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估算莊家倉位輕重
一隻股票的升幅,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介入的資金量的大小來決定的,莊家動用的資金量越大,持有的籌碼越多,日後的升幅越可觀。而一些莊持有流通籌碼往往不足20%,操作上往往淺嚐輒止,投資者見漲追進時股價已經見頂,參與價值不大。那麼,如何估算莊家倉位輕重呢?市場分析人士經常稱某股“莊家已經控盤”,其依據何在?既然我們無法打開莊家的帳戶看,不妨通過其他方法來幫助判斷。
1.根據吸貨期的長短來判斷
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從等式看,吸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黑馬在默默吃草。飛彩股份1998年12月份上市,上市後長期在14元附近的平台整理,對大盤的走勢不理不睬,為典型的莊家吸貨形態。至今年5月份共整理半年時間,長期的盤整為莊家進場提供了充裕的時間,使大部分籌碼流進了莊家的倉庫。而啟動前的價位依然維持在上市時的14元附近,主力尚無任何的獲利空間,資本的本質是尋求增殖,其後必然向上拓展空間,果然後市接近翻番。有些新股不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往往難以持續,近期出現大批新股短期走勢極強,市場呼聲極高、但很快即走軟的現象,例如科龍電器上市第二天即漲停,之後很快回落;哈空調上市第二天亦出現漲停,華菱管線、豐原生化、華西村這些個股亦僅有一兩天強勢。可以說,沒有經過主力充分吸籌期,行情必然難以長久,投資者對多數新股不妨等其整理數個月之後再考慮介入。
2.根據換手率來判斷
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期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全柴動力3月份以來成交放大,3、4月份成交8400萬股,換手率超過100%,而期間漲幅僅20%左右。類似的個股如津百股份6月份換手率即超過100%,當月漲幅亦僅10%左右,該股在8、9月相對弱市中表現出色。“量”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弱的小兄弟,隻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等待其“奮發圖強”、“後來居上”的機會。對剛上市的新股是否值得參與,可重點關注其上市後的換手率,凱迪電力上市當日換手高達80%,大量的短線資金介入使該股在弱市中表現特出。
3.根據大盤整理期該股的表現來分析
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是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長城電工1998年上市後逐波下行,吸貨期不明顯,5-6月份的拉升明顯屬於莊家行為,7-9月份大盤基本處於調整期,而該股6月底在12元附近,9月底依然固守在12元附近的整理區,跌幅小於大盤,莊家介入程度深;再看該股流通股達8000多萬,對這樣的偏大盤股主力亦“調教”自如,持籌量可見一斑。類似的個股如江淮動力亦一直固守17元附近的平台,若無充分的持籌量難以抵擋“空”軍的步步緊逼。
4.根據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來判斷
一般來說,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著股價上漲,成交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如康達爾、億安科技、南通機床、紅星宣紙等上漲過程中成交反而萎縮,這些個股後市表現有目共睹。對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即可一路持有。ST中浩莊家能把“雞毛”捧上天,關鍵在於該股流通股僅2624萬--他拿了大量籌碼,別人是無法投反對票的。
莊家的基本手法
在中國股市賺錢,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做莊或做莊家相關人。有些上市公司股票,在大環境(如經濟增長、利率)與其實際業績均無大變化的情況下,在短期內(一二個月或三四個月)會漲二、三倍或者跌四、五倍。何故?莊家之為也。其手法是,對敲,自買自賣。在拉抬時,不斷少賣多買;在打壓時,不斷多賣少買。接近拉抬目標價位,手中已擁有大量股票時,就逐步出貨。同樣,在打壓價位時,開始逐步進貨。莊家通過這兩種手法的交替使用,達到快速盈利的目的。這裏關鍵如下。
1.自買自賣對敲盤
為了使這種違反證券紀律的行為不致被發現,莊家要擁有數十個乃至一二百個戶頭(在大陸個人是憑身份證到當地證券登記公司辦理深、滬股市的帳戶)。莊家多是大企業,或以大企業擔保獲得的個人貸款。若以公司戶頭或某一個人的戶頭,這樣對敲拉抬打壓,很容易暴露。所以,預先必須準備多個戶頭。個人身份證一般是在農村購買,購買一個身份證約五十元即可得(因農民補辦一個身份僅需十元,何況身份證對農村老人本身沒有什麼用處,因此,有一批專門收購販賣農村老人身份證的掮客)。這樣,莊家的股市操盤手可以憑借自己擁有的多個不同帳戶進行對敲,使證券管理部門難以發現。
2.準備做莊資金
依據選定股票的類型(上市股票量的大小及市價)及擬做莊的時限籌集相應的資金。如某股票上市量為一千萬股,現市價為十元,一般能控製三四成,即有三、四千萬元就可。大的證券公司自有資金雄厚,且往往與商業銀行是關聯的。(許多證券公司原來就是銀行辦的,現名義上雖已分離,但實際上關係密切,銀行借款是較容易的),所以,大的證券公司往往能同時做許多股票的莊家,有些工商企業用自有或銀行的貸款,也能做些股票的莊家,有些外資(主要是港台的個人資金)以購買大陸個人身份證的辦法或為大陸的私營企業主,也能做一些股票的莊家。大陸現上市股票約上千家,其中較活躍的股票,多是以莊家為後盾的。舉一個例子,筆者教過的一個研究生,後在一家上市公司(鄉鎮企業)任證券部經理,平常老板給他一千萬元炒股,他做副莊家(一般主莊家要找幾個副莊家,這一點在後麵談)。有次,因某公司將出賣土地給港商,即當年業績會有大的變化,老板向銀行借得一億元的三個月短期貸款。此經理用此一億元,又找了二、三個副莊家,共約一億五千萬元,將這家公司的股價炒高一倍半,扣除貸款利息、證券交易稅與交易費,在兩個半月內,實賺八千萬元,老板即獎證券部四百萬元,這位經理個人分得二百萬元。
3.莊家類型
(1)大的證券公司多是單獨做莊或與其要炒作的上市公司聯合做莊。這類莊家資金實力雄厚,且可利用上市公司的真假信息進行炒作;
(2)上市公司自己炒自己的股票,如深圳發展銀行一九九六年即動用自己的數億資金將自己公司的股票炒高了幾倍;
(3)幾家上市公司聯合相互炒作對方公司的股票,然後利盈分成;
(4)國有大企業單獨做莊,並提供資金或信息讓其相關的企業,如附屬的服務公司,或其親戚朋友當大的跟莊者,一起哄抬股價,在達到目標價位時,通知相關企業或個人先出貨,這樣做莊者與其相關人員均可獲利。如出貨不順利,國有大企業莊家寧可自己受困,也要讓這些相關企業和個人先出貨盈利。因即使莊主的貨出不去,壓的是國家的錢,而盈利的則是與公司高級管理層相關的個人。
4.利用上市公司年報、特別是中期報表(中期報表無須會計事務所審核)盈利的升降,來拉抬或打壓股價
與上市公司聯手的莊家,若手上持有大量股票,則將報表利潤提高,使之大大高於預期,以便拉高出貨;若莊家擬做這家公司的股票,手上持股又少,則壓低報表利潤,使之大大低於預期,以便壓低吸籌。因許多上市公司隻是某個大公司的子公司,它可通過內部資產的調整,或大公司內部貨品交易價格的高低調整,達到上市公司盈利高低的變化。如上海鋼運公司一九九六年虧損,一九九七年一月到十月亦然,但到十二月份突然每股盈利三毛多。其變化並非鋼運公司業績變化,而是母公司將賺錢的子公司劃入,而將屬於鋼運公司的另一賠錢的公司劃出,這一所謂資產重組,使之股價大漲。
5.利用各種證券報刊,傳遞真假信息,編造各種並購及盈利預測造市。
上述種種做莊行為,政府證券管理部門並非不知。一是難以查證,二者證券管理部門人員多是這種莊股炒作的受益者。莊家通常將消息先透露給這些管理部門的少數人,他們知道了進出貨的目標價位,當然獲利甚豐。所以,管理部門人員多是掙一隻眼,閉一隻眼。盡管政府高層和證券法規禁止這類莊家炒作行為,但實際上卻無法徹底解決。2009年的創業板推出後,由於各個股票的盤子都比較小,莊家容易操控,因此在很短時間內遭到了惡炒。直到監管部門對吉峰農機的莊家進行點名通報和懲罰後,隨著吉峰農機股價的應聲而跌,惡炒創業板的情形也才得到遏製。