行交易。此種調整價位方式,係一口氣將行情做足,並維持與其他股票的相對比值關係,逐漸地讓市場來接納和認同。
(2)股價一次調整過後,繼而回跌,再維持在某一合理價位進行交易。將行情先做過頭,然後讓它回跌下來,一旦回落到與其他股票的實質價位相配時,自然會有投資者來承接,然後依據自然供需狀況來進行交易。
(3)股價調整到合理價位後,滑降下來整理籌碼,再作第二段行情調整回到原來的合理價位。這種調整方式,有漲有跌,可使申購股票中簽的投資者賣出後獲利再進,以致造成股市上的熱絡氣氛。
(4)股價先調整到合理價位的一半或2/3的價位水平,即予停止,然後進行籌碼整理、讓新的投資者或市場客戶吸進足夠的股票,再做第二段行情。此種調整方式,可能使心虛的投資者或心理準備不足的投資者減少盈利,但有利於富有股市實踐經驗的投資老手獲利。
由此可見,有效掌握新股上市時的股價運動規律並把握價位調整方式,對於股市上的成功投資者是不可或缺的。
分紅派息前後投資的技巧
股份公司經營一段時間後(一般為一年),如果營運正常,產生了利潤,就要向股東分配股息和紅利。其交付方式一般有三種:一種以現金的形式向股東支付。這是最常見、最普通的形式,在美國,大約80%以上的公司公司是以此種形式進行的。二是向股東配股,采取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把資金留在公司裏以用於擴大經營,以追求公司發展的遠期利益和長遠目標。第三種形式是實物分派,即是把公司的產品作為股息和紅利分派給股東。
在分紅派息前夕,持有股票的股東一定要密切關注與分紅派息有關的四個日期,這四個日期是:
(1)股息宣布日,即公司董事會將分紅派息的消息公布於眾的時間。
(2)派息日,即股息正式發放給股東的日期。
(3)股權登記日,即統計和確認參加本期股息紅利分配給股東的日期。
(4)除息日,即不再享有本期股息的日期。
在這四個日期中,尤為重要的是股權登記日和除息日。由於每日有無數的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公司的股票不斷易手,這就意味著公司的股東也在不斷變化之中,因此,公司董事會在決定分紅派息時,必須明確公布股權登記日,派發股息就以股權登記日這一天的公司名冊為準。凡在這一天的股東名冊上記錄在案的投資者,公司即承認其為股東,有權享受本期派發的股息與紅利。如果股票持有者在股權登記日之前沒有過戶,那麼其股票出售者的姓名仍保留在股東名冊上,這樣公司仍承認承認其為股東,本期股息仍會按照規定分派給股票的出售者而不是現在的持有者。由此可見,購買了股票並不一定就能得到股息紅利,隻有在股權登記日以前到登記公司辦理了登記過戶手續,才能獲取正常的股息紅利收入。
至於除息日的把握,對於投資者也至關重要,由於投資在除息日當天或以後購買的股票,已無權參加本期的股息紅利分配,因此,除息日當天的價格會與除息日前的股價有所變化。一般來講,除息日當天的股市報價就是除息參考價,也即是除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減去每股股息後的價格。例如,某種股票計劃每股派發1元的股息,如除息日前的價格為每股18元,則除息日這天的參考報價應是17元(18元減去1元)。掌握除息日前後股價的這種變化規律,有利於投資者在購買時填報適當的委托價,以有效降低其購股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